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6-03-07 11:18毛莉虹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溶栓心肌梗死急性

毛莉虹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6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毛莉虹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6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治愈69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8.75%,且均未出现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在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础上,做好疼痛护理、排便护理、心理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其他基础护理,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促进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发作,血液和氧气持续供应不足引发的心肌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后,患者的后胸骨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而且具有持续性。由于该病的发生比较突然,需要及时予以救治,并实施专业的临床护理,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选取80例患者,对其临床护理经验进行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如下纳入标准:①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经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检测确诊;③临床资料完整[2]。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9~83岁,平均为(63.45±3.72)岁;病程2~8年,平均(4.53±0.86)年。从梗死部位来看,前壁 24例,下壁 16例,前壁合并下臂22例,前间壁18例。从合并症来看,合并心率失常48例,合并心力衰竭20例。

1.2 研究方法

收集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取硝酸甘油行静脉滴注,或微量持续性泵入;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以及他汀类等药物,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或者低分子肝素钠[3]。另外,对患者给予氧气支持、心电图监护、抗血小板和抗凝等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基本的生活护理、疼痛护理、排便护理、溶栓护理、心理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将其分布情况用百分比(%)表示,统计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治愈69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8.75%,且均未出现并发症,预后良好。

3 讨论

经及时治疗和专业护理,本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1例死亡,总有效率达到了 98.75%。下面,我们就其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如下分析。

3.1 基础护理 这一护理措施包括:①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和整洁:于患者入院后,保持病房的相对安静,安排专人护理,严密检测其心电指标,并在床边准备好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设备,便于及时抢救。②保持绝对的休息,适量运动。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由家属和护理人员协助其生活需求,减少搬动。如果胸痛症状消失,病情基本稳定,24h后可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72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床下活动。合并心衰患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另外,积极和家属进行沟通,最好思想工作,尽量减少探视,缩短探视的时间,让患者充分休息。

3.2 疼痛护理 由疾病引发的胸痛会刺激交感神经的兴奋,导致心肌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加剧,还有可能引发恶性的心律失常,后果严重。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可取5~10mg吗啡行皮下注射,或注射50~100mg哌替啶予以镇痛,还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镇痛的同时,配合高质量吸氧,保持病房干净,并实施心理干预,增强患者抵抗疼痛的意志力。

3.3 排便护理 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吗啡等镇痛剂的使用,患者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且,患者用力排便时,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脏骤停,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加强排便护理。指导患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粗纤维食物,增加纤维的摄入量,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在睡前可指导他们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预防便秘。如果发生便秘,可使用开塞露,或酚酞等润肠剂,行灌肠通便。

3.4 溶栓护理 如果患者具备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应仔细询问其是否存在消化道溃疡和活动性出血等症状,马上对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和心肌酶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取100000U注射用尿激酶,行静脉滴注,然后对他们病情的变化和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马上向医生汇报。操作中止血带不宜过紧,拔针后延长按压针眼时间以防出血,按时足量完成溶栓治疗,检测心肌酶和心电图动态变化。

3.5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会有一种濒死感,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感到焦虑,甚至恐惧,而高度的精神紧张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用热情、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了解他们所困扰的问题,并运用所知的医学知识给他们做耐心的解答,让其了解该病的机制、临床表现等,也可用已经治愈的病例鼓励患者增加继续治疗的信心,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并能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4]。

除了上述护理措施之外,还可以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认知干预护理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在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础上,做好疼痛护理、排便护理、心理护理、溶栓护理以及其他基础护理,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促进预后。

[1]冯丽钦,黄玉仙.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07(21):166-167.

[2]孙姣松.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指导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0(24):193-194.

[3]李英.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14):243-244.

[4]陈晓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03):144-145.

R473.5

A

1672-5018(2016)11-136-01

猜你喜欢
溶栓心肌梗死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