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维整合型视域的驱力与要义

2016-03-04 17:48裴学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义

裴学进

摘要:本文简要揭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简称三维整合型视域)基本内涵:政治、科学、规范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深度整合、同时观照。从国家和高等教育两个层面阐释建构三维整合型视域的驱力。阐发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要义: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显著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协同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视域;驱力;要义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90—03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20余年探索的历史时期,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成为深化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攻坚任务(之一)的关键时期,深入揭示当下国家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战略需要的具体内涵及其相关因素,是我们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时代使命、逻辑起点和根本旨趣。在此语境下,这项探索无疑具有独特的理论意蕴。

一、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的基本认知

根据国情,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余年所累积、丰富、凝结而成的属性相契合的研究视域应该是政治、科学、规范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深度整合、同时观照。

从政治维度来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含义为:其一,文化意蕴。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特色,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化(本土化)的本质之所在。其二,价值象限。国家最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于政治象限,在实践中往往是从政治角度来把握和从行政系统、以政府文件形式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而政治(政府)力量是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三,环境依靠。就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是其政治性的具体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实施、发展等提供了资源支持、队伍支撑、物质保障、体制参照等多方面的环境依靠。

从科学维度来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上述两类现象的本质或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以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等构成比较严密的逻辑体系。

从规范维度来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系(实践系统、保障条件)应符合、遵循、体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成果(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得到合规律的运用与执行的层面。

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既从三个不同视角同时观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实现了有机统一,而不是简单拼凑和杂乱堆砌。它“是一种有机共生,而不是随意的‘凑合”。[3]它依循了科际整合的基本准则,合理移植了科际整合研究中方法论的“精髓”。政治维度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价值属性,科学维度注重其理论的专业属性,规范维度诉求的是其实践(技术)的标准性。

其中政治性是导向、科学性是基础、规范性是关键。政治性是内在支持,制约科学性、规范性。它是科学性、规范性得以发挥作用的“无形之手”、空间边界。科学性是连接政治性和规范性的枢纽和桥梁,是把政治性的文化(抽象)意蕴转化为规范性操作的理论原理。没有科学性,政治性就会成为束之高阁的抽象物,规范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规范性是保证政治性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象限,科学性的理论原理在实践中得到合文化、合规律的具体体现和标准执行的技术系统。有了科学性而没有相应的规范性,则科学性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它们有机融合、高度整合、同时观照才能完整反映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

二、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的驱力

(一)国家战略层面

仅从2006年至今,党和国家就加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心理健康(文件中“心理疏导”是心理健康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包含于“心理健康”工作中)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而及时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则是科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基础,因而它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其他群体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支持作用。因而党和国家提出要加强整个社会心理健康工作也就间接地成为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的历史驱力。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目标部分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无疑这里“健康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在构建社会举措的“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在建设小康社会第七个举措中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党代会大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还提出:“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012年11月8日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并在报告的第七部分提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二)高等教育层面

1.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其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二举措“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提出: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作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内容之一。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品格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早在本世纪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文件,2001年)。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今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经过多年探索出适合国情、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时代化品格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时代化品格的实现。而建构整合型视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的学术基础。所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时代化品格也成为及时建构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三维整合型视域的历史动力。

3.推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其提出的新要求

托马斯·库恩指出:“在范式指导下工作决无他途可寻,而抛弃了范式,也就等于终止了范式所规定的科学实践活动。”[4]就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及时科学建构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特点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化水平,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性研究推进到专业化研究的核心路径,也是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石。唯有此,才能借助以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为指引日益深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来支持、支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开展乃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的要义

1.高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心理咨询不仅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轫期的唯一形态,今天仍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基石。在理论层面而言,促进咨询对象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升生命质量是心理咨询的科学研究方式之一。1984年出版的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编写的 《心理学百科全书》指出:“咨询对象(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最大程度支持已经存在的能力或形式,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

具体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而言,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具体方式也在日益拓展中)是结合我国国情,经过多年探索,并被实践所证明的新时期一个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时辅导他们顺利渡过青年期人生发展课题,促进其顺利成才的“本土化”方式。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内容的多次调查都一致显示:多数大学生心理咨询内容集中在学习、恋爱、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等方面。

因此,以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为规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规范化道路阔步奔驰永不枯竭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在新的层次上高效率促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2.显著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

只有建构符合学术发展普遍性规律、契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性、满足时代需要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从一个前范式时期跃升到常规科学(建立独立学科范式)时期,才能以此为主轴根本性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科学化水平。

具体包括: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共同信念与基本论域;约定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独有的方法体系;表征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发展到成熟程度;训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守门人”,即在众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学者、新手以及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的学生等未来共同体成员中培育、培养一种全新稳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质的专业习性、专业修养。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守门人”被训导出来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夯实其(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础、壮大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

3.协同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对“立德树人”的地位进行了提升,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因此,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重要的子系统,要服从于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调整,以这个根本任务来统摄自己各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体现、彰显自己在践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合理价值和独特优势。如: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和最终得以落实的理论前提。而科学培养或优化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则是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独有“领地”,以弥补高等教育中其他子系统在传统教育实践中的某些不足。如对大学生情商教育重视不太够,而把情商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题中应有之义,又会事半功倍。而以三维整合型研究视域为指引从而跃升到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显著提升其服务于高等教育时代化发展的功效,从而协同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袁利平.基于科际整合研究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08).

[4](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义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家庭教育在路上
对职业教育精要之义的思辨
高校辅导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分析
生活化教学三要义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哪几大关系
论马克思恩格斯幸福观的要义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