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守规矩”

2016-03-07 10:56翟健
前线 2016年1期
关键词:禅宗禅师人心

翟健

规矩是什么?我们不妨就从故事说起。前些年,学界、商界、出版界很是掀起了一阵曾国藩热,大家对于一个中等天分的普通人如何改变了历史,都很好奇。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曾国藩在改变历史之前,先改变的是自己,秘诀就是守住了规矩。据说,曾国藩晚年在江南视察制造局制造的军舰时,准确地说出了军舰的长度。众人感到既惊讶又不解,纷纷求教。曾国藩回答说:“我是用脚步量出来的,我走六步为九尺,走了一百三十二步,估计在二十丈左右。”大家听了更觉惊奇,问道:老中堂,你平时走路都这样吗?曾国藩点头道:“我从道光二十三年跟着老师读《朱子全书》以来,便为自己的行坐起居制订了一套规矩,二十多年里,只要不生病,都基本遵守了。”

这是一个很极致的事例,却很能说明问题。有人会说,像曾国藩活得这样机械,做人又有什么乐趣?然而,做人的乐趣并不在于“随心所欲”,而应该是像孔子说的那样“随心所欲不逾矩”。现实中,人们大多记住了前四个字,而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后三个字。其实,守规矩对应的是守人心。人心就像一个飘絮,总会随风流转,看似自由、无拘无束,而规矩就好比用外在的力量给这个飘絮换了一个金刚石做的芯。只要坚持守下去,风吹不走、雨打不动,最终自己能把握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禅宗最讲究直指人心、不假外求,看似与规矩没有交集,实际上禅宗却是讲究规矩的。唐朝有一位百丈禅师,在他生活的唐玄宗至唐宪宗年间,多数僧人都轻视生产劳动,认为锄地、种植等事情是“不务正业”,专心修行就可以了。但百丈禅师却看到了这一弊端,认为在生活中修行、守住生活的规律同样重要。依此,他创立了《百丈清规》,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最为核心。那时,百丈禅师门下有四五百人,在他的带领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次,大家觉得百丈老人年事已高,便把他的种植工具藏起来,劝他不要劳作,由弟子代劳。可百丈禅师坚决不答应:“不让我做,我就不吃。”弟子们只好把工具拿出来给他。在百丈禅师看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规矩,既然立下了,就必须无条件遵守。直至今日,这一“规矩”仍然是禅宗很重要的法规。

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规矩大概是世界上最常见、也不难制定的东西,真正守住规矩却是不易,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办法。然而,假如你认为它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也许就根本不需要苦苦寻求什么方法了。

责任编辑:宋明晏

猜你喜欢
禅宗禅师人心
自由
最冷不过人心,最暖也不过人心
灵 山
漫画哲理
落叶禅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