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军事留学教育

2016-03-09 15:27王洋何晓宇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袁世凯

王洋何晓宇

(1.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树德中学,四川 成都 610000)



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军事留学教育

王洋1何晓宇2

(1.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2.成都树德中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袁世凯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袁世凯对军事留学教育却经历了一个从重视到抵制、排斥的过程,对于学成归国的军事留学生也持怀疑、排斥的态度。

关键词:袁世凯:近代军事;留学教育

当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以后, 中国社会首先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就是军事制度。其时, 清帝国的旧式军队已经日趋腐化,在西方列强的坚甲利兵面前, 更是不堪一击。因此, 朝野人士亟思改革, 一方面设立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 另一方面, 选派军事留学生出国学习军事。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 袁世凯奉旨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他对于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给予了高度重视,1902年, 袁奏派55名学生赴日留学军事。袁世凯上书强调派遣军事留学生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抛弃湘淮军制而建立新式的、近代化的军队, 要提高军官的气质和素养, 要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精髓,必须以大量派遣军事留学生为前提。在地方督抚的推动下, 1904年练兵处奏定选派陆军学生游学章程, 规定选派留日学生以四班为一轮, 每年选送一班, 每班一百名。据统计, 1904年派往日本的军事留学生共计108名; 到1906年, 在日本士官学校和其他军事学校就学者已达671人; 1908年统计赴日陆军学生数目已不下一千余人。中国学生入士官学校始于1900年, 至1911年, 毕业于士官学校者共计673人。

目前, 尚难精确统计袁世凯直接派出了多少军事留学生。但是, 根据各种迹象分析, 袁世凯起初是积极派遣军事留学生的, 而后来, 态度则趋于冷淡, 并且对学成回国的军事留学生处处加以提防戒备。袁世凯一方面积极推动军事留学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借机扩张培植私人势力。在这之中, 同样充满着袁世凯同其他地方实力派及清廷权贵之间的斗争。为加强对陆军留学生的监督管理控制, 1904年, 清廷正式颁布选派陆军学生游学章程。章程规定:凡人民志愿游学武备的学生都可由各省督抚咨送练兵处, 经甄试后即可膺选。执掌练兵处大权的袁世凯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进行甄试的机会,除了北洋系选拔派出的留学生以外, 要出国留学的他省学生也必得拜于袁的门下方可出得国门。

对于归国士官生, 袁世凯采取的是排斥的态度。除了由其挑选派出者得以回到北洋任职外,其余各省回国的士官生, 在北洋很难有立足之地。如士官一期生毕业回国者39人, 除几个留京任用外,余皆分在各省带兵。从晚清开始派出陆军留学生直到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 袁世凯基本上对士官生采取排斥态度。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 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到1905年北洋六镇编成,都是以原北洋武备学堂学生为骨干, 形成所谓小站班底。同时,他还创办一批各种门类的军事学堂, 成为北洋系统的军官培训基地。因此, 到士官生陆续回国时, 北洋军标统以上的中高级管职,皆为武备系所把持; 下级军官也都由北洋军事学堂培养。北方军队的武备派成了一种势力, 士官生不能插进。其二, 留日学生在留学期间, 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大多数人认识到唯有推翻封建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不少人加入了同盟会, 或成为民主革命的同情者,其中加入同盟会的陆军士官生不下百余人。

这些学成归来的陆军留学生却往往成为其他督抚争先延聘礼遇的对象, 有的甚至很快升到很高的职务, 手握重兵, 这在辛亥起义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同时, 他们也成为清廷反袁派权贵用以同袁世凯争夺兵权的重要工具。而士官生们也希望通过对袁世凯的打击, 掌握北洋军的领导权, 进而推翻满清政府。那时北京中央军事机关如军咨府、陆军部、练兵处等重要人员是留日士官生回来的居其多数。在北洋各镇中, 北洋派的一统天下也被打开了缺口。士官生开始占据了一部分中高级军官岗位。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 清廷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 这一趋势定将继续下去。

袁世凯登上大总统的宝座后, 北洋派势力进一步膨胀。但是,其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裂的征兆, 尤其是段祺瑞、冯国璋的势力膨胀, 出现尾大不掉之势。在感到老部下不可靠的情况下, 袁世凯图谋在小站老班底之外, 另起炉灶, 组建新的军事力量以对冯、段进行制约。另外, 经过辛亥革命, 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士官生在国内军界中的势力不可低估, 乃一改过去的态度, 除了大力提拔重用原属于北洋系统的士官生以外, 对南方各省的士官生也多方进行笼络,以为己用。

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由于军阀割据, 军事留学生的派遣也各自为政。军阀之中不少出自清末留日的陆军学生, 因而他们仍然倾向于将自己的部属选送日本, 培养自己的人才, 加强自己的实力。其时, 日本士官学校只要录取八九十学生, 报考者竟多至四五百人。有的学生是为谋生而投考军校。也有不少学生抱着强兵救国的理想而从军, 他们声称: 我们之所以志愿为军人, 在拨乱反正, 并不想做军阀, 实在为要讨灭不正当的军阀, 才投笔从戎的。然而, 这种思想又恰恰是袁世凯所深为恐惧的, 万一将来自己实行帝制, 这些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洗礼的军事留学生, 很可能会像当初反清一样将进攻的矛头指向自己。袁世凯对于选派陆军留学生仍如清末时期,持限制、怀疑、不信任的态度。同时, 国内各类军警学堂纷纷建立, 并日趋完善, 而需求逐渐减少。因此, 袁世凯在担任民国大总统期间没有大批量派遣陆军留学生。

总而言之, 袁世凯一生对国内的军事教学高度重视。但是,对于派遣军事留学生则主要由于担心留学生所带来的革命影响,以及国内派系斗争的影响, 而不够积极主动。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就轻视军事留学生特别是留日陆军生在中国现代政治、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927年, 日本教育家松本龟次郎指出: “今日中国军人中, 位居中上将者,有三分之二曾经留学过我国。”舒新城亦说:“戊戌以后的中国政治, 无时不与留学生发生关系,尤以军事外交教育为基, 现在执军权之军人, 十之八九可从日本士官学校丙年同学录与振武学校一览中求得姓名, 军阀如此横行, 留日陆军学生应负重大责任。”袁世凯与此自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袁世凯奏议.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

[2]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1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54-01

猜你喜欢
袁世凯
宋教仁婉拒袁世凯赠银
清末皇族内争与袁世凯复出
等候袁世凯
等候袁世凯
公私分明是准则
是他害死了袁世凯吗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蔡锷与袁世凯交谊的历史细节
袁世凯的用人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