“学案型”小组互助学习的探究

2016-03-04 01:09吴坚强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学案教材

吴坚强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学)

“学案型”小组互助学习的探究

吴坚强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学)

我校地处合肥城乡接合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就读在我校,这部分学生受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家长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等方面都不够好,同时,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且学生之间的差别也很大,原有的学习基础跟不上现有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运用原始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生知识,把学生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别的教学已经很难在课堂上实施,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丧失。针对近年来遇到的新情况,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课外作业的形式,已经成了我校面临的实际而且迫切的问题。近几年,我校在提升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课外作业形式、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创新,按照理论研究、实践探索、问题分析、总结提升等步骤,实行了“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的教学改革,改编了教材,用学案代替教材和课外作业,利用小组互助学习,改变了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展开小组互助学习”的论述

“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具体是学案(教材的改变)和小组互助学习(学习方式的改变)两个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学案是每节课知识学习的载体,是教师在研究教材,结合本节课学习知识点,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复习旧知、学习新知、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达标测试等学习知识的几个方面集中编排并印发给学生的材料。小组互助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先在小组内经过个人自学,努力完成本节课知识。然后在小组内由学习好的组员对组内学习较差、不能独立掌握知识的组员进行指导,使整组组员都能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学生把握知识只要抓学案,完成学案划定内容即可达到学习目标。而小组互助学习方式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关注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别,通过学生教学生的形式,使好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还能把知识用自己的理解又教给别人,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了知识。成绩差的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指导,点拨突破,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对于不同的知识每个学生获得的过程不同,理解也有深有浅,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教其他人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

采用“学案型”小组互助学习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

1.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我性

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辐射面很广,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更突破了一对一的师生交流,给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小组互助学习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十分有帮助的学习条件,更多的学困生有了大胆提问的机会,在学优生有针对性的解答下达到求知的目的;学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更有条理性,同时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中等生更是如遇甘霖,一语提醒梦中人,稍加点拨下,便豁然开朗,这样就达到一种“你我求进步、你我求发展、你我求成功”的双赢局面。

3.突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小组互助学习中安排了不同活动,力求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中把学案中要求的任务完成,形式多样,目标明确。这些活动有仔细观察、有动手操作、有个性思考、有组内交流等。活动的目标不仅指向掌握知识,而且指向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过程。

二、“以学案为知识载体,展开小组互助学习”的实施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甩开束缚大胆进行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独立获取新知。因此,小组互助学习的实施要注意落实以下几个要点:

1.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合理分组,落实分工

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互助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的人数一般以5~7人为宜,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的性格、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承担一个具体的互助任务,一段时间后,互换任务,从而使每个组员都能从不同的任务中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研究课本,精设题目,编写学案

教师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针对每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编写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案。学案应主要体现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容,同时也要提供互助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研讨性、依靠个体知识和能力难以解决、要借助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放在学案的巩固阶段,让学生互助学习。

例如,教学沪科版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中,在“学案”的学习准备中,我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复习锐角A正切是什么?二是让学生利用正切函数说明哪个扶梯更陡?三是在此基础上,研究锐角A的正切值和锐角A的大小的关系?根据反馈,学生都能轻松地完成前两个问题,但对于第三个问题,有些学生有疑惑,我就让他们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通过做出不同角度的三角形比较正切值,逐步发现锐角A的正切值随着锐通过评价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后,我着手目标的矫正,这一过程也涉及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自评和课后反思。往往借助师生谈话,学习随笔等进行交流实现反馈与矫正;另外,我还尝试通过语法学习成长档案袋、学习日志等来动态追踪学生现在完成时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其他语法的学习情况,从而为补标做好准备,也为之后的达标奠定基础。

5.达标

在精确制定目标、有效导标测标、认真评价矫正之后才能高效地达标。现在完成时的学习如此,其他英语语法项目学习也如此。由此可见目标指明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教育中,目标指出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及预期变化。目标是我们教、学、评的依据和追求。

三、我的收获与反思

以目标为导向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更具有目的性,整个教与学的活动都更加有效。

1.课堂教学得到了优化控制

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要求教学全过程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师围绕目标备课、教学、测评、矫正,使教、学、考、评相统一,使整个教学和管理过程得到优化控制。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以目标为导向的初中英语语法学习要求学生心中有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敢于提问,善于发现;师生在独立中合作,在合作中独立,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当然,在整个以目标为导向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

(1)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以目标为导向的初中英语语法学习要求教师“教不越位”,学生才能“学习到位”。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

(2)正确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要把“一刀切,齐步走”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达成的组织形式。

(3)正确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以及英语语法的相对枯燥性,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教师就必须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使学生认识和体会语法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与沟通素养。

[1]RalphW.Tyler.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洛林.W.安德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龚亚夫.论基础英语教育的多远目标:探寻英语教育的核心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26-34.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学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乡愁导学案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有提示词的题型解析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