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菱花翰墨香

2016-03-04 07:50季海跃
苏州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菱花吴门翰墨

季海跃

月照菱花翰墨香

季海跃

曹大铁水墨

曹大铁(1916—2009)先生,像一棵饱经风霜的铁树,默默地生长在常熟虞山脚下,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见过它开花,几乎将要遗忘,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终于迎来早该来的花季。

今天,曹大铁先生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他的金石书画、古籍珍玩、诗词曲赋乃至信札函笺等,一纸难求,洛阳纸贵。

其实,如今的收藏家更看重的是藏品的人文气息,所谓文人,当今社会大都指的是会吟诗作画兼收藏鉴赏的读书人,简称文人墨客,大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传统中国文人。但,中国文人,历来都是穷酸的模样,而大铁先生却恰恰相反,西装革履、风流倜傥,因为他是张大千大风堂的得意门生。

除了这些,他又是一个诗人和词家,更是资深的藏书家,在他的“菱花馆”藏书楼,就藏有钱谦益《楞严蒙钞》手稿本、《明史断略》冯简缘写定本、毛扆精校《四书集注》、汲古阁本《昭明文选》等,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有的还是稀世珍品。

曹大铁先生除藏书外,还藏名人书画,他收藏的清人余秋室所绘《柳如是访半野堂小影》图轴及毕仲凯所绘《河东君便装小像》卷图,是钱柳研究的重要资料。曹大铁以诗词记其收藏,为《楞严蒙钞》手稿本以《法曲献仙音》一词记之,而关于收藏柳如是两幅肖像以及收藏“善本图书四百二十六目,名画廿七件”的数据,则都在其长诗《半野园曲》中详作记述。

大铁先生的书画作品不仅融入了文人味十足的自我表现意识和风情潇洒的诗人笔墨,而且于秀润中见明净,端美中见灵动,强化了文人画的意境,给薪火相传的吴门艺坛增添了一笔清新淡雅的色彩。

曹大铁水墨

中国画,追求的是心灵与自然的融汇一体,也就是“诗情画意”;绘画的真功夫不在画中,而在画外,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铁先生作品中挖掘的正是这些有形与无形、有意与无意的“天人合一”状态,在他笔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风无语、绿叶传情,一切都无需去牵强附会,不需要用任何言语去阐释寓意,这就是艺术的心领神会,所以这样的作品从来不会一览无余,每次打开,便如同面对一张新作。

细赏他的作品,简净、纯粹,一树一花一石,看似散淡随意,却是一气呵成,凝聚了创作者与生俱来的天赋才情与长年累月的艺术积淀,不落俗套而又贵有古意,且在宁静淡泊中,没有一丝尘埃落过的痕迹,不知不觉间仿佛有云飞风起、水流花开般的感悟,在画面上,无处不呈现这种看似轻松而又苦心孤诣的简单。

萍聚无常,唯一缘字。

客观地讲,艺术品水平的高低,本不应以作者名气的大小来区分,而且所谓的“名头”也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不过是“橘生淮南、枳生淮北”罢了。今天,尽管曹大铁先生的影响力还难以与诸多吴门名家相提并论,但他的艺术成就未必不高,他的作品照样十分诱人,也许在近现代吴门画坛他还算不上出类拔萃的名角,但也绝不是泛泛之辈,只要是至情至性,真情流露,一样“风月无边”。

当今世风浮躁,人情淡薄,唯金钱为重,然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受时代、环境制约的,他的出现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品牌,也能带动和启发当地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气氛,它体现的价值是人文传统和精神寄托。曹大铁先生就是“虞山文脉”延绵不绝的星星之火,而眼下盛行的快餐文化却是那么的苍白和急功近利,必将是昙花一现,只有真正的艺术品才会真水流香、薪火相传。

月照菱花翰墨香,书韵袅袅诗意浓,独步虞山为骚客,铁树花开犹有时。

猜你喜欢
菱花吴门翰墨
古物晨列所:吴门画派的创始人
论“四方菱花壶”的艺术特征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封面人物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翰墨飘香的砚台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学诗3
翰墨高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