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结构初探

2016-03-06 22:34李宗侠
关键词:小崔北京大学省略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结构初探

李宗侠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610068)

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虚词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表示事物之间的程度差距往往会用到程度副词。“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在各种体裁的文章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存在。

相当;结构;副词

单宝顺的《“相当”小议》[1]探讨了“相当”的缘起及发展。“相当”最早见之于战国时期,“相当”在战国时期是动词,表示“相遇”“相对”“两方面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唐朝时,“相当”衍生出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可以修饰限制程度副词。在清朝后期,“相当”作为形容词用法置于定语位置。具有形容词特点用法的“相当”由第三个义项慢慢引申为“适宜”“合适”。从民国开始,“相当”开始被作为副词性词语来使用,具有“较高的程度”的意义。

一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结构的句法形式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以下简称“结构”)在各种体裁的文章中都有大量的存在。根据结构中各部分都出现与否,可以把“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结构分为完全式和省略式。

1.完全式。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结构中的各个部分都出现的可以称作完全式,即句子中出现“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

例(1)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2)在我国,对社会建设的含义还存在着相当多元的理解。(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1)中出现了完整的结构,“相当+大+的+比重”。例(2)中也出现了完整的结构,“相当+多元+的+理解”。结构中的“相当”前的动词可以加类似于英语中的时体标记表示动作持续或完成的“着”“了”“过”。“相当”与其后名词性成分的中心语之间不仅可以加单音节的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还可以加多音节成分,比如例(2)中“多元”加上“的”作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理解”。

可以出现在结构前的介词有:在、从等。可以出现在结构前的动词有:是、有、占、受、取得、存在、包括、维持、聚集、积累等。其中,单音节动词可以扩展双音节,如具有、拥有、占有、占据、需要等,并且有的还可以添加时体标志,比如:有着、有了、已有、存在着、起了等。

2.省略式。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中有省略的情形,结构中可以被省略的不仅仅只有形容词,还可以是名词。这里把结构中省略了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叫做省略式。“相当+(形容词/名词)(的)”的省略式,可以根据省略成分的不同分为:省略“形容词/名词”式、省略“形容词/名词+的”式。

省略“形容词/名词”式,如:

例(1)由于允许劳动密集的轻工业发展,这个战略在初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1)可以在“相当”后添加形容词“大”或者名词“圆满”,表达“相当大的成功”或“相当圆满的成功”之意。以上三个例句就是省略了“形容词/名词”这一部分,在句子中也可以添加上。

省略“形容词/名词+的”式,如:

例(2)实际上,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已开始体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并已取得相当成效。(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3)尽管在规模和实力上与跨国企业还有相当差距,但中国高科技产业已经显示出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2)中可以添加“好的”或者“高的”,即“取得相当好的成效”或者“取得相当高的成效”。例(3)中前部分中“还有相当差距”可以添加“大”,后部分中的“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完全式。这种省略也体现出了语用中的“经济原则”(也被称作“省力原则”),“人们在利用语言力求取得某种特定的交际效果时,往往选用较为‘经济’‘省力’‘合算’的方法去实现,也就是利用最小的努力或付出取得最大的交际效果。”[3]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例子中可以省略结构中的某个或某些部分,并且在有的情况下可以补出省略了的部分。那么,省略的规律是什么?

郭潮在《“相当”的副词特点》一文中,谈到了 “相当·形·名”结构省略成“相当·名”结构时,归纳了三种省略情形:一是对于句子意义的表达不产生影响,不导致歧义的产生;二是如果形容词为表达“高”“强”“大”的时候;三是“相当”后跟名词性的联合短语时要用省略式。[2]笔者对他归纳的前两条持赞同意见。

例(4)微观经济学早已说明,即使发展中国家的工厂有相当低的生产成本,无效的基础设施也将导致这些国家难以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4)中的有形容词“低”,表达的是“生产成本”很低的意思,如果省略的话,就无法表示原句的意思,反而有了“生产成本”有了“较高”的意思。

笔者认为他归纳的第三条,需要进行修改。因为不能省略的情形是联合短语中的两个成分不能用同一个形容词来修饰时。如果联合短语中的两个成分可以用同一个形容词修饰时,可以用省略式,也可以不用省略式。所以笔者认为“要”字应该改为“可以”或者“一般情况下”。

例(5)这种罗致人才的姿态对处于国难当头、一心想为国效力的各级知识分子,确实具有相当影响和魅力。(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5)中“相当”后就省略了“大的”,我们也可以将它补上,既可以说“有相当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有相当大的魅力”。在实际交际中,有时候省略了结构中某个或某些部分,有可能使句子包含几种意思,让受话者把握不了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对于其在实际运用中省略与否,我们需要慎重考虑。

二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中副词“相当”的表义特征

《现代汉语八百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都认为“相当”作为副词使用时,表示的程度低于“很”。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研究者敏锐地发现了“相当”作为副词使用时表示的程度量不一定低于“很”。作为副词使用的“相当”的程度渐渐在由低于“很”向高于“很”转变。单宝顺在《“相当”小议》中和齐永丽在《“相当”和“rather”:语义结构对比分析》中都敏锐地发现了“相当”作为副词使用时,其表示程度的量级并不一定比“很”低,有时甚至跟“特别”“非常”所表示的程度差不多。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小品《小崔说事》中“小崔”和“白云”的对话:

崔永元:……说的就是上次做完节目回铁岭的时候,那场面,特别壮观吧?

白云:怎么叫“特别”壮观呢?那是相当壮观哪!……

……

崔永元:我听说,那个,读者特别期待?

白云:怎么说“特别”期待呢?那是相当期待呀!那家伙,那,看完《月子Ⅰ》就想看《月子Ⅱ》……(摘自百度知道)

这段幽默风趣的对话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欢乐,这种幽默搞笑的效果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是因为“白云”在回答中玩了“文字游戏”。“小崔”猜她回铁岭的场面应该是特别壮观,而“白云”认为,“特别”一词无法形容她自己认为的那种场景的壮观的程度,特意用“相当”来强调那个壮观的程度。当“小崔”问到读者对于“《月子Ⅰ》”的期待程度时,用的是“特别”,而“白云”也认为这里用“特别”是表达不了读者“真实”期待的程度,于是又用“相当”一词来纠正“小崔”所说的“特别”。与“小崔”的问句相比,“白云”的回答形成了一种有标记的表达,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我们一般认为“特别”“非常”“极其”是属于表示较高程度量的词语,而小品中“白云”却认为“特别”还表达不了她心中认为的那种程度,于是用“相当”来纠正“小崔”所用的“特别”一词,这便戳中了观众的笑点。

笔者认为在“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中,作为副词使用的“相当”所表示的程度量也是不低于“很”的。

(1)相当大一部分公共产品是通过非政府方式提供的,在发达国家尤其明显。(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2)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

例(1)中的“相当”可以替换为单音节的“很”,这里“相当”和“很”的程度差不多,至少不低于“很”。例(2)中的“相当”可以换为“很”“非常”,但是换为“非常”更接近于原句意思。“程度副词成员中有的可以表示‘程度量较低’,如‘稍稍、微、微微’等等,像‘甚、相当、特’等所蕴含的程度量则较高。”[4]《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作为副词使用时的“相当”解释为“表示程度高”。[5]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旧版(第5版)中把副词性用法的“相当”在程度上不到“很”的表述删除了。这表明,《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吸收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相当”的研究中关于副词用法的“相当”所表示的程度的研究成果。

“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中的“相当”可以表现其后成分中的中心语的程度量差异属性。这个中心语可以受除程度量为0以外的程度量连续统中的程度副词修饰,以表明这个成分的程度属性。我们可以把表示程度的程度量从最小到最大排列,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表示程度量大小的连续统。连续统是个数学概念,认知语言学引入了这一概念,用以进行语言学研究,“指在某个性质上具有连续的量变的一组元素构成的群体”。[6]“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如果要表示程度量连续统中量少的话,就需要用完全式,要出现形容词“小”“低”等等,如果表示程度量最大或者非常大的时候,也需要用到完全式,以此来突显出程度量的“大”。如果表示的是连续统中间部分的量的时候,可以用完全式,也可以用省略式。

三 结语

虚词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表示事物之间的程度差距往往会用到程度副词。“相当+(形容词/名词)(的)+NP”结构在各种体裁的文章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存在,它可以在句子中充任主语、谓宾语、状语等。结构中的副词“相当”所表示的程度不低于“很”的程度。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吸收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改进语法。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与思维。

[1]单宝顺.“相当”小议[J].语文建设,2009(2):59.

[2]郭潮.“相当”的副词特点[J].汉语学习,1984(5):25-26.

[3]王济华.经济原则对广告语篇互文性的阐释[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

[4]季薇.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7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19.

[6]许丹荔.谈谈“连续统”的定义及相关问题[J].语文学刊,2012(2):52.

Class No.:H03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y of “相当+(Adjective/Noun)(的)+NP”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Li Zongxia

(School of Liberal Arts,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 610068,China)

Chinese is the language of the lack of morphological change. Function words has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hings can be expressed in adverbs of degree. The structure “相当 + (adjective/noun) (的) + NP” in modern Chinese can be found in different articles.

Chinese words”相当”; structure;adverb

李宗侠,硕士,四川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672-6758(2016)06-0138-3

H030

A

猜你喜欢
小崔北京大学省略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1)举行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崔”入书海
美版“小崔”伍德沃德:曾把尼克松拉下台,如今瞄准了特朗普
行善的土豪才是真土豪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停电
中间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