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生体育假期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2016-03-04 01:09钟华燕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假期作业家庭作业布置

钟华燕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第三中学体育组)

探讨初中生体育假期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钟华燕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第三中学体育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体育这门课程,体育锻炼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一到假期,很多学生就忽视了锻炼,晚睡晚起,在家看电视和玩电脑,户外活动也只是去玩耍。所以,开展体育假期家庭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初中生;体育假期家庭作业;布置;实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倡体育学习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延续到课外。在体育课上,教师教授学生各项运动的锻炼方法和体育知识,学生要在课外不断巩固和加强,增强身体素质。对于初中生来说,如何布置体育假期家庭作业,是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初中生体育假期家庭作业的布置和实施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布置体育假期家庭作业的原则

初中体育假期家庭作业的布置原则体现在五个方面上:(1)安全第一原则;(2)因人而异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4)全面发展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以下就这几个原则提出初中生体育假期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实施策略。

二、假期作业的布置

1.安全第一

因为在假期学生脱离了学校的掌控,老师无法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监督,而是交给学生自觉地完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没有老师的参与,初中生对体育运动中的安全并没有多大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布置体育假期作业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事先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以避免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比如,在设计球类运动的作业时,就可以备注以下的注意事项:(1)在运动之前要先做好热身运动,先进行四肢拉伸活动,或者慢跑和进行柔韧性活动,又或者进行球性练习;(2)在运动之前先看场地有无安全隐患,比如地面有无坑洼,下水道上的水泥板是否有缺失等;(3)在剧烈运动之后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发生胃痉挛;(4)在运动之后不宜马上冲冷水,尤其是在夏季,不然容易抽筋。这些注意事项要用文字版标注出来,并用显眼的字号,再口头复述一遍。

2.因人而异

初中生个性比较鲜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储备都处于不同的水平,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切勿笼统地进行布置,比如每个人的练习内容与运动量都相同。这种作业设计方案一是使体能好的学生达不到最佳的锻炼效果,二是使体能较差的学生运动难度加大,使其不能顺利完成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因人而异地设计作业内容,可以先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能技能等进行分组,再结合每个小组的情况布置作业。比如,将男生和女生分开,在男生组中,将兴趣相近和体能技能相当的划为一组,再根据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设计。如女生组中,将喜欢排球的学生按照水平高低分为两组,训练的内容一样。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她们在训练中能够灵活运用排球技能,配合能力也较高,这样在运动的时候不仅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还能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而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运动锻炼身体,巩固体育技能,还可以共同进步。

3.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原则即按照不同的场地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在布置假期作业前,教师要统计学生的居住地以及周围环境,根据学生居住范围内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比如,有些学生住在距离体育馆不远的地方,就可以布置相关的运动项目,可与家人结伴同行,以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为主。又如,有些学生居住的小区内有配套的运动设施,就可以让学生以引体向上、屈臂伸、直臂前移、仰卧起坐等为主要训练项目。对住在大学校区的学生,学校里的篮球场、足球场和排球场是对外开放的,教师可以设计篮球、足球、排球等练习项目,以慢跑为辅。对于没有上述条件的学生,可以设计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半蹲跳等项目的运动。

4.全面发展

力量、速度、柔韧、灵敏等构成人的身体素质,其中力量素质又包括上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初中体育教师在布置假期家庭作业时,要遵照全面发展的原则。比如,学生的假期家庭作业是羽毛球练习和力量训练。那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就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手臂力量、灵敏度、速度、耐力;辅助练习应该主要训练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可以设计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练习作业。

5.循序渐进

体育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要从简单再到复杂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教师在设计体育假期作业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对不同体育项目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强度大的项目运动量要适当减小,对于强度小的项目运动量要适当加大。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科学地进行规划,比如一个学生的爱好是篮球,他的身体素质(包含速度、灵敏、力量)处于中等水平,就可以在他的假期作业中设计每周两次的篮球训练,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到每周三到四次,每次运动由刚开始的半个小时逐渐增加到50分钟,在训练结束后可以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练习,逐渐加大训练量,以七天为一个周期,往后每个周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到两个。

三、假期作业的实施

1.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很多父母都很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却忽略了孩子的体育锻炼,学生在假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使当地的生活有所改善而又对环境有利。这种想法就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也会对日常生活有帮助。如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会那么冲动,停下冷静的瞬间,就是辩证思维的作用,对任何事情也不会再人云亦云。

3.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共同性原则。讲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学生直观地了解一个区域环境要保护,经济更要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发展。告诉他们这就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讲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开发,上游的过度利用,导致下游的断流,从而形成的荒漠化,这就违背公平性的原则。河流的开发要整体开发,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建立在正确的环境观念上的,让学生明白发展才是解决环境的根本出路。区域发展要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爱国主义情怀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升华

爱国是学生基本的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强化,升华这种思想。在讲中国自然资源时,了解到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学生很是自豪,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仅从农业生产看,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做到的,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在横向比较时,也不回避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新的地理信息,以不断充实国情教育内容。教师在上课时应时刻注意把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获取的新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如人口数量变化,矿产资源的发现,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业绩,工农业、交通建设的新成就,治理环境的新进展等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随时关注国家的动态,培养主人翁精神,潜移默化中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中得到升华。

地理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1]胡毅.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刘伟星.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0(11):129-130.

[3]时峰.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地理教育现状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

[4]孙开清.新课标下高二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假期作业家庭作业布置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场域-习性视角下的假期作业再认识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
没有作业的假期不完美
旅途,与“形”为友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