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隆林农机化技术推广“十三五”规划

2016-03-09 14:38罗晓英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机推广站533400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农机化十三五技术推广

◎罗晓英(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机推广站 533400)



谈谈隆林农机化技术推广“十三五”规划

◎罗晓英
(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机推广站 53340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标志着我国进入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亦是农业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机遇。隆林各组自治县农机化发展必须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揽全局,高举“兴机富民”的旗帜,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化建设为重点,把加快农机化发展与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一、发展原则

必须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在总结“十二五”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判形势,进一步明确该县“十三五”农机化发展目标、农机化技术推广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推动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农机与农艺、农机与各产业紧密结合的原则

立足农业,发展大农机,多方联动紧密结合,多方资源、多项技术集成运用,共同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

依据优势特色产业和区域农产品布局,分不同产业和不用区域有选择有重点的示范推广农机化技术和装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三)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创新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促进先进适宜的农机化技术推广运用,建立起农业农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坚持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

逐年组织实施,解决主要作物、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做到速度与效益相协调、数量与质量并重,兼顾重点突出与整体推进,注重节能和环保。

(五)坚持开放经营,搞活机制的原则

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

二、战略重点

隆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个以中山为主,山峰与谷地纵横交错的丛山地区,土山区占69.3%,石山区占30.7%,大多是海拔500~1700m的山地,适宜农、林、牧、水产业,但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最高峰海拔1950.8m,最低河口海拔380m)。该县总面积35.37万hm2,其中,水域面积0.35万hm2、宜林面积21.39万hm2,耕地面积仅有2.19万hm2。耕地中,水田0.6万hm2,占27.76%,且是梯田、小块田居多,落差大,望天田多,保水田少。粮食生产以种水稻、玉米为主,是自产自给的户营生产模式。经济作物有烤烟、桑蚕、花生、油菜、田七、油桐、油菜果、板栗、核桃、茶叶、金银花、香蕉、梨、蔬菜等。目前,机械化装备主要是微小型耕作机械、农产品及青饲料初加工机械、适宜山区农用运输的中小型方拖等。较平缓的水稻种植区装备了少量的中型拖拉机和收割机,建立了以耕作服务为主、少部分水稻机收服务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8个。

历经“十一五”、“十二五”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以及该县力促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2014年底,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276673kW,比2009年底207579kW增加了69094kW,总增长33.3%。拥有农用多功能运输机械2709台、手扶拖拉机1261台、微小型耕整机12957台、排灌机械1354台、小型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2926台套,中拖、中小型联合机收割机、4行水稻播秧机分别发展为36台、50台、6台,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33.89%,其中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57.51%。由于地域寒冷、光照不足影响稻苗分蘖,或是缺乏水源,或是梯田、小块田居多等客观原因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经试点示范未能推广应用。

该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8年来,部分村屯的微型耕整机具、农产品初加工机具渐趋饱和。预计今后5年,农机购置量总体趋缓,逐步转向农机装备结构优化调整,部分老化机型报废更新。预测到202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3.2万kW,总增长20%。隆林县“十三五”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是:

(一)积极落实农机化发展各项政策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充分利用政策导向作用和扶持效益,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十三五”期间重点向粮食生产和重点作物的关键环节倾斜。

(二)发展重点

1.组织实施好农机化示范推广项目。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作业瓶颈为重点,建设不同类型农机化示范点。抓好水稻、玉米、烤烟、桑蚕、油菜、茶叶等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

2.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是在修建好提水工程、山塘水库确保耕种水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好适宜试验片区,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解决作业瓶颈;二是宣传推广先进适宜的谷物烘干设备;三是推广先进的新一代水稻联合收割机,试行报废老机型更新补贴。

3.在较平缓连片的玉米、水稻、烤烟、桑蚕生产区,推广大中型拖拉机、植保机械,示范推广玉米覆膜点播、收获机械、秸秆加工机械等。

4.在油菜生产片区示范推广油菜籽点播机、收割机。

5.示范推广茶叶杀青机、炒(烘)干机等收获后处理机械。

6.在甘蔗示范种植区宣传推广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适当推广9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推动“双高”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

7.试验示范推广适宜的中型农产品加工机械,逐步改变农产品加工低品质现状。

(三)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在鼓励土地流转走上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扶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优化提升农机装备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作业服务水平,使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3,提高机械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

(四)农业生产区划与农机化发展方向

1.西北、东北、东南部的土山低山、高丘河谷地貌区林、粮、糖、果机械化。该区海拔400~800m,耕地少,宜林牧用地多,旱地主要是坡地,水田主要分布河谷边和缓坡上,河溪密布,水资源丰富,但梯田、小块田居多,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其次是玉米,经济作物有甘蔗、黄豆、麻、桑、油桐、油茶、板栗、橙、梨等,适宜发展各类小中型农业机械。

2.西一中一南部的土山中山地貌区林、牧、粮机械化。该区地域横贯东西,一般海拔80~1500m,山岭连绵、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水利建设和发展灌溉机械受限制,交通状况差,大部分属偏僻山区,山地坡度20~40°,耕地以山坡地为主,田仅占22%,田块落差大,宜林牧用地面积大,利于发展油桐、油茶、果木林和畜牧养殖,适宜发展前后驱方拖和其它小型机械。

3.北、东、南部岩溶地貌区粮、牧、经济作物机械化。该区一般海拔1000~1700m,石山耸立,坡度40~80°,宜林地稀疏,经济林主要种植核桃、梨,适宜并习惯养殖山羊、黄牛。石山间洼地是农作物主要耕作区,旱地占耕地的90%,粮食生产以玉米为主,其次是水稻,地块大而连片,适宜发展大中型耕种收农机机械。由于海拔高,大气压低,内燃机工作时功率比大气压正常区降低15%。因寒冷期长,光照不足,禾苗分蘖不好,加之河溪少,冬春少雨,蓄水引水困难,故不宜发展机械化育插秧,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

(五)加强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到2020年,争取各级财政安排资金在全县16个乡镇建设集农机化管理、农机安全生产、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和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为一体的农机管理与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乡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从目前仅有的6人发展到符合实际需求的40人。

猜你喜欢
农机化十三五技术推广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