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救子,拜登为啥这么“穷”?

2016-03-10 08:09孙兴杰
时代人物 2016年2期
关键词:参议员拜登奥巴马

孙兴杰

私人生活与公职生涯必须厘清一条牢固的边界,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原则,更是构建一个包容性社会的基石。

最近,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接受CNN采访时透露,在为儿子博·拜登治疗癌症期间,曾打算出售自己的住房以筹集医疗费。而奥巴马则表示可以向自己的搭档借钱,以保住这套房子。

这样的新闻似乎令人唏嘘,当今世界最强大国家的“二把手”居然如此窘迫,然而,这是一个现代社会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身居高位者未必大富大贵。否则,拜登这样自称为最穷酸的参议员也不能在美国政坛“基业常青”。

拜登所担心的是儿子从特拉华州总检察长任上退下来之后,就没有了工资收入,所以,拜登才萌生了卖房子的念头。不错,博·拜登也是很有政治前途的新星,即便如此,也不会享有特权,这也可以看出美国医疗制度的特性,至少保留着比较浓的市场化的色彩,即便有权者,也没有特权。拜登因为丧子之痛,而最终选择退出总统竞选,也宣告自己将退出几十年的选举政治生活。当2017年新的副总统上任之后,拜登将回归自己的“常人生活”。

拜登所透露的消息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于这不是普通人之间的借钱,而是总统向副总统伸出援手,这一场景一下子消解了人们对于高级政治的神秘感,原来他们也跟普通人一样,在吃饭聊天的时候会谈及借钱的问题。即便总统或者副总统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生活,曾经有心理学家写过《病夫治国》,还原了美国总统们真实的心理狀态与生活。奥巴马和拜登的“哥们情谊”,也让人们感受到了“纸牌屋”里面的人情味。中国人常说,家国情怀,国家与家庭是分不开的,放眼望去,好的政治必然与和谐的家庭生活伦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终归是众人之事,如果掌权者完全不是“常人”,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那他又怎么懂得黎民百姓的忧虑和需要呢?

拜登为了给儿子治病要卖房子,他当然能够体会到美国中下层家庭在遭遇财务危机的时候的焦虑与痛苦。掌权者的家庭生活并没有因为权力而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样,权力才不会被私有化,血缘纽带才不会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输送带,也就是政治学家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所论述的法治精神的产生。

拜登从1972年担任参议员以来,在政坛上打拼几十年,最终身居副总统的位子,但看看他申报的财产,就知道他的确是个困窘的副总统,算是工薪阶层的一员,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那么看重儿子的工资。

说起来,拜登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波折,在他当选为参议员的那一年,妻子和女儿死于车祸,而拜登一人承 担了抚养两个儿子的责任。家庭是拜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儿子是自己的救赎。一个良治社会里,家庭依然是最重要的情感纽带,拜登的舔犊之情至少展 现了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切面。

奥巴马愿意借钱给拜登,手握重权也不能变现,私人生活与公职生涯必须厘清一条牢固的边界,这也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原则,更是构建一个包容性社会的基石。如果就像非洲某些国家元首通过购买“定向”彩票可以发大财,难以想象总统会“借钱”给自己的手下。借钱而不是恩赐,这似乎可以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迈入现代政治的一种风向标。

回顾美国的历史可以看到,穷酸的总统也不稀罕,穷困潦倒的总 统也是存在的。即便比较有钱的奥巴马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自己的畅销书而赚钱,卸任之后,奥巴马的回忆录估计可以大赚一笔,当然,拜登也可以写写回忆录。其实,美国公职人员很难大富,有些人到了中年之后,就要转到企业等私营机构,因为他们要为自己的儿女赚学费。升官与发财似乎是两条平行线,处于同一根线上的奥巴马与拜登,也就只能“借钱”了。

猜你喜欢
参议员拜登奥巴马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职
美国参议员伯尔疫情期间抛售股票行为剖析
美国参议员伯尔疫情期间抛售股票行为剖析
“拜登”献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
延安时期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生活论略
33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