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体育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2016-03-04 01:09钱凌毅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身心体育运动运动

钱凌毅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多样化体育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钱凌毅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指导思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教学中的主流趋势。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身心共同发展已然成为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主要以初中体育的多样化教学为例,阐述了进行多样化体育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进行多样化教学的几点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则是机械地模仿练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身的能力难以得到发展,他们也很难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体育运动的要领,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今后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们要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多样化教学的意义

1.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中,有效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心愿,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提高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主要手段,在学生充满运动热情与兴趣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质量自然会有所提升,从而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且,体育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教学,学生很难体会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与意义,造成学生失去体育运动的兴趣,这也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2.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是一门不同于语文、数学的课程,其注重的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更重视的是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注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运动结果,而忽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的认知不足,更不利于学生养成自发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体育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学生会在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到体育的乐趣,从而在体育运动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体育运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使其越挫越勇,从而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多样化教学的策略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种进行体育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学习

体育教学中的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这对于长期在室内学习的学生来说,体育课与其说是学生要学习的一门课程,还不如说是学生放松身心的天堂。对于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锻炼,给予学生自主展示与学习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自由感与放松感,使其脱离课堂教学的约束,从而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

例如,在教学生“跳短绳”这一节体育课上,我在带领学生进行了热身活动后,学生便都纷纷拿起跳绳开始跳起来。原来学生之前就接触过跳短绳,还有大部分的女生会多种跳法,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我便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运动。由于有些男生对于跳短绳不是很熟悉,我便让将他们进行了分组,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男生和女生,从而让学生在自由运动中实现一帮一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在接下来的自由运动中,学生果然都十分积极地参与跳绳,并变换着样式互相教学。在这种和谐而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兴趣也得到了提升,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将团队合作引入体育教学中

在大部分的体育运动中,学生仅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与互帮互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团队合作恰当地引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努力共同进步,从而在锻炼学生身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跳大绳”这个运动项目,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分成了两个大组,每个组内每次可以选派5个人一起跳绳,另外一组则负责摇绳,跳绳的5个同学要依次进入,并统计5个人一起跳的个数,最后个数最多的组获胜。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都积极地配合,并为了团队的荣誉而战,他们都积极地屈、公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学习。

在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独立思考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教材,在学生心里都认为是比较权威性的。但是,所谓的权威也会存在一些不全面的现象,所以学生在进行历史的学习中不能完全没有主见,只是单纯地跟随教师与教材学习,勇于挑战权威,才能具有独立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逐渐地养成自主的能力,坚持自己的信仰。既要积极地进行教材上的学习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利用理性的观点进行学习,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熟练地掌握好知识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建造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学习。在课堂中尽量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讨论,在此期间教师不要武断地否定学生的观点,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学生对知识点的意见,不能片面地就加以否定。自主学习主要就是要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很多学生因为比较畏惧教师或是没有自信,导致在课堂上不敢积极发言,也不敢质疑教师的观点,这样就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灵活地进行教学,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很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初中历史教育改革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校为了适应新课改的一种创新措施。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多元化的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1]刘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96.

[2]孙晓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19):58-59.

·编辑段丽君

猜你喜欢
身心体育运动运动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给身心降个温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