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集聚视角下河北县域工业化转型升级研究

2016-03-07 13:17王华东徐运红王敏
关键词:新兴产业河北县域

王华东,徐运红,王敏

(河北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新兴产业集聚视角下河北县域工业化转型升级研究

王华东,徐运红,王敏

(河北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当前河北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对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发展空间限制、环境压力大,以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河北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是河北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已然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对河北省县域新兴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搭建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平台不失为当前最好的模式选择,并提出了基于新兴产业集聚的河北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新兴产业;县域工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发展空间限制、环境压力大的特点,不走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子,要想使县域经济发展腾飞就是一句空口号。特别是河北三十弱县,更应将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北京领跑津冀的优势,将北京优秀的人才、技术等要素“输血”河北县域,从而增强河北工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一、河北省县域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县域产业发展对资源消耗性大

河北省县域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北省绝大部分县域都拥有一个特色产业集群,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河北县域现有产业的发展大多数依靠资源性托型,其发展呈现出对市场和资源高度依赖火电、钢铁、水泥、玻璃和化工制药等行业。这些行业也是影响我省空气质量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比如,河北经济的第一支柱钢铁行业产业过剩尤其令社会所关注。据有关数据统计,河北省钢铁的产能、产量均超过全国的1/4。

与工业结构密切相关的是能源结构,河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着主导地位,按照一吨钢耗煤1.5吨来算,钢铁行业去年耗煤2.7亿吨。2012年石家庄市的能源消费量达到了6100万吨标准煤,是2000年消费量的3倍。[1]河北省仅唐山一个市燃煤消耗量每年高达9700万吨,相比之下,湖北全省年消耗燃煤仅1.1亿吨。从经济效益衡量,众多“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的钢铁产业聚集,最终的投入产出为60%,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刻不容缓。

(二)新兴产业发展不均衡

河北省当前县域产业存在主要问题有:有特色,但规模相对较小;有市场,但档次普遍较低,而且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且有些地方选择特色产业并不符合当地实际。

河北县域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实力强的,在全国百强县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入选2016年全国百强县的河北迁安、武安、任丘和遵化是河北县域经济的佼佼者。迁安市将现代物流业与精品钢铁、现代装备制造业确定为三大主导产业,向服务资源型经济转型,体现了新兴工业作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类是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市,新兴产业发展几乎处于空白,对推动当地经济的贡献微乎其微,这些地区从区位上来看,基本处于老少边穷地区,产业和经济上的特点一般概括为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三)新兴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力巨大

河北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当前,河北省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在精品钢铁、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随着我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新兴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作用越来越大。

纵观2015年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中,迁安、正定、任丘无不是新兴产业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巨大。其中2014年迁安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中,采选业和钢铁业同比增长不超过5%,但装备制造业在迁安工业增加值中的增加比重高达19.5%,借助新兴产业,迁安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提高。任丘也同样如此,借助新兴产业的强劲发展,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列沧州市第一。

在其他新兴产业上,近年来,河北省注重用科技和创意的元素引领和打造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此带动下,一大批科技融合项目得到蓬勃发展。2014年,在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认定上,承德市成为全省第一个认定的地级市,承德所打造的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展演基地也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典范。同时,承德市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还培育创建10个特色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着重培育30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实施50个文化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使得承德全市文化科技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占全市GDP的7.5%,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

二、河北县域经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集聚互动发展模式的选择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县域类型、不同时期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纵观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不外乎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区位优势型发展模式、特色经济型发展模式等几种模式,虽内容各不相同,但不管什么发展模式,都要结合本地实际,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选择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在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的催生下,奉行低碳、低耗、循环、绿色的新兴产业生产方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随着新型工业化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大,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适应这一转变,更多时候不光是涉及到技术和工具层面的改变,还涉及到还处于其中的人们的分工方式、企业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甚至到人的思想观念的全面改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因增添了信息化的内容,传统工业化的目标相对也更易实现。

结合当今河北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搭建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平台不失为当前最好的模式选择,在此模式下,可引导京津冀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加快推进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优化布局、创新升级、协同发展,进一步参与京津区域合作,最终实现河北县域跨越式发展。

在河北省县域产业与京津产业的对接中,河北省的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轻纺食品产业等大有作为。以河北廊坊为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力,全市对现有园区进行整合,最终确定了12个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点开发区和高新园区,每个开发区和园区都吸引了北京和天津企业的入驻,有的甚至将华北、北方总部(基地)落户廊坊,整个廊坊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云集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基于新兴产业集聚的河北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基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一方面抓传统产业扩能升级,在合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联动机制和协同作用,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要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精品钢铁等项目建设带动新兴产业聚集形成发展合力。笔者建议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做文章。

(一)引导县域经济中过剩产能向国外积极转移

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2014年经济增速为6.5%,比2013年经济增速8.2%的下滑了1.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由2013年的9%降至5%,下降幅度尤为明显。而经济下行主要原因是削减钢铁、水泥、玻璃等落后产能。据测算每压减1000万吨钢铁产能,企业最低亏损300亿元,将近万人下岗或失业[3]。

尽管从2013年9月开始,我省积极化解钢铁等产能过剩,但我省钢铁产量2015年仍然位居第一,钢铁价格连续走低,不少企业步入亏损阶段。许多钢铁企业纷纷压缩钢铁产能,压缩产能短期内带来的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减少,据统计2014年企业至少损失450亿元,照此下去,到2017年损失将达到1800亿元。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压缩过剩产能只是暂时的疼痛,换来的确是经济质量的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利用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河北省应积极引导影响我省大气环境质量、产能过剩矛盾最为突出的行业,充分挖掘行业自身存在的优势,把产能向国外进行转移。在当前以钢铁行业为例,从硬件和技术角度看,我省冶炼设备和冶金技术在企业挖潜改造的推动下,日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钢铁行业跨出国门时机已经成熟。钢铁企业应跨出国门,主动与国际矿业大国及发展中国家洽谈、合作。

(二)以政府为主导,大力调整发展河北省县域经济中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政府应在引导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开发、转化、正确投资和创新能力建设上,从减轻企业的压力的角度考虑,应该承担一部分风险,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划出一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河北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北省政府用在支持发展新兴产业的每年专项资金在10亿元,2016年4月份河北省政府更是首期出资5.5亿元,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主导产业,从而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整体竞争力。

在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上,应借助与科研院校、研究院、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联盟,使之得到智力支持。比如,利用河北省廊坊、衡水和保定的良好服装加工业的地位,加大对服装加工、纺织业的改造力度,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服装产业转移,搭建与京津的服装院校、企业、政府及行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平台,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合发展的新模式,全面发展纺织业,使河北省纺织业重新焕发活力。

(三)调整产能过剩项目生产布局,积极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

河北省目前一方面普通钢铁产品产能过剩严重,另一方面却面临国内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的同样遭遇问题,一些高端装备用特殊钢材大量从国外进口。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说明我国生产特种钢的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项目改造升级,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合发展。

在高端装备产品用钢上,钢铁企业应对钢铁项目进一步细分,大力发展高铁用钢、汽车用钢、造船用钢、工模具钢等专用钢、特种钢,提高产品附加值,向高精深专方向发展。

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上,借助《河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顺应装备制造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重点瞄准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汽车、新能源、航空、海洋工程、基础装备、工程与专用装备等八大领域,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具体而言,利用环绕京津的地理优势,以汽车产业为龙头,打造整车知名品牌,须加快发展通用飞机、航空航天航海、新型节能环保等专用设备,推进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医疗电子设备、汽车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机器人等特殊装备加快发展,实现装备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跃升。

(四)借助“互联网+”和 《中国制造2025》,促进新兴工业生产方式绿色化

低碳、循环、绿色生产方式应是新兴工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河北各个县市区要不断探索新兴产业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高科技与工业融合势态近几年发展迅猛,一些产业新业态也是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但在融合的过程中缺乏核心技术。只有拥有关键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提升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价值,充分挖掘这些产业的发展潜力,从纵向和横向上延伸和丰富其产业链,从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工业的绿色生产方式上,一方面,将新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应广泛使用。另一方面,还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工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链。当然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借助“互联网+”,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电商平台的建设来调整河北产业结构。

(五)构建系统政策扶持体系,完善投融资机制,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资本化

工业化的发展最终要走向市场,将工业产品及其衍生品推向市场。随着工业化和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如果产业的最终成果符合了市场产业化和资本化发展的要求,就成了产业的一部分,不然产业成果也只是产品,没有起到嫁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作用。

调动高等院校等产业研究机构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探究及产业化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为国家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此外,无论产业的开发还是其产业化的实现都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政府在出台系统扶持政策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产业发展与新兴产业传承互促共进机制建设与金融体系的结合,加速金融机构变革及金融产品创新步伐,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融资平台拓宽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引导企业积极通过创业板上市,提升产业化的社会融资能力,鼓励风投平台积极关注传统产业化的市场潜力,提升风险投资对传统产业发展与新兴产业互促共进机制构建的贡献水平。

[1]张涛,马月.石家庄市雾霾天气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4(9):23-25.

[2]周洁.承德成为河北省首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N].河北日报,2014-02-21(02).

[3]边丽娜.河北省化解产能过剩和环境治理中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27-29.

[责任编辑 陶爱新]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Hebei county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merging industry cluster

WANG Hua-dong, XU Yun-hong, WANG Min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Development of Hebei county industrialization shows stong dependance on resource, low additional value of product, limited developing space and heavy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It is a key way to promote Hebei’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y the emerging industries’ development for development of Hebei county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y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pushing the county economy’s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bei country emerging industries is analyzed, establishing the docking platform of the industry transfer among Beijing-Tianjin-and-Hebei is proposed as the current best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ijing-Tianjin-and-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some specific path selections of developing Hebei county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he emerging industry cluster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emerging industries; county industry; Beijing-Tianjin-and-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10.3969/j.issn.1673-9477.2016.03.010

F427

A

1673-9477(2016)03-033-04

[投稿日期]2016-04-15

2015年河北省三化及其协同发展研究基地课题(编号:SH2015ZD04);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030219);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编号:SD151053);邯郸市科技局项目(编号:1534201097)

王华东(1977-),男,湖北随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安全、工商管理、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河北县域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孙婷婷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