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2016-03-10 12:28言意文
科技视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关怀信仰马克思主义

言意文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41200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言意文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412001)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急速转型期,人们的观念习俗、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人们的物质欲望空前张扬,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与占有成为很多人成功与荣耀的标志。在物的过度追求中,人们逐渐丧失了精神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很多层面出现了精神信仰危机:道德层面,社会道德整体水平滑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淡忘,诚信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层面,黄赌毒回潮,各种违法犯罪问题层出不穷;精神层面,精神空虚、意义迷失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各类心理扭曲、精神疾病以及伤害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大学生中的诚信问题、道德问题、自杀、伤人、杀人事件尤其令人震惊。这些精神空虚,找不到自我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体现,许多学者称之为“信仰危机”,并将其归结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为什么”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呢?

作为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并不存在“危机”。要知道真理是自在的,并不会因人信仰与否而丧失其科学性与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信仰曾经安抚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人物以及无数仁人壮士和共产主义者的现实生命,使他们在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实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能够满足生命信仰需求的内在理性特质,而当前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只是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精神危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的危机。但是,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全民信仰为价值取向,那么它就必然要求在任何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都能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信仰需求,自然也应该给予当代大学生以终极的信仰关怀。这从而决定了我们可以将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信仰迷失归结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

马克思主义信仰既然具有满足人们信仰需求的内在品质,是科学的理性的信仰,又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那为什么当前大学生没有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获得满足而迷失了精神信仰呢?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呢?信仰不会自发生成,需要依靠教育的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精神信仰出了问题可以从教育上寻找原因和对策。我们要在内容上和方法上进行反思和创新,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向信仰,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摸索信仰传播和教育的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和功能。

1 重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生命关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人的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信仰。生命关怀教育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人的生命追求有现实性、理想性和超越性三重维度,马克思主义信仰也相应有这三重维度。“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维度,“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想维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超越性维度。从现实劳动到幸福生活再到终极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连接着人的现实生命。生命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思维和终身事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在热爱生命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并认同生命的独特性,挖掘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珍惜生命自然存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也要关注他人生命,在奉献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去创造生命的价值,并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客观世界、自身生命有限性的超越。

大学生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积极地去创造生命价值。要明确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享受人生,享受生命,更在于奉献。这样才是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大学生有着巨大潜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但受生命规律的特定时期限制,很多大学生的生命能量没得到激发和释放。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激活他们的思维和能量,唤醒他们的生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成长。

生命关怀教育要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理想人格能够对人产生强大的号召力,激励人突破现实人格,实现对理想人格信仰的追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想人格也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理想人格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理想境界,而最高理想人格境界的实现是与劳动和实践,与共产主义理想,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后,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人的潜能充分挖掘以及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发展。这就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甘于奉献,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能够在与自然、社会、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的和谐发展。

生命关怀教育要科学对待人生幸福。幸福是人生的永恒追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包含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物质幸福是基础,精神幸福比物质幸福更高层次,更为深刻持久;幸福也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包含在社会幸福之中,要在和谐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幸福要靠人的劳动与实践去实现。

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精髓,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以积极促进社会的整体的发展为实现自我幸福的前提,才能深刻领域。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

2.1 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行动导向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决定了我们在教育对象上,要注重个体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即要针对特殊个体开展专门化、独特性的法纪法规、生命价值教育,更要实实在在的关照全体学生,面向所有学生普及生命理念、健康意识,树立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在教育组织方式上,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授课式”教育,很难使学生形成关于生存、生命与生活的“身临其境”的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实现生命关怀,就必须贴近生活、以直观的体验初级大学生心灵,要以“情景化”为教育导向,突出“体验式”教育,将统一组织、行政命令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上,不能以单一依靠学校,而要以学校为主体,争取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家庭中给予情感支撑,社会保障规则制定、文化熏陶等。教育的时间也不能仅靠学校的阶段性、临时性教育,而要追求长久的人文关怀,体现生命关怀的延续性和扩展性。

2.2 突出生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任何教育的实现,都必须要有实践的基础和途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更非理论化的教育模式,而应着眼于实践,着眼于现在,立足现实、把握将来,要综合统筹和运用各类资源、载体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生命能量提升中升华生命信仰。

实践能力培养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在要求。而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是否充实多样,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职业性、实效性和生活化等为基本原则,拓展多种内容和途径,开展主题鲜明的校园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中领会生命关怀的精神实质,升华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学校各部门和组织要积极挖掘和把握多样化的实践契机,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引领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参与生产生活、志愿服务等,在实践中观察民生民情、社会现状、学会分析社会热点,学会处理矛盾冲突,积极服务社会发展等,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涵,自觉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提升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转化为现实生活能力,实现自身品质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3 创设平台,发挥广泛的福射效应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得到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多少。雷锋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们服务当中去。正确的价值取向来源于对人类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而正确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之中,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教育者要积极创设实践奉献的平台。当前高校中大力倡导德志愿者服务团队、社会实践部、爱心小分队等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活动、形式多样的帮扶救助活动,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的凝集力和向心力;通过大枣平台和载体,引导大学生实践奉献,激发生命活力,展现生命热情的。通过这些公共平台,可以增强福射、带动效应,在义务帮扶、敬老爱幼、走村串户、访贫济困等活动中,广大大学生们更加贴近生活,了解社会,直观体悟生命的真谛,促进了自身的健康全面发展,在服务奉献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

2.4 三维协同,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体系化、整体化和递进性。我国的教育,长期倾向于应试和成才创业,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生命人文关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实现生命关怀,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生命关怀教育机制,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三维协同教育职能,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有意识地形成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形成“家庭基础、学校推进、社会参与”的三方合力全方位支撑,在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内容上,家庭、学校、社会要保持一致、相互平衡、有序运转,共同探索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多层次、立体化的良性教育空间,帮助大学生形成的正确生命价值观生命意义观。

[1]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3(03).

[2]陈世润,虞新胜.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J].甘肃理论学刊,2004(4).

[3]谈宜彦.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J].理论前沿,2008(18).

[4]危琦,虞新胜.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J].求实,2006(12).

[5]柏铁山.生命教育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端[J].理论导报,2011(1).

[6]贾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7]张晓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责任编辑:朱丽娜]

言意文(1978.11—),女,湖南株洲人,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关怀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