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低碳意识的调查与实践研究

2016-03-07 17:00刘芬
中国市场 2016年8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乡村旅游指标体系

刘芬

[摘要]根据意识结构的理解,设计了乡村旅游当地居民低碳意识体系的调查问卷,并结合问卷实际,权重和赋分标准,设计了当地居民旅游低碳意识综合及等级得分计算模型。经过计算分析得出,乡村旅游低碳意识模式是“低碳认识+低碳行为”制约模式,“低碳态度+低碳评价”配合模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当地居民;低碳意识;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8171

问卷设计的内容是根据低碳意识结构来设计的。所谓意识结构就是在反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本认识在人脑中定格化形成的主观意识;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意识系统。旅游低碳意识是一个从认识旅游低碳到参与旅游低碳行为的内容和形式统一体,问卷内容是从旅游低碳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知识层面指导参与实践的层次体系,各层次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点。

1当地居民低碳意识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低碳意识的主要内容,笔者设计了乡村旅游当地居民低碳意识调查问卷。为了掌握当地居民对低碳意识的认识程度,对旅游低碳概念的理解,采用论述的形式设计每一个问题,被调查者回答“同意”、“不同意”、“无意见”三个选项。对于旅游低碳态度,主要考察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低碳的常识、情感、冷思考。旅游低碳评价是考察当地居民对当地旅游低碳的观察和评价,是对旅游低碳认识和旅游低碳态度的具体应用。所采用的问题设计具体从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整体及环境影响的评价。意识是行为的指针,旅游低碳行为是通过设计一些情景因素来考察当地居民的预期行为,反映当地居民对旅游低碳的认识水平及态度,也反映出当地居民对旅游低碳的观察及评价水平。问题设计以排序题、填写题为主,由于难以对备选答案赋分,这些题目不包含在综合评价得分指标体系内。根据指标体系中各题目及各调查部分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来赋分(最高为5分,以下降序为4、3、2、1,同等重要性可并列),根据每一指标或题目在总赋分中的比重来确定其权重,对各题从0分到10分来赋分。乡村旅游当地居民的低碳意识体系是成层次结构体系的,各体系都有各自的赋分及权重。按照层次体系高层比低层重要的原则,对乡村旅游当地居民低碳意识体系即旅游低碳认识、旅游低碳态度、旅游低碳评价及旅游低碳行为各自的赋分及权重(如表1所示)。

22旅游低碳意识结果分数等级

笔者参照学习成绩的考核标准,对旅游低碳意识结果进行5级划分如表2所示,也是前人王民(1999)学者采用的分级方法。

3研究结论及建议

31研究结论

(1)娄底市作为湖南“3+5”城市群中“长株潭”一体化城市发展中的后花园休闲体验旅游平台,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选用娄星区仙女寨、神农山庄为案例研究对娄底市乡村旅游发展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从旅游低碳意识综合得分来看,6004分,仅为及格,说明仙女寨、神农山庄居民的旅游低碳意识水平不高,由此可推断出整个娄底市的乡村旅游当地居民低碳意识不高,因此低碳意识的教育宣传工作任重道远。

(2)根据问卷内容设计的逻辑规律体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知识层面指导参与实践的层次。仙女寨、神农山庄居民对旅游低碳认识水平不高,5487分,旅游低碳行为得分为6132分,两项得分都不理想。相反旅游低碳态度得分较高,为6671分,旅游低碳评价得分为7014分,达到了中等级别。由此可得出乡村旅游当地居民的低碳意识模式是“低碳认识+低碳行为”制约模式,“低碳态度+低碳评价”配合模式。

(3)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乡村旅游当地居民的低碳意识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低碳意识水平越高;受职业的影响,教师、医务人员、学生、公务员对低碳意识水平较高,最低的为农民;年轻人比年长者低碳意识水平高。乡村旅游当地居民家庭普及了电视机,借助电视媒介宣传低碳旅游是很好的途径。

(4)乡村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的低碳意识重经济利益,轻自身责任。问卷中对“在乡村旅游结束时,要求游客付费种植附有游客姓名的植物以补偿旅行中产生的碳排放,您愿意吗?”,“非常愿意”选项占了6026%,说明当地居民很有经济利益驱动性。

32研究启示

(1)提升当地居民文化水平,走教育优先之路。改变目前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以初中及以下为主体的文化水平层次,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夯实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水平,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形式送知识下乡,特别是志愿者“带、帮、传”跟踪知识的传授。

(2)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提高了,乡村居民才有时间、有条件,也更愿意去关心和参与低碳实践。

(3)重视当地居民在旅游低碳发展中的激励作用。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一些不低碳行为,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措施,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最好是用劳动补偿式的惩罚措施,过程和结果实现了双重启示。乡村旅游资源的良好保护,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要让他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得到可观的收入,他们才有动力投入到乡村旅游低碳事业上来,因此建立相应的当地居民在旅游低碳中的激励机制很有必要。

(4)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解读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31号文)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多元化推动,提升乡村旅游的战略地位,与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法》让乡村旅游居民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这些基本的政策和法律规范下,建立相应的乡村旅游政策和法规等,如《乡村旅游低碳实施方案》《乡村旅游碳排放管理办法》等。

参考文献:

[1]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5):862-867

[2]吴春柳,王群主客体的低碳旅游意识与行为离差分析——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3(6):18-24

[3] 付景保低碳旅游的发展在于公民意识的改变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21-124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乡村旅游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