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组中药饮片真伪鉴别

2016-03-10 00:47张杨红
光明中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真品灰白色伪品

张杨红



【方药纵横】

9组中药饮片真伪鉴别

张杨红

中药材取材广泛,无论是来源于同科、同属植物,还是来源于不同科、属的同一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都存在难以甄别、容易混淆的问题;此外,近年来的大规模种植以及加工工艺的差异,使得流入市场的中药饮片性状特征不稳定。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加工批次、不同的加工处理程序等都会引起同一品种中药饮片的特征产生差异、性状难以鉴别,现对常用9组外形相似中药饮片进行真伪鉴别。

饮片;真伪;鉴别

中药饮片是药材加工炮制后用于临床配方或制剂的药品。大量中药由于名称、外形、质地等相似,品种基源亲缘相近,使用部位相同等复杂原因极易造成混淆。而加工炮制后破坏了药材整体外形特征使识别更增难度。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取外观性状鉴别简捷易行,不受实验条件限制等特点,将常用易混饮片的主要性状特征进行比较区别,供同道参考[1]。

1 真品草豆蔻与伪品宽唇山姜

草豆蔻干燥种子团外观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且粘连紧密。种子卵圆状多角形,长3~5毫米,直径约3毫米,表面灰棕色,被一层白色透明的假种皮,背稍隆起,合点约在中央,种脐位于背侧面,种脊为一纵沟,经腹面至合点,破开后里面灰白色;闻之气味芳香,口尝味辛辣。

宽唇山姜种子团外观呈长圆球形,直径约2厘米,表面灰褐色,具明显的三条纵深沟,从顶面看,种子团呈三钝棱形,每瓣有种子约10粒,密集成团,种子长约5~8毫米,比真品略大,具微粒状突起。亦被质脆的假种皮,但种皮颜色呈深棕色;口尝也具辛辣味,但闻之无正品的芳香气味[2]。

2 真品桑白皮与伪品柘树皮

桑白皮外观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窄不一,厚度约1~5毫米,外表面淡黄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的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露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闻之微有豆腥气,口尝味甘微苦。

柘树皮外观与正品相似,但厚度较薄,多在1~2.5毫米左右,外表面多为灰白色,比较粗糙,有横向皱纹及颗粒状突起,有的还残留橙黄色的栓皮,内表面灰白色,有侧根痕穿孔;皮亦难折断,但折断的断面略带纤维性;闻之气微,无豆腥气味,口尝味微苦涩。

3 真品八角茴香与伪品莽草

八角茴香多由8个蓇葖果呈星芒状放射排列于中轴上,顶端钝尖而平直,上缘开裂,有较短的钩状弯曲果柄;种子为扁卵形,种皮红棕色或黄棕色;闻之香气浓郁,口尝先有点辣味,而后甜。

莽草由10~13个蓇葖果排列于中轴上,先端有一较长而向后弯曲的钩状果柄;种子虽也呈扁卵形,但种皮为褐黄色;闻之香气不浓,口尝先有酸味而后甜,不具有辛辣味。

4 真品白花蛇舌草与伪品蚤缀

白花蛇舌草为带根的干燥全草,扭缠成团状,表面灰绿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条,粗约2~4毫米,须根纤细,淡灰棕色;茎细高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央有白色髓部;叶子对生,具短柄或无柄,为狭长线形,革质,多破碎,极皱缩,易脱落;有托叶,长1~2毫米;花为叶腋单生,无柄或近于无柄,花萼筒状,4 裂,裂片边缘具短刺毛,花冠呈漏斗形;蒴果呈扁球形,室背开裂,花萼宿存,种子棕黄色,极细小;闻之气微,口尝味淡。

蚤缀全株有白色短柔毛,茎为簇生,稍铺散,下部平卧,上部直立;叶小为条形或圆卵形,长3~7毫米,宽2~3毫米,两面疏生柔毛,并有细乳头状腺点,无柄;聚伞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叶质,卵形,密生柔毛;花梗细,长0.6~1厘米,密生柔毛及腺毛;花瓣倒卵形,白色,全缘,无花萼宿存;蒴果卵形,呈 6 瓣裂开;种子肾形,淡褐色,密生小疣状突起;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微酸,后微甜。

5 真品车前子与伪品党参子

车前子外观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2毫米,宽1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细密网纹,种脐淡黄色,椭圆凹窝状;闻之无味,口嚼之无味带黏液性。

党参子外观呈卵圆形至椭圆形,长1~1.5毫米,宽约0.7毫米,比正品稍小,表面为黄棕色至棕褐色,无细密网纹;闻之虽亦气微,但嚼之味略苦,无黏液[3]。

6 真品大风子与伪品苦檀子

大风子外观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或多面形,稍有钝棱,长约1~2.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一端有明显的沟纹;大风子剖开后,内表面光滑呈浅黄色或黄棕色,种仁与种皮分离,种仁两瓣,灰白色,有油性,略呈蜡质,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气微,闻之无臭,口尝味淡。

苦檀子外观呈扁圆而略呈肾形,着生在荚果两端的种子,一面圆形,另一面平截,长约4厘米,厚约3厘米,表面为红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或带有灰白色的薄膜;苦檀子剖开后,子叶有2片,肥厚呈角质样,易纵裂。脐点位于凹陷处,周围有不规则的突起,使子叶纵裂而不平;闻之亦气微,但口尝之味淡而后带窜透性的麻舌感。

7 真品地榆与伪品隔山消

地榆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约8~13厘米,直径约0.5~2厘米。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有纵皱及横向裂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少数有圆柱状根茎,多数仅留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粉红色或淡黄色,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而伪品紫地榆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与皮部常分离,木部颜色较深,具粉性。第三,正品地榆闻之无甚气味,口尝味微苦涩。

隔山消多为不规则切片,切片长2~5厘米,宽1~1.5厘米,厚0.2~0.5厘米,表皮暗褐色,内皮紫色,多皱缩纹理,可见须根痕。切片的上下表面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与皮部常分离,木部颜色较深,具粉性;闻之气微,口尝只有苦味而不涩[4]。

8 真品白前与伪品白射干

白前根茎呈管状,细长有节,弯曲扭转而成团,有分枝,长 4~14 厘米,直径 2~4 毫米,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具细纵皱纹,节部膨大,节间长 1.5~4 厘米,顶端常残留灰绿色或紫棕色的地上茎;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中空或有膜质的髓。根细长弯曲,多数呈毛须状,常盘结成团,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有细纵皱,并具多数小须根,质脆,断面类白色;闻之气微,口尝味甜。

白射干根茎横生,呈不规则结节状。长 2~5 厘米,明显比真品短,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膜质鳞片,可见圆形的茎痕或残留的茎基。须根细长弯曲,下部多已折断,表面黄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疏生的细根,有时可见纤细的绒毛;质韧而硬,不易折断,断面为实心,中央有小木心,木心与外皮间为空隙或黄白色的皮层。闻之气微弱,口尝味淡微苦[5]。

9 真品鬼箭羽与伪品大果榆

鬼箭羽干燥枝条呈细长圆柱形,多分枝,长40~50厘米左右,直径0.4~1厘米,表面灰绿色,有纵皱纹,四面生有灰褐色片状翅,形似箭羽;枝坚硬而韧,难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粗纤维性,翅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暗红棕色,细颗粒性;闻之气微,口尝味苦涩。

大果榆其茎亦为圆柱形,但表面棕色,有不规则木栓质翅2~4列,为黄褐色或灰褐色,其脱落后痕迹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灰白色,年轮明显;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淡,无苦涩味。

3 讨论

本文每组饮片都有共同点,在此只列了其区别点,故性状特征是不完整的。有些中药饮片的识别不能仅以性状为依据,应结合理化等多种方法才能准确识别,本报道作为快速识别时参考。

[1]万淑芳.20组相似中药饮片性状区别[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3):75-77.

[2]韩德承.草豆蔻的真伪辨别[N].中国中医药报,2013-4-12(005).

[3]韩德承.识别真假车前子[N].中国中医药报,2012-9-7(005).

[4]韩德承.识别真假地榆[N].中国中医药报,2014-5-12(005).

[5]韩德承.识别真假白前[N].中国中医药报.2012-6-13(005)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铜仁 5543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0.054

1003-8914(2016)-20-3022-02

�玉勇

2016-06-02)

猜你喜欢
真品灰白色伪品
真品和赝品
地平线
玩收藏要培养对真品的“眼缘”和“感情”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不惧遥远的勇敢鸟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画错的恶龙
画错的捕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