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初生仔猪的寄养方式探讨

2016-03-10 10:55刘怀战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6期
关键词:探讨

刘怀战



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初生仔猪的寄养方式探讨

刘怀战

(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扎油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夏河747100)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切实解决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初生仔猪的寄养问题。本文就规模化养殖条件初生仔猪的寄养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不同寄养方式的操作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初生仔猪寄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促进初生仔猪成活率的提高,增加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提高有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初生仔猪;寄养方式;探讨

生猪养殖作为畜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殖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推进,生猪养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生猪的品种引进、繁殖新技术的应用、分段式饲养条件的改变,母猪的产仔数得到了全面的提高[1]。猪是一种多胎、杂食动物,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长白、约克猪的产仔数分别达到了12.5头和12.51头,最高的达到了12.8头,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在遇到产仔数大于14头的时节会随时出现,而母猪的有效哺乳乳头只有14个,产仔数多与有效哺乳乳头数小之间的矛盾,导致母猪产出仔猪较多时,多产出的仔猪成为了养殖户的“鸡肋”,初生仔猪的哺乳问题成为了影响养猪效益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为进一步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切实解决规模化养殖条件下初生仔猪的寄养问题。本文就规模化养殖条件初生仔猪的寄养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不同寄养方式的操作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初生仔猪寄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促进初生仔猪成活率的提高,增加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提高有一定的技术参考。

1 现阶段初生仔猪采用的寄养方法

现阶段,初生仔猪的哺乳寄养方式主要有非生母猪寄养法、人工哺乳法两种方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其操作方法如下。

1.1非生母猪寄养法

即通过出生日龄相近的母猪进行寄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又有直接寄养和交叉寄养。但不论是直接寄养还是交叉寄养,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1.1仔猪的出生日龄必须相近

在出生日龄的掌握上,一般控制在相差3 d以内,且亲生母猪和代养母猪的生产日期越接近越好。两窝仔猪出生日龄之间相差时间过大,仔猪强弱分布不均,且仔猪哺乳奶头已固定,造成争夺奶头现象严重,引起寄养不成功。

1.1.2必须保证初乳的摄入

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和无机盐类,具有促进胎粪排除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仔猪寄养前应保证被寄养仔猪初乳的摄入,以利于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1.1.3遵循寄强不寄弱的原则

在寄养前对哺乳母猪的抚育能力和性情进行评估,对于性情暴躁、不温顺的哺乳母猪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哺乳;不能寄养患病仔猪,以免传播疾病[2]。对初生重大、体质强的仔猪进行寄养,对于初生重小、弱的仔猪由亲生母猪哺乳。

1.1.4注重母仔气味的相同

通过在寄养的仔猪身上涂抹代养母猪的尿液,或在全群仔猪身上洒上气味相同的液体(如来苏儿等)以掩盖仔猪的异味,减少母猪对寄养仔猪的排斥[3]。

1.1.5加强寄养后奶头的固定

在仔猪寄养后要加强对被寄养仔猪奶头的固定,每哺乳一次人工辅助固定一次,通过经过2 d~3 d即可完成奶头的固定,防止仔猪寄养后奶头没固定,造成无法哺乳,导致寄养失败仔猪死亡。

1.2人工哺乳法

人工哺乳法是指采用人工奶源如牛乳、羊乳等乳制品,用奶瓶进行人工哺喂的方法。其操作简便,奶源丰富、不受母猪的限制,在生产实践中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2.1保证初乳的摄入是前提

初乳是仔畜不可所缺的物质,对于以后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人工哺乳寄养时在保证吃上初乳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出现仔猪的胎粪不下。

1.2.2掌握适宜的温度

在人工哺乳时乳品的温度应掌握在36 ℃左右,防止温度过低造成仔猪腹泻、过高烫伤仔猪口腔黏膜引起拒食。

1.2.3注重哺乳器具的消毒对于哺乳仔猪的奶瓶、奶头在使用前后应进行高温蒸煮消毒,防止在奶瓶内残留的乳汁异常发酵引起仔猪的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2 不同初生仔猪寄养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非生寄养法和人工哺乳寄养法在养猪实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优缺点,权衡考虑,非亲生寄养法和人工哺乳法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各有所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哺乳母猪的选择上

非亲生寄养法对于哺乳母猪的选择程度较高,尤其是在母猪的哺乳能力、性情温顺程度和出生间隔时间上,且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去辅助完成;而人工哺乳法相对而言操作简单,耗费人力不大,简便易行,但是体现实际寄养效果上往往不能与非亲生寄养法相比。

2.2对于仔猪消化技能的促进上

非亲生寄养法通常优于人工哺乳法,这是因为外源性乳制品的乳蛋白、乳脂肪颗粒的大小程度与母猪乳汁的乳蛋白、乳脂肪颗粒存在着差异,造成仔猪摄入后,大颗粒的乳蛋白、乳脂肪不能被吸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

2.3在耗费人力情况上

人工哺乳在寄养前期需要进行人工辅助仔猪进行乳胶奶头吮吸,仔猪会吮吸后只需按时定量完成寄养仔猪的哺乳即可,寄养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小,饲养操作轻松方便;而非亲生寄养需要饲养人员盯住进行仔猪的人工辅助哺乳,防止哺乳母猪咬伤、挤伤压坏仔猪,耗费的人力较大,需要饲养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3 初生仔猪寄养过程中关键的技术点

为切实提高哺乳仔猪的寄养成活率,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应因地制宜的采用非亲生寄养或人工哺乳的寄养方式,推广应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全面促进养猪效益的增加。重点掌握以下关键技术点。

3.1注重哺乳母猪的选择

寄养的成功与否,哺乳母猪的选择是关键,因此的采用非亲生寄养法时要注重哺乳母猪的选择,在与被寄养仔猪出生日期差距不大的基础上从母猪的泌乳性能、性情温顺程度、年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是否适合非亲生寄养。对于有恶癖、年龄大行动迟缓、有效哺乳奶头数少的母猪坚决不予寄养,防止造成寄养仔猪的咬伤、踩伤和压实,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加强寄养过程的饲养管理

对于哺乳母猪寄养仔猪后所哺乳的仔猪数量大,因此要加大哺乳母猪日粮的营养浓度,优化日粮配方,在饲喂过程中添加嫩的苜蓿草等青绿多汁的饲料,促进乳汁的分泌[4]。对于仔猪要勤观察、早处理,发现在寄养过程中仔猪吃不到奶或是争夺乳头现象严重的要采取分批哺乳法,即将体格小、非亲生的仔猪先哺乳,吃到中途后再将其他的仔猪放出共同哺乳,人为地控制寄养仔猪的哺乳量,均衡全群仔猪的哺乳,有效的控制仔猪整齐度。

3.3应用早期断奶技术

寄养的仔猪在哺乳7 d左右时进行诱食,逐步减少哺乳次数,实现早期断奶,减轻对母猪的营养消耗,促进母猪产后生产技能的恢复。对于仔猪在断乳后可采取离母不离仔的方式,将母猪赶下产床,仔猪在产床上饲养,一直到保育期,减轻饲养环境的改变对仔猪的影响,防止造成应激引起仔猪的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3.4探索采用“非亲生寄养+人工哺乳”的寄养模式

即在哺乳母猪的产仔床上设置固定式多奶嘴组喂奶器,在完成哺乳母猪的寄养前期的适应后,在日后随着仔猪的长大哺乳母猪的泌乳量不能保证所哺乳仔猪的需要时,可在产床的仔猪保温箱外侧采取悬挂固定式多奶嘴组喂奶器的方式进行仔猪的辅助哺乳,保证仔猪生长期间的营养需要。对于无合适的哺乳母猪的可采用人工定时哺乳技术,在产床的仔猪保温箱外侧悬挂固定式多奶嘴组喂奶器,在舔奶口加入适量的乳品,人工辅助仔猪进行哺乳,连续定时哺乳3 d使仔猪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度过适应期后,可大大的减轻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根据仔猪的生产情况随时在喂奶器中添加辅食,促进顺利度过哺乳期,实现有效断奶。

参考文献:(4篇,略)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6-0073-02

猜你喜欢
探讨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