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节水原理及几种技术模式

2016-03-08 06:02潘新环
河北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滴头微灌盐渍化

潘新环

蔬菜节水原理及几种技术模式

潘新环

设施蔬菜栽培存在浇水多、施肥量大、病害严重的现象,如何实现设施蔬菜节水,在栽培中尤其重要。蔬菜病害严重、施肥过量、土壤盐渍化都与灌溉不合理有关,蔬菜实施节水技术,可以达到节水、省肥、减病和缓解土壤盐渍化等具有多重效果。

设施蔬菜发病严重的重要原因就是设施内湿度过大,造成湿度过大的原因就是浇水多,蒸发量大。以温室黄瓜为例,平均10—15天浇水一次,每亩每次浇水量在20—30方左右。灌水量大于15方的,剩余量全部渗漏到地下深层,浪费掉了;耕作层土壤中的水分,一部分通过叶片蒸腾到空气中,一部分直接蒸发到空气中,而真正被作物利用的水不足20%。

由于浇水量大,造成追肥量也大,同样有相当一部分肥料随水渗漏到地下深层,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时加速了土壤盐渍化程度。实验表明至少有50%左右的肥料因渗漏而浪费掉了。

蔬菜节水的途径就是减少蒸发,减少渗漏。所以说在设施蔬菜中有效的节水方法就是膜下滴灌、微灌和沟灌。

1、膜下沟灌技术。蔬菜起垄定植后,在两小行之间的沟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在膜下架设竹皮或钢丝小拱,沟中浇水,形成封闭的灌水沟。其优点是:简便易行,投入小,亩投入30-50元;节水效果比较显著,每亩比传统畦灌节水30%以上;减少病虫害,节省用药费用,增产超过10%;操作简单,适宜在全省各类蔬菜产区示范推广应用。

2、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在地膜下面利用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投资较大,每亩在1500元左右。适宜在日光温室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上应用。优点是:(1)节水。滴灌与大水漫灌比,膜下滴灌可节水70%以上。(2)节肥。滴灌与大水漫灌相比,可节肥50%以上。(3)保护土壤。滴灌水肥一体化以后,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不会造成土壤板结。(4)减少作物病害。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使用滴灌,因为没有过多的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小,可明显减少作物病害。(5)节省劳力。使用滴灌产品,打开阀门后所有滴头同时滴水,不须用人看管,省工省力。

3、膜下微灌技术。膜下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微灌带上留有小孔,没有滴头,水从小孔以低压小流量流出,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实现局部灌溉。在膜下作物行间铺设微灌、微喷软管,在一定压力下微流或微喷在作物根部进行灌溉。优点:每亩比传统畦灌节水50%以上,增产幅度达20%以上;一次性投资少,每亩500元左右,能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对水压和水质要求较低;在灌溉的同时,能实现肥水一体化。适宜于露地蔬菜和大中棚蔬菜产区推广应用。

4、喷灌技术。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是利用动力机、水泵、管道等专门的设备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压力水送到喷灌地段,通过喷头降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后均匀地洒布在田间的一种灌溉方法。其突出的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溉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础建设投资较高,而且受风的影响大。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业厅机关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滴头微灌盐渍化
不同类型滴头在黄河水滴灌条件下的堵塞特征研究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不同类型灌水器滴头对沼液抗堵塞性能的影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加气对不同流道结构滴头堵塞的影响
1989—2019 年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分析
甘肃苏干湖湿地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微灌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浑水滴灌过程中不同类型滴头堵塞的动态变化特征
阜新地区玉米微灌节水增产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