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唱片封套设计中符号运用的分析研究——以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为例

2016-03-08 01:30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14122
大众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猫王杰克逊迈克尔

王 凯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122)



摇滚唱片封套设计中符号运用的分析研究——以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为例

王 凯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214122)

摘要:唱片的封套主要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组合来展示唱片内容或是唱片主题,封套设计的好坏对专辑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唱片封套的设计中符号运用一定程度上会迎合社会的潮流以及大众的审美。本文旨在以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为案例,将其唱片封套设计放入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洞察到美国社会,文化,艺术,经济等大环境对歌手的唱片封套设计符号运用产生的影响。而通过以同一歌手的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洞悉他们不同时期唱片封套设计中对于符号运用的一些共性。

关键词:猫王;迈克尔·杰克逊;摇滚唱片封套设计;符号运用

唱片中的封套设计是属于现代设计当中的一个比较特别的领域,唱片的封套主要通过文字与图片的组合来展示唱片内容或是唱片主题,作为连接歌迷和音乐的纽带,唱片封套设计的好坏对专辑的销售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唱片封套的设计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迎合社会的潮流以及大众的审美。同时,也有很多歌手倾向于通过唱片的封套的设计来诉说自己的音乐和人生主张。因此,研究歌手们不同时期的唱片封套设计是能体现他们个人风格的演变以及整个时代风格的演变。

我们说到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就不得不谈两个人,一个是猫王,另一个则必然是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猫王的音乐糅合了白人的乡村音乐以及早期黑人民间音乐中的布鲁斯音乐,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摇滚风格,在猫王那个年代摇滚乐本身是一个很小众的音乐风格,但是经过猫王的包装使得摇滚乐成功的走向了全世界。猫王普莱斯利活跃于20世纪50—70年代,而迈克尔·杰克逊则是活跃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这两个人有一个时间上的承接关系,我们对他们两个人的唱片封套设计放入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洞察到美国社会,文化,艺术,经济等大环境对歌手的唱片封套设计产生的影响。而通过以同一歌手的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洞悉他们不同时期唱片封套风格变化的一些共性。

表1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的美国

一、社会大的背景对歌手唱片封套设计中符号运用的影响

摇滚唱片封套设计不同于其他的设计品,它们没有太多理性的信息来传达而更注重的是强烈且直接的自我表达,一方面是因为摇滚乐本身就崇尚自我释放,另一方面,追求自我意识的独立表达是艺术创作的源动力之一。

我们找到与猫王同时期的鲍勃迪伦和披头士乐队来与猫王做对比,在50-60年代(表1)西方消费主义发展到顶峰,美国社会进入丰裕社会,在这时战后婴儿潮的孩子们也开始成年,妇女们也开始要求平等的社会地位并参加工作,这一时期由于民众心态积极向上,反映在唱片封套设计上的共同点就是三者的唱片封面都以肖像摄影作品为主,色调明快给人感觉活力阳光积极向上,很符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进入了70年代,美国经济在石油危机中被打击的一蹶不振,物价上涨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尽管宇宙空间技术仍然继续发展,但是民众已不再那么狂热,他们认识到生活不是想象中的唾手可得。经济的衰退,反种族主义的黑人人权运动、女权运动、反越战,还有嬉皮士等潮流无不强烈地冲击着这一代美国青年的灵魂,他们对传统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产生了怀疑,“垮掉的一代”成为这代人的集体标签。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开始崩塌,这些体现在唱片设计上的共同特点就是大家整体追求的都是迷幻颓废的风格,当然这当中也有不同点,猫王唱片封套上主要还是以自己的肖像作品为主,而其他两组歌手则会结合波普艺术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封套的创作。而迈克尔·杰克逊唱片封套在70年代主要是以人物半身肖像为主,清新保守的小叛逆,并没有以上三位风格那么突出明显。

80年代,民主开放意识加重,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科技也得到快速发展,民众开始追求个性的表达,因此迈克尔·杰克逊的唱片封套风格趋向于外漏的张扬,追求自我。

90年代,随着高效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快速发展起来的数字物联网技术,新经济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封套的设计转向科技魔幻风格,20世纪初期,随着极简主义和多媒体的兴起,整体视觉风格走向简洁,并带有数字化的感觉。

从70年代现代主义的极简风格在唱片封套设计中的服装和版式图设计中有所反映,80年代提倡标新立异,追求自我的后现代主义也在专辑中被放大夸张,90年代新奇、刺激、梦幻的波普艺术以及快速发展起来的数字物联网技术,都深深地影响了迈克尔这个时期唱片的封套设计。

20世纪流行起虚拟的数字化艺术,因此唱片的专辑设计的风格必然也受到了这个的影响。

图1 猫王唱片封套主色时间轴

图2 猫王唱片封套设计太空的符号关系

我们对两者唱片以时间为轴线进行取色分析发现(图1):50-60年代美国经济社会是丰裕社会,社会整体的心态是乐观向上的,反映在唱片封套用色上就是色彩缤纷多样,给人以活力向上,阳光积极的感觉。

70年代美国陷入经济危机,民众普遍情绪消极颓废,反映在唱片封套设计风格上的变化就是颜色主体以黑白等给人感觉压抑的颜色为主。

80年代之后经济逐渐恢复,民众生活水平改善,心态普遍恢复成积极的状态,反映在封面用色上的表现就是颜色也逐渐明亮轻快。

唱片的封套设计也会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比如两人在唱片封套上的视觉符号都受到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影响。在1969年7月15号,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太空旅程,尼尔阿姆斯特朗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这确实是个人的一小步,是人类文明迈出的伟大一步。

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宇航服为白色连体设计,登月直播中最显眼的色彩为浩瀚宇宙的黑色以及宇航员身上宇航服的白色,观察1970年后猫王专辑的封套设计(图2),我们可以看到黑色的背景以及身着白色连体衣的猫王,整体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科幻的感觉。黑白对比,以及相同的连体设计,这明显是受到了登月计划的影响,并且这些视觉符号被猫王一直沿用下来了。

1983年,迈克尔参加一档Motown唱片公司成立25周年纪念的电视节目,首次展现了他的Moonwalking(太空步),此后“太空步”的热潮迅速席卷全国。1988年,迈克尔·杰克逊在音乐电影《月球漫步者》中穿着一身短小的西装,一顶压得很低的礼帽再配上一个袖标,以及他在电影中展示倾斜45度的惊人舞蹈动作,这些所有的元素都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被替代的标志性符号。从名字Moonwalk(月球漫步)以及标志的反重力倾斜45度舞步,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明显是受到了阿波罗登月成功的影响,太空步作为最经典的视觉符号,自此经常在唱片封套设计中出现,可以说太空舞步是最能代表迈克尔·杰克逊的一个视觉符号。

二、两者在歌唱生涯中各时期唱片封套中符号运用演变分析

图3 迈克尔·杰克逊作品时间轴

图4 猫王作品时间轴

将两者唱片封面按时间轴排列(图3、图4),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名人在个人歌唱生涯早期的唱片封套设计主体以都以侧脸半身像照片为主,封面底色用色丰富,用色上会运用各种色系的颜色搭配,而图像主体以人物半身像为主,照片主体多以微笑示人,整个封套设计给人一种清新、阳光的感觉。

到了中后期,他们逐渐摆脱这种略显保守的清新风格,逐步趋向于外露、张扬、叛逆,而到后期终于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封套设计师会注重拍摄歌星们与音乐相关的行为动作,或者是集中展示歌星的个人喜好,注重依靠色彩处理和情境构思来增强设计的整体感染力,并非仅仅是强调歌星形象,进行衣着,发型等方面的主观包装。

另外,有一些部分则是以演出现场照片做封套设计,这些封套经过了幻化处理,有的只是对现场照片的直接采用,虽然较少的体现出艺术性与设计感,但是可以使消费者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迈克尔·杰克逊1979发行的专辑《off the wall》中文译名为墙外,寓意疯狂、奇怪,近乎疯狂的,深层思想代表着自我新主张,不走寻常路。而这与当时70年代经历越南战争失败不无关系,同时也与第二次石油危机影响下的造成的经济大萧条很有关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紧张压抑,渴望释放,追求疯狂!

猫王中后期(1970-1977)的唱片设计有着鲜明的符号性特色,黑色做底,主体居中为身着白色连裤服的猫王演出现场的照片,在这一时期封套中容易出现的视觉符号有麦克风,无饰线体的ELVIS,张口唱歌的猫王以及猫王标志性的舞步,与早期俊朗清秀阳光的猫王形象相比这时期的猫王较早期显得颓废。

迈克尔·杰克逊中期由早先的清新风格转变到叛逆,风格趋于张扬个性的科魔梦幻风,在这一时期典型是1991发行的《Dangerous》为代表,这个封面很神秘,其中画面中的很多符号和内容都和他的心情和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当时他正被卷入猥亵儿童事件当中,在画面中央出现全能的眼睛显示在出口代表的是守护上帝,由此来暗示迈克尔·杰克逊是虔诚的基督徒。当中的小天使代表孩子们的纯洁,动物们代表着迈克尔的爱好,画面中其他一些图案,有的代表危险的手枪,有的则代表了科技进步的火箭,有的则是代表了科学的分子和粒子链,在整个专辑设计中出现的设计元素都是反映当事人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和人们心理。

而在迈克尔·杰克逊的生涯后期的唱片封套设计中,视觉风格走向简洁,带有数字化的味道,多以其标志性舞步剪影作为符号性的象征。

三、总结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虽然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是不同时期的两位歌手,但是在唱片封套设计中对于符号的运用还是有共性的,他们均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甚至在设计中会利用符号化的表现直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为他们的唱片要面对消费者要设计出消费者喜欢的封套,而消费者又是这个社会上的个人他们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封套设计是有规律可寻的,是与社会文化状况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这些设计会在大的共性前提下又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些个性表现。

总的来说,每个歌星自身的唱片封套设计自身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从前期的清新文艺的探索阶段风格逐步的过渡到自己成熟的风格,在设计中运用的符号也会不断地演变,歌星在中后期的唱片封套设计时会比较多的运用自身的一些符号特征,如动作、衣着等。

参考文献:

[1]张乐,王欢.论摇滚唱片的封面设计[J].艺术教育,2011(2).

[2]朱文涛.摇滚唱片封套设计研究[J].装饰,2007(11).

[3]陈乃明.音乐的视觉表现——论现代唱片封套设计[J].美术研究,2005(1).

[4]辛文.音画和谐 视听共享——美国20世纪70年代唱片封套设计经典印象[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4).

猜你喜欢
猫王杰克逊迈克尔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蝴蝶
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共同“拯救世界”
猫王
一颗子弹的产权
猫王再现
吱吱的梦想
杰克逊电影海报公布
世界感慨杰克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