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甄嬛传》中的古代见面礼仪

2016-03-09 15:27俞晓凤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甄嬛传传统

俞晓凤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浅析《甄嬛传》中的古代见面礼仪

俞晓凤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一直被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是因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所以就需要相对成熟的礼仪系统来弥补法律制度的不足。如,荀子说过“礼仪者,法之始也”[1]。“礼”对加强封建统治者集权和统摄百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以电视剧《甄嬛传》为切入点,具体介绍明代宫廷见面礼。

关键词:见面礼;传统;甄嬛传

《甄嬛传》是我们学习古代礼仪的很好的参考蓝本和教科书。但是,对待古代礼仪,我们不能盲目尊崇与否定,必须要有所继承与批判。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古代礼仪,是为了能与现代礼仪更好的接洽与融合,并服务于现代人民的生活。

一、传统的见面礼仪

因为传统见面礼仪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不断发展与成熟,至清代最为完善。所以本文在介绍传统见面礼仪时,就以清代雍正年间的宫廷礼仪为基础,来详细介绍传统见面礼仪,使我们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了解传统见面礼仪。

(一)传统见面礼仪的分类。

如今在我国盛行的握手礼,在我们古代社会是不存在的。但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我国,却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见面礼仪,这些传统见面礼仪是我国封建专制特有的产物。仅就华夏族来说,就有“揖”“长揖”“拱”“拜”“拜手”“再拜”“顿首”“稽首”等见面礼仪。但从这些见面礼仪的做法来看,很多都是大同小异,可以归结起来分为两大礼仪,即“作揖礼”与“叩拜礼”。

1.作揖礼。

在古代,见面礼仪是非常有讲究的,根据对象的身份地位与跟自己亲疏关系的不同,我们就要行不同的礼。以作揖礼为例,可具体分为地揖、天揖、旁揖、特揖、旅揖等礼仪。即见不同的人行不同的礼。但是,这些细分的作揖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举手弯腰而以。就像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的:“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2]

作揖礼,根据相关文字记载,最早始于周代,源于《周礼》,即拱手行礼,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礼节。这种礼仪主要用于朋友和平辈之间,相对于“叩拜礼”来说,作揖礼为“小礼”。具体来讲,揖让之礼分为三种: “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3]如,每逢春节来临时,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电视台,看到不同的有名人物在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行作揖礼,然而有的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放于右手上,有的则完全相反。到底什么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呢?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正确的作法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放于右手上,或将右手完全覆盖。因为古代人民通常认为右手是用于攻击的,所以要用左手覆盖在上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通常是男子的做法,女子的做法则是相反的。如果男女做法相反,则为“凶拜“,即拜死人时,用此姿势。虽然现在很多人对古代礼仪不了解,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是作为一名学礼之人,一定要正确掌握和运用。

2.叩拜礼。

“叩拜礼”,其中“叩拜”又称磕头,最早起源于道教,是古代的大礼。主要用于晚辈对长辈、百姓祭拜神、仙人、真人等所行的礼仪,是表示对对象非常尊敬时,所行的礼。具体表现在古代礼仪中的有,“拜手”“再拜”“顿首”“稽首”等。

“叩拜礼”可以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只“拜”双腿不跪地,做法大体和“揖”相近,即先拱手弯腰,然后双手合抱于胸前,头向前俯,额轻碰双手。如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4],这里焦仲卿对母亲行的就是“拜”礼。第二种就是真正的跪拜之礼,即施礼者双腿弯曲跪地,左手放于右手之上,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后。根据头在地面停留的时间的长短,可再细分为不同的礼。如,停留时间较短的“顿首“,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就用此礼。停留时间较长的”稽首“,臣子拜见君王时,就可用此礼。

(二)从《甄嬛传》看传统见面礼仪。

古代,皇宫礼仪与民间礼仪虽略有不同,但皇宫有着更为严格的等级制度,能更好的反映传统见面礼仪。首先,嫔妃初见皇后、太后、皇上时,都要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如,甄嬛刚入宫选秀初见皇后时,双腿跪于地面,拿着丝帕在身前扬三次,因为清代宫里的女子头上都有旗头,不方便行叩头之礼。其次,还有“万福“之礼,”万福“之礼始于唐朝,可细分为”长万福“与”短万福“。”长万福“具体的做法,奴婢是双手交叠放在左腹的位置,右手在左手下,右腿跪地,左腿屈膝。主子是双手交叠放于右侧。”短万福“一般只是屈膝即可,不比跪地。如,甄嬛抓住刘畚深夜拜见皇上时,行的就是”长万福“,必须等到皇上说起身是,甄嬛方可起身。又如,甄嬛的侍女浣碧每日对甄嬛行的礼就是”短万福“,双手交叠放于左侧,稍微屈膝即可。最后,”万福礼“还可以区分双方交往关系的亲密程度。如,甄嬛带着她的侍女浣碧第一次见十七王爷时,浣碧行的确是”短万福“,于是甄嬛就知道他们私下肯定见过面。

另外,清代宫廷里男子见主子也有专门的礼仪,即“打千“礼,这是满族男子向人请安的礼仪。”打千“礼是清代满族男子请安的日常礼节。具体做法是:“掸下袖头,右腿后蹬,左腿前驱,右手下垂,左手放在膝盖上,头与身体略微前倾。”[5]如,非正式场合皇帝拜见太后、奴才拜见主子就行的是打千礼。总之,男子的”打千“礼就如同女子的”万福礼“。

二、对传统见面礼仪的看法

不可否认的是古代封建专制与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确实产生了很多不被现代人认同的礼仪,最严重的就是“三叩九拜”的叩拜礼,笔者认为相对于日常生活的见面礼节,这个是可以摒弃。但是,笔者认为古代“拱手礼“却是一个很好的见面礼仪,”拱手礼“优雅、自然、大方、便捷,在相隔稍微远的地方也可以行拱手礼,而且可以一对多,同时,不同担心因为手的接触而带来的病毒传染或者害怕因自己身上的异味让对方觉得不舒服,最关键是,也没有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如,每年春节联欢晚会时,电视机里的主持人都只需要行一个拱手礼就好了,不需要一一握手。所以,笔者认为”拱手礼“值得被大家使用并传递下去,成为中国特有的、广泛运用的见面礼仪。

参考文献:

[1]荀子.荀子王治[M].中华书局:北京.1980

[2]陆游.老学庵笔记[M].中华书局:北京.2011-11-01

[3]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

[4]徐陵.玉台新咏[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13-07-01

[5]杜炎.打千与作揖[J].咬文嚼字.1999(10)

作者简介:俞晓凤,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8-01

猜你喜欢
甄嬛传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少年力斗传统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