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究

2016-03-09 15:27王炫喆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体

王炫喆

(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探究

王炫喆

(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为了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本文简述了其具体概念、实现条件和基本特征,详细地分析了其类型及其功能地位,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研究者们提供主体方面的理论支撑和实际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际上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论在一定社会群体的主体基础上,努力适应于中国国情的一种延伸与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知识分子和国家领袖等主体树立起正确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出各自独特的潜能、功效与作用,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与知识体系,推敲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规律以及经验资料,以此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优化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概念、条件和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概念。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经验传入我国并在向民众普及与推广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认识与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进行活动,同时尝试着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与我国当时具体情况相统一的个人主体和组织集体,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若以广义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涵盖我国发展过程中坚持遵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实践活动的全体人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形成条件集中表现于四种群体类型之上: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群体的建立与形成、完善健全、成熟与成长;其二,共产党的建立、成长以及领袖正确指挥;其三,中国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一致认同、集体支持和共同努力;其四,研究人员对深入探索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

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一个主体条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从共产党这一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将这一理论基础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诞生出来的一个集团组织,其领导核心领导方向的正确,以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之一。从人民群众这一方面来看,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与核心,而人民群众本身意识和实际应用也是促进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发展最主要的革命性力量。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致认同、集体支持与共同努力成为实现该思想的主体条件。相关学者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以及实践活动,其学术成果使得该思想的实现拥有坚实而稳固的知识基础以及理论依据,也为该思想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资料和实践经验。所以,学者们的学理性研究也是马克思中国化实践过程中所必需的一个主体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对内存在物质与意识两种基本属性,对外则存在社会与实践的表象属性。除此以外,其应该从宏观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知识体系以及完整的框架结构,并应用这些思想观念和知识文化来对中国实际国情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需以严格遵守集团组织的纪律性为前提,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类型和功能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各部分不同,属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应用时,各部分占据的位置以及起到的作用自然存在差别。故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类型及其作用的定义和内容进行阐述以及剖析,可以帮助学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正确地认识到不同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应用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并采取与之相应的措施来充分发挥各个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应用时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影响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类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类型主要包括了以下四种类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袖人物所在的集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及其所在的团体、全体社会劳动人民和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研究者们这样四个截然不同的主体类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袖人物指的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或个体,而是具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兼备威信人望和领导才能的一个组织集体。其不仅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同时也推行了该思想的实践互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尊重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并且与时俱进地结合自身的实际国情和国际发展局势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全体社会劳动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程具有推动和加快作用的一种认识力量、实践力量和检验力量。而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研究者们包括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集团、普通的共产党员群体和纯粹的学者集体等,具体指代的是坚持从常理上去发现和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学者群体和学理研究群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类型功能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袖人物及其所在集体作为该思想实际应用时绝无二选的举旗手,对马克思中国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方面。若从历史分析,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同时确定了其在我国实践活动过程中位于指导性地位。就当下而言,其推动了这一思想理论的创立以及形成,加快了该思想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进行。若从发展角度考虑,其能够准确把握将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时代主题以及发展趋势。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应用时的领导群体与核心集团,我国共产党带领着国内的无产阶级与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的革命实践和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中国政策制度,中国化的方针路线以及当代化的科学发展观,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观念的革新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参考。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性力量源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融合、发展全部自觉提炼为思想方式以及应用方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方面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提供素材经验方面的积累沉淀。

专门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学理性研究群体是该思想持续性发展的奠基人。不管是文献考据,还是思想探索以及理论分析,都应视为相关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体系的创立建设,同时也是对该思想应用方式的推算演绎。

三、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不同的主体类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用过程中都有特殊的地位功能与影响,因此,各主体类型应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根据——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能够进行中国化”问题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5,01:37-46.

[2]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根据——关于“中国为何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中国化”问题的思考[J].探索,2014,01:166-172.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96-01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论碳审计主体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何谓“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