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汉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异同

2016-03-04 01:09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汉外语意象

薛 源

(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

浅议英汉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异同

薛源

(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差异的背后是文化差异的主导。从日常表达中的色彩词汇入手,通过中英两种文化意象的对比分析,以红、黄、绿、蓝、白、黑等几种基本颜色为例,对比和归纳了这些色彩词汇在两种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中文化内涵的差异,认为语言学习不应忽略文化内涵的掌握与了解。

语言;文化内涵;色彩词汇

色彩的物理属性是一种视觉效果,因为人类在生物机制上的共性,色彩及其表达理论上应无质的区别。所谓色彩语言就是除其物理属性指涉外,相应表达还拥有内涵信息传递出来。英、汉这两种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中,色彩词更是不胜枚举。

一、相同的色彩,不同的文化

色彩词的产生和使用与一定的民族及其历史相联系,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地域环境和文化传统差异,在指涉事物的客观颜色属性外,人们惯于按自己的倾向赋予色彩词汇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也就产生了色彩词汇在内涵意义上的民族特异性和文化特异性。

二、英汉文化中的基本色彩词汇内涵

英、汉在色彩的分类上具有极大共性,汉语有赤、橙、黄、绿、蓝、青、紫,英语也有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purple,gray,brown相对应。受风俗民情、逻辑思维、宗教信仰等影响,对不同民族而言,即使在视觉上有相同的指涉,而心理上色彩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进而造成不同文化中色彩词汇背后千差万别的文化内涵。因此,色彩词汇与其他言语表述一样,是内涵丰富的文化负载词。不同民族给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英汉两种语言亦然。下文以六种色彩为例来对比和彰显两种语言中主要色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1.红色

中国自古崇尚红色,红色含“喜庆、热烈、激动”之意,常与庆典以及其他欢庆场合相关。传统婚礼上用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以增喜庆气氛,让人联想到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英语有类似认知,如英语中有red-letter day一说,只要指圣诞节之类的重要节日,而在西方日历上也用红色标识此类日期。此外还有to paint the town red,指狂欢作乐之意;roll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或give sb.a red carpet welcome指隆重、热烈欢迎某人。

此外,红色在英汉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性。汉语中红色乃“嫉妒”之色,有“嫉妒眼红”或“红眼病”的意思;英语中red也多指涉贬义,是暴力、革命、死亡的象征。西班牙有斗牛传统,斗牛士手持红布激怒狂牛。相对应这一西方文化,英文中like a red rag toa bull用来指能激起愤怒的事物。

2.黄色

起源于农业闭合文化的汉民族尊崇大地,故汉文化自古以黄色为尊。《说文解字》中有一说法:“黄,地之色也。”故黄色也被君王所推崇,称为帝王色。而西方不同,紫色(purple)才是皇室御用色彩,英文中若指出身显贵,常用“Hewas born to the purple”加以表述。

英语的yellow可表胆小、卑鄙之意,如yellow dog(可鄙的人),yellow livered和yellow belly(胆小鬼),yellow looks(尖酸多疑的神情)。

3.绿色

英汉两种文化对绿色的感知有极大的相似,它们均将绿色视为“生命、生机、春天、和平”之意。汉语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生命之树常青”“花红柳绿”的说法;英语表达中有green shoots(茁壮的幼苗)、have a green thumb(高手)等,翻译家霍克斯先生把《红楼梦》中的怡红院译为green house,不难看出green在英语文化中的美好意象。

当然,两种文化对绿色也都赋予了不太美好了意象。汉语中,我们在描述股市下跌时说“一片惨绿”,描述婚姻生活中的偷情现象时会说“某人被戴了绿帽子”。而英语中green也被用来表示幼稚、没经验,如green hand(菜鸟),同时还有“嫉妒”之意。

4.蓝色

相对而言,蓝色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蓝色在汉语中表美好前景,如宏伟蓝图;也有“本原”的意思,如“蓝本、青出于蓝胜于蓝”。

而在英语中却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色彩词,一方面常用来指人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如in the blue face,in the bluemood,a blue Monday等;也用来指黄色、下流的意思,如blue talks(下流的言论),blue video(黄色录像)。另一方面,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blue book(名人录)。

5.白色

英汉两种文化赋予白色的意象差异远远大于其相似性。在西方国家,婚礼上以白色为主,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悖,白色在汉文化中主“悲痛”之意,多用于葬礼。中国传统葬礼上白色为主打,孝子贤孙披麻戴孝,身着白衣,以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哀思;而英语世界恰恰相反,婚嫁穿白色婚纱,葬礼着黑色礼服。不难看出,白色在英语文化中主要蕴涵纯洁、神圣的意象。英文中有大量与白色有关的表述指涉“吉利、诚实、善意”等良好意象,如awhite day(吉日),awhite crow(罕见之物),awhite lie(善意的谎言),awhitewar(不流血的战争),black and white(是非分明)等。

6.黑色

一方面,黑色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有着极其相似的联想意义,均可表示“否定、贬义”,同时还有“秘密的、非法的、坏的、罪恶、危险”等。汉语中有“黑暗、黑市、黑幕、黑心、黑帮”等说法;而英语中则有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hearted(黑心肠)等。

当然,在汉文化中黑色也有过被推崇的历史,如秦朝时期它是宫廷御用色彩,而英语的black则自始至终被用来指涉负面信息,如阴郁、暗淡、弄脏、丢脸、不吉利、极度的、怒气冲冲等含义,如a black look(怒视),black day(凶日),the black mark(污点),black art(妖术),black despair(绝望),be in a blackmood(情绪低落),black sheep(败家子或害群之马)。

通过上文的对比以及实例,我们不难看出色彩表述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意象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正如萨丕尔所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死记硬背与生搬硬套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它只能带我们走进误区。毕竟,外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它背后文化内涵这一主导因素的问题。换言之,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一门外语所处的文化,我们才真正能把握一门语言的精髓。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温雪莲

薛源(1999—),女,汉族,研究方向:外语学习,翻译。

猜你喜欢
英汉外语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意象、形神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英汉量词分类及语法与表意功能的对比
大山教你学外语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