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医黄公博

2016-03-10 06:02沈纪龙
山海经 2016年17期
关键词:猛药高志行医

■沈纪龙

独医黄公博

■沈纪龙

在枫泾镇西南有个五星村,村中有一位已故老中医,名叫黄公博。提起黄公博这个人的大名,当地村民知晓得不多,但只要是说起“黄独头”或“独头大少爷”,那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黄公博,兴塔南墙门黄家地主黄培余的长子。从少年起,拜浙江省平湖城内名医高志鹤为师,学成后回乡行医,解放后加入兴塔联合诊所(后为兴塔卫生院),“文革”时期,因地主家庭出身,解放前曾担任过一届双庙乡伪乡长,再加上行医做事独头独脑等原因,被清理出单位,回到五星大队十二小队家中,于1973年病死,时年约六十岁。黄公博一生行医三十余年,流传出不少传奇故事。

出诊看病

解放前,农村缺医少药,黄公博在当地算得上是响当当的郎中医生。当地乡民生病都请他医治,不过病人家属上门请他出诊,必须守他的“规矩”,既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催促他,不然会碰一鼻子灰,欲快越慢。

乡民张阿大的父亲生了重病,张阿大一早急匆匆来到黄公博家中,急吼吼对他说:“大少爷!我阿爸病得很重,请你马上就去看病!”一边说,一边催:“快点,快点。”黄公博一听就不高兴了,独劲上来,冷冷地反问说:“既然你阿爸病重,为什么不早点来请?先生我刚吃过早饭,烟还没抽,茶还没喝,等一会儿吧!”然后慢吞吞抽烟喝茶,直到他烟抽醒、茶喝够,才慢吞吞地跟着阿大上路。

阿大是急性子,一路上催他快点走,他却偏走走停停,甚至走到路边毛豆地里拍蚱蜢,又跑到河边桑树上去摘桑果。阿大苦着脸催他快点走,他便面孔一板说:“我就是这样,你要紧那就去请人家。”结果一里多路程花了两三个小时。

三天后,阿大的父亲要复诊,这次,阿大吸取了教训,来到黄公博家中,小声对他说:“大少爷,我阿爸吃了你开的药,病情减轻不少,今天想请你去复诊,不过你不要急,先抽筒烟,喝杯茶再去。”黄公博一听,忙说:“那不行,看病如救火,快走快走!”然后又把药箱交给阿大,转身就走。一路上,阿大叫他慢点走,他却越走越快,甚至奔跑起来,同样的路程,半个钟头不到就赶到张家。从此,请黄独头看病,“要说慢不说快”就更传开了。

敢下猛药

黄公博在行医中,有一特点,用药量特别重,一旦确诊病人的病因,敢于下猛药。网船埭有个乡民叫姚松根,他母亲得了火症伤寒,姚松根请黄独头为母亲治病,黄公博诊断后开了张药方,让姚松根马上到枫泾药店赎药。药店老板接过药方看了好长时间,开口问姚松根:“小阿弟,你赎的药是给人吃,还是给牛吃的?”姚松根忙回答说:“人吃!是给我老母亲吃的。”药店老板一听大吃一惊,连连摇头说:“这药我不能赎给你,因为其中有味生石膏,一般用药量为几钱,而这药方上却开了足足半斤,要吃死人的!肯定是郎中先生开错了!”姚松根马上回答说:“不会的,我来时郎中先生关照一定要按药方的量赎。”药店老板还是不敢赎给他,并说:“小阿弟,你如一定要按药方量赎,你把药方先拿回去,让郎中先生在药方上盖个章或按个手印。”姚松根没办法,只好拿着药方赶紧回来找到黄公博。黄公博一听,二话没说,毫不犹豫摸出图章“噼噼啪啪”在药方上盖了几十个章,把小小的药方上盖满红印章,又按了好几个手印,让姚松根快去把药赎回来。

当姚松根再次来到药店,老板接过药方一看,苦笑着摇摇头,按药方的量赎给他。姚松根母亲吃了两帖药后,腹中响声如雷,肚子疼得直叫。姚松根急了,马上去问黄公博,黄公博听后笑笑说:“没事,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第三帖药吃下去后病就好了。”果然,姚的母亲吃下猛药,不久便康复了。

直言不讳

由于黄公博敢下猛药、重药,一般病人在他三次就诊后病情都能治愈。如三次就诊后病情还不见好转,或者继续加重,第四次看病他就会直言不讳地说:“病人要咪哩马啦了。”然后药方也不开,自己背起药箱就走人。黄公博所谓的“咪哩马啦”是指丧礼上为死人吹的哀乐。他的意思是这个病人没救了,要死的!

后来,黄公博的老师高志鹤病重,学生们都去探望老师。高志鹤自知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世,便对学生们说:“各位,你们给我把把脉,看看我是否还有救。”在场师兄弟们逐个为师父把脉,诊完脉,这个说:“师父请放心,您的病能治。”那个说:“我开张方子,吃后定能好转。”轮到黄公博,他认认真真为师父把了会儿脉说:“啊哟,师父,你的病是治不好了,三天后要咪哩马啦的。”高志鹤听后,便对在场的徒弟们说:“我行医几十年,自病自得知。看来我的徒弟中,只有黄公博是真出师了……”

三天后,平湖城内一代名医高志鹤果真仙逝了。

猜你喜欢
猛药高志行医
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资格认定
——以特殊时期非法行医案为视角
本期名家—高志祥
漫画中国历史之立志行医的华佗
欧洲会服下法国开的“猛药”吗(观察家)
壮阳酒里下“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