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彰显初中物理魅力

2016-03-04 01:09解雁程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实验

解雁程

(山东省鄄城县育才实验学校)

生活化教学,彰显初中物理魅力

解雁程

(山东省鄄城县育才实验学校)

物理是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紧密的课程,它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产生活服务。然而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忽视了物理课堂中的生活因素,使得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脱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为改善这一现象,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和生活的桥梁,揭开物理现象的神秘面纱,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新精神

审视当今的初中物理课堂,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存在照本宣科,机械教学的现象,很多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也局限于套用物理公式。相信这样的物理很难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也不能引起良好的情感体验,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和恐惧的不良学习心理。针对这些问题,身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注重在物理教学中注入生活化因素,逐步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用智慧的双眼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用灵活的大脑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供各位物理教师参考。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规律。例如,物理教师在讲解检验电荷与电场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在教室里上放一盆花,让学生在感受花香芬芳的同时,提出如下问题:①如果花不放在教室中,香味会消失吗?②如果没有检验电荷,电场会消失吗?通过这样的类比,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物理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激发,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又如物理教师在讲解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时,可为学生提供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结合实际分析是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如雪天在道路上撒煤渣;给自行车链加润滑油;先挪动桌子上的书,再推动桌子;鞋底的花纹等等。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者减小摩擦的实例。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讲解物理知识,能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并加深了对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这一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物理知识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教授时,可以把物理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奇妙之处。比如,当学生在学习“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我们在拍打别人的时候,为什么对方感觉痛的同时自己也感觉到痛?”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力的性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小例子非常多。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都背书包上学,为什么书包带窄的学生会觉得书包勒人?”通过这样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受力面积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教师也可以举例“我们在坐汽车的时候,有时候汽车突然刹车,我们的身体会向前倾,而汽车启动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向后仰”来引导学生学习“惯性”这个物理知识。在讲授“摩擦力”的内容时,生活中摩擦力的现象非常多,比如,走在结冰的道路上人容易滑倒。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鞋底然后提问:“我们的鞋底为什么要有花纹,花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生活中的小现象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将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生活化,更加具体化、鲜明化,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巧妙设计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物理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还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合理地设计物理实验,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让其感受物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乐趣。比如,在讲解“马德保半球试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个吸盘吸在玻璃上,然后请一位学生用力地把收盘拔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力。学生经过不懈努力拔出后,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这一操作活动既简化了实验又轻松地实现了实验的目的。又如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细沙将电棒中的荧光粉消磨掉,然后制成真空管进行自由落体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器材取自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既节约了实验成本,又保证了实验效果,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取材进行实验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知识的学习在于巩固和复习。物理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加强物理作业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学完电学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生活化作业:在家中制作两盏照明灯,要求两盏灯可以同时开关,也可以单独开关,并且要有保险丝,做完试验后可以写出实验报告,写明步骤和注意事项;学完凸凹透镜有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课后制作显微镜和万花筒等,并将其应用到学习中。通过完成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同时思考其中蕴含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趣味性的生活作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物理无处不在,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应注重建立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致力于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物理,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1]赵娜娜.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4(3).

[2]安晓琼.生活化教学让初中物理课堂春光灿烂[J].生物技术世界,2014(6).

·编辑段丽君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实验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