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之都

2016-03-08 11:22刘稚亚
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霓虹灯拉斯维加斯酒精

刘稚亚

生命有两大神秘:欲望和厌倦。满足欲望的过程会让人上瘾,但随后便会陷入深深的厌倦,然而过不了多久又抵御不住欲望的诱惑,周而复始。

畸形的建筑

拉斯维加斯存在着两种秩序的对比:公共设施展示出的整齐划一的造型秩序,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群构成的混乱秩序。

新城街道上的建筑造型充满了雕塑感和图画式的轮廓,豪华酒店高耸入云;每家酒店的停车场都巨大而宽阔,好像凡尔赛宫沥青景区的花坛;由广告招牌和霓虹灯柱连成的“商业走廊”,一路从新城绵延至佛里蒙特街,指向拉斯维加斯的第一条街道、第一栋高楼、第一座电影院和第一座表演场。走上两圈便会发现整个城市就是由许多的赌场、旅馆、酒吧、游乐场、夜总会与广告牌和霓虹灯混杂而成的一条狭长带。

然而在韵律复杂多变的霓虹灯下则汇集着各色各样现场表演的艺术家,西装革履的商业人士,衣着光鲜的游客和招摇过市的站街女,形成了最大程度的反差:贫穷与富裕,丑陋与光鲜,绝望与希望。

整座城市看似整齐豪华的妆容之下掩盖着一掷千金的不安与急躁,以至于没有人去欣赏身边的美丽。更有可能是人们在自己的思维中陷得太深,等待得太久,所以身边的美丽都被他们自己的内心掩盖。他们可能会说:“多美丽的花呀。”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机械式的心理标记,因为他们并没有处于当下时刻。他们没有真正地看到花,没有真正地感受到它的本质和神圣之处——就像他们不了解自己,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和神圣之处一样。

拉斯维加斯是一座由欲望主宰的城市,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建筑都缺乏美感——希腊的柱式,罗马的柱头,文艺复兴的屋顶,再加一个巨大的鲜艳的广告牌——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美丽”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却不去考虑这些元素都代表着什么。就这样,拉斯维加斯任由欲望创造了一些畸形的东西,还被无数人解读为所谓“多元文化的认同”。

欲望即掩盖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城市能像拉斯维加斯那样把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肤色的面孔,却都无一例外红着双眼;端着托盘的女侍者,浓妆、高跟、低胸;发牌结账的男侍者,领结、发胶、笑容;空气中弥漫着酒精、雪茄和香水的混合。听说,那座城市连酒店的排气孔中释放出的都是纯氧,为了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的感官,让呼吸更加急促,眼睛更加血红,神经更加警觉。

赌博,毫无疑问,是一种欲望的外化,而对于欲望的抵制向来是人类最不擅长的。从伊甸园的苹果开始,“欲望”这家伙便披着不同的外衣撩动着我们的内心:酒精、食物、金钱、性……满足欲望的一瞬间会使我们感受到极度的快乐,并让我们产生依赖,以为这种短暂的缓解可以永远持续下去,直到外力强迫将欲望与我们分开——输得精光,或是醉得不省人事,或是撑到干呕咳嗽。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深夜,我便会打开冰箱,翻箱倒柜地找零食,直到厨房里飘散着巧克力的奶香味,地板上散落着面包屑,垃圾桶里的包装袋满满溢出……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跟暴食的欲望斗争,从安慰自己只尝一口到彻底瘫坐在墙角,呆呆地盯着半开的冰箱门发怔,妖魅的橙色灯光忽明忽灭。随后发疯似的跑到厕所猛吐,最后在胃里阵阵的痉挛中昏睡过去。

一直觉得暴食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整天把“健康饮食”挂在嘴边,外食都恨不得涮三遍水,因此从来不敢倾诉,甚至自欺欺人不敢面对。意识到自己已处于崩溃的边缘,我去咨询心理医生,他告诉我,这源于我无法缓解的焦虑。我不以为然:焦虑与欲望有何关系?

当来到拉斯维加斯看到赌徒们充满血丝红肿的双眼时,我似乎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我忽然发现无论上瘾的是什么——酒精、赌博、食物,或者一个人——归根结底,它们都只是一种掩盖。

所有的沉溺上瘾都源自于无意识地拒绝去面对和经历痛苦,都源于它能作为麻醉剂消除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这就是为什么每一次上瘾都始于痛苦,最后又以痛苦收场。欲望,源于焦虑。

从酒店大门走到房间必须要穿过一条长长的casino。第一天,我充满好奇,左顾右看;第二天,我走走停停,仔细观察;第三天回来时间已晚,步履匆匆只想赶紧去房间休息,再一次穿过casino之后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那强烈刺激着感官的钞票和低胸的存在,它们就像一种持续的、分贝很低的背景噪声一样,当你真正置身其中时,便意识不到它了。

我忽然明白怎么去解决我的焦虑了:不是用食物填补,不是用酒精麻痹,而是让自己置身其中,感受焦虑在心中留下的痕迹,与焦虑共存,让它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其实焦虑不就是源于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吗?而当你不去想着怎么解决它的时候,它自然也就消失了。

在等待中厌倦

来到拉斯维加斯的人似乎总是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等待发财,等待艳遇,等待下一秒骰子掷到的点数……但似乎永远都等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希望似乎永远都在下一次。等得久了,便倦了,便去用欲望掩盖自己的绝望。

赌场上的一天能够浓缩一个人一生的悲欢离合,生命又何尝不是一种长久的等待。“某天。我会成功的。”我们的目标占据了生活中大部分的注意力而让自己把当下当成达到未来目的的一种手段,以至于让等待夺走了我们所做的事情本应带来的欢乐。我们永远在等待开始新的生活,因此不管取得了什么成就,我们的当下时刻永远不够好,未来似乎会更好。这使我们永不满足,也使我们厌倦。

等待是一种思维状态,意味着我们需要未来,而不是现在——我们不要当下所拥有的,而要自己没有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等待,都让我们无意识地在此时此刻创造了一种内心的冲突:抛弃此时此刻,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常常希望他们身在别处。他们的“此地”永远不够好。他们的压力很大,因为他们太忙于进入未来,而把当下当成了达到未来目标的手段。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他在“这里”却想到“那里”去,或是他在当下却想去未来。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让内在分裂的方式,等得久了,生命竟变成了一场长久的厌倦。

所以,让过去消失吧,让未来也消失。我们并不需要过去与未来,我们也不需要欲望与随之而来的厌倦,而是感受现在的力量:就是在动,在工作,在娱乐,并且充分享受它。或者,索性放下所有的事情安静地站在霓虹灯柱下看着远处闪耀的摩天轮。当这样做的时候,便可以真正观察到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命,并冲着它微笑。

猜你喜欢
霓虹灯拉斯维加斯酒精
拉斯维加斯授权展2023 年改期
夜钓
75%医用酒精
霓虹梦
欢迎来到CES
拉斯维加斯授权展:授权商瞄准电子市场
跟踪导练(一)(2)
酒精除臭
游乐园
《霓虹灯下的哨兵》民间隐形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