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体感实验对促进视力障碍学生学习物理的实践探索

2016-03-04 01:09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体感物理实验

胡 斌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初中物理体感实验对促进视力障碍学生学习物理的实践探索

胡斌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现如今普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作为特殊教育主体之一的盲教育发展仍相对滞后,涉足盲教育初中物理的研究人员较少,初中物理的教学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物理是一门实践学科,因为初中视障学生生理上的特殊性,让一线盲教育物理教师陷入了困惑的处境。为了更好地引导视障学生学好初中物理,深入研究学习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张伟教授提出的“物理体感实验”理论,并尝试开发设计各类物理体感实验应用到物理教学课堂中来。促进视障学生理解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视力障碍学生;开发实验资源;实践探索

一、物理体感实验的概念和研究背景

物理体感实验是一种不需要实验仪器就可以完成的物理实验。这种实验对实验环境、实验设备成本等的要求很低,所涉及的实验范围又很广泛,在各类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可以给视障学生最直接生动的体感体验,对物理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人的教育对象是视力障碍者。视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人。

本人以自己所任教的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明部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共15人,其中12人全盲,3人低视力。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研究和调查试验。本人对九年级15名视障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考试测验等,归纳出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物理概念的掌握情况和动手实验探究等方面的能力的变化情况。

事实表明,通过对视障学生开展物理体感实验教学,视障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对物理现象和概念的理解有显著的改善,且解决生活中难题的能力有所提升。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有利于视障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现象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视障学生由于身体缺陷,无法对物理现象通过最直接的视觉进行观察。如在教授“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时,由于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视障学生不容易理解。此时可以设置一个体感实验让学生感受压强,归纳出影响压强的因素。实验中,让每一位视障学生伸出左手,右手拿一支铅笔用有橡皮的一端垂直压左手手心,左手手心感受右手施加不同力道时手心的疼痛程度;然后右手拿铅笔,用铅笔的橡皮端和笔尖端用相同的力按压左手手心。左手手心感受相同力道下的疼痛程度。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轻易得出压强的大小和压力以及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通过该物理体感实验创设的物理实验情境,能够使视障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资源,体验物理实验的现象和规律,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提高教学乐趣和质量。

2.物理体感实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配合

物理体感实验是要求参与的学生个体通过肤觉等感知物理因素对身体的刺激的教学活动,它与仅仅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开展的实验相比,能更有效地引起视障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刺激反应,得到更加真实直观的经验和经历,从而形成较完整的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如在学习弹性势能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的物理规律。本人给视障孩子每人分发一个橡皮筋让他们双手各捏住橡皮筋的两端。第一次双手拉开较短的距离,使橡皮筋的形变程度较小,放开一只手,使橡皮筋弹向另一只手,感受听声音的大小以及手被弹击的痛感。第二次双手拉开较长的距离,重复以上操作。体验橡皮筋两次不同形变对自己产生的效果。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物理体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刺激和感性经验,引起学生的知觉和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感受物理现象和原理,加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3.物理体感实验有利于培养视障学生的积极乐观情感

物理体感实验让视障学生的身体全部或部分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在简单直观的实验中体会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对视障学生而言,初中八、九年级两年所学的物理知识具有非凡的实际意义。视障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大部分学生需要进入社会寻求谋生就业的道路。而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他们以后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他们亦能使用掌握的实验技能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开发与使用体感实验的经验和反思

1.由于物理感体实验的实验对象是视障学生,且本学校启明部九年级15名学生中有12名是全盲学生,3名是低视力学生。所以适合他们的实验资源较为短缺,需要量身打造。学生对于自己看不见的实验资源器材等的感知也存在不足,导致实验的开展遇到一定的阻力。

所以,教师需要善于利用适合学生且较为容易操作的实验器材。在利用学生本体为实验的对象以外,要多开发身边常见的资源,甚至废物利用。如教室里面的公物、盲道、文具、简单的小电器等。

2.由于物理感体实验的实验对象是视障学生,学生在操作的时候无法有效借助视觉协助实验,就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人类的肤觉承受有一定的极限,而且不同部位的阈值也不一样。在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超过学生肤觉的阈值。特别是在操作某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时,教师要选好材料,并先于学生进行先行的尝试,确保不会伤害到视障孩子。如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大小时,注意沙子和水的温度,以免烫伤学生。在感受弹性形变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实验中,橡皮筋不应过分用力拉伸,以免断裂溅射到学生。

3.物理体感实验是人通过肤觉对某些物理刺激进行的定性非定量的感知活动,对视障学生而言,是一种感受客观世界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有益于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动手操作的发展。但是物理是一门严谨精美数据化的学科,实验中的定性感知刺激还是远远不够全面和准确,体感实验不能代替常规的物理实验,它应该与常规实验相互配合使用。但是不可否认,体感实验对视障学生的帮助和意义是巨大的。

四、物理体感实验的操作和应用实例

物理体感实验在普校和特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任课教师也开始重视并应用它。目前我校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明部八、九年级物理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老版本物理教材。因为该教材和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盲文版物理教材配套。以下是本人课堂中部分体感实验的操作和应用实例:

实验一:第13页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

让视障学生边说话边摸自己的喉结。此时能够感受到说话时喉结的震动。说明物体的震动能发声。

实验二:第19页音调和物体震动的频率有关。

取7个相同的玻璃杯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杯身,听声音的差异。视障学生能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

实验三:第29页回声。

一名视障学生分别在操场和空房间内大声说话,另一名同学在相距5米处倾听。在空房间内听到的声音和原音不同。

实验四:声波能传递能量。

让视障学生拿着一张纸放在大功率的音响前,感受纸张的震动。视障学生能感受到纸张随着音响的发声而震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实验五:第61页凸透镜对光有会聚效果。

让视障学生双手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阳光照射的凸透镜的下面,感受手的温度。阳光照射的凸透镜后面的手感觉温度更高。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效果。

实验六:第29页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请视障学生在自动扶梯外侧用手摸扶梯的扶手。感觉扶手在不断运动;请学生乘坐扶梯,用手摸扶梯扶手。感觉手和扶梯之间相对静止。说明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实验七:第60页体验摩擦力。

请视障学生将两本物理书一页页交叉互贴,双手抓住两本书的书脊对拉。感觉阻力很大,需要较大的拉力才能拉开,从而体会出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物理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设置视障学生能够操作的体感实验,让他们感受物理的魅力,理解物理的内涵,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实验准备的时候也要多考虑视障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多开发合适的实验器具,让体感实验真正地为视障学生服务,提高教学效果。

[1]张伟,梁晓燕.物理体感实验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4).

[2]李婕.从物理体感实验中开发实验资源[J].物理通报,2011,11(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4]颜明慧.物理体感实验在中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体感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引入体感控制技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