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发生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2016-03-11 01:09
关键词:拉康性欲弗洛伊德

郭 婵 丽



自我的发生
——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郭 婵 丽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只有当自我被赋予性欲力之对象的含义时,自我发生问题才得以显现,并获得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它不仅关涉自我概念本身的澄清,更关乎自恋理论的合法性。弗洛伊德最终并未成功运用认同机制完成对自我之发生的阐释。这一遗留的缺口成为拉康进入精神分析的入口。他通过提出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阐释了个体如何借助镜像并运用认同机制建构自我,进而在欲望层面上深刻揭示出自我的本质。

自我 发生 镜像阶段 认同 欲望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漫长而庞杂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自我(ego)概念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研究初始到第二地形学说提出之前,主要将自我这一概念在自恋理论中作为自恋的投注对象来研究;后一阶段则主要将自我并入其后期重要的第二地形学说中,作为人格的三个构成要素之一,即它我(id)、自我和超我(super-ego)。暂且不说弗洛伊德自我理论前后期的不同(甚至矛盾之处),我们发现弗洛伊德在自我发生问题上其实遭遇了某种理论困境;而号称“法国的弗洛伊德”的拉康则通过提出其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解决了这一难题,不过又留下了另一个难题。

一、自我的发生——弗洛伊德的困境

在弗洛伊德所开辟的精神分析学的全新境域中,自我概念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理论系统的提出而被修整、推翻、重构,因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通常认为, 弗洛伊德在1915年左右提出的自恋理论和1920年左右开创的第二地形学说中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更清晰的规定,并使其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弗洛伊德似乎并未意图对自我概念的各种含义进行彻底整合以便赋予这一概念纯粹单一的规定,相反,他保留了自我概念的含混性和丰富性。对此,后来的研究者或致力于梳理并批评其含义的含混*尚·拉普朗虚(Jean Laplanche) 和让-柏腾·彭大历斯(J.-B. Pontalis)的《精神分析辞典》(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1973)中对于自我(Ich, ego, moi)一词以及相关词条诸如自我欲力(Ich triebe, ego instinct, pulsion du moi)、自我力比多(Ich libido, ego-libido, libido du moi)、自恋(Narzissmus, narcissism, narcissisme)等的解释,较全面地展示了弗洛伊德自我理论中存在的矛盾。;或试图就其不同含义进行严格明确的区分,以澄清其含混*例如拉·霍谢傅柯(La Rochefoucauld)创造了一个术语(le moi de l'amour-propre)来专指弗洛伊德所谈论的受自恋力比多投注的自我,以之与第二地形学说中人格的构成因素之一的自我相区别;哈特曼 (Hartman)主张区分自我和自身(self),认为前者作为一精神系统与其他精神结构相关,后者则指弗洛伊德在力比多投注上设置的与对象对立的自我。。我们主要在保留自我概念丰富含义的前提下,重点阐明自我的发生问题如何随着自我含义的变化而被提出,以及该问题在其理论中的必要性。

从研究初期到第一地形学说提出(1914年以前)期间,弗洛伊德主要集中于从经济论和动力论的角度来谈论自我在整个精神装置中的功能和作用。譬如在《科学心理学大纲》(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 1887—1902)中,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主要起禁止作用的功能性机构。自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欲力(Trieb, drive, pulsion)对提供满足的对象的记忆图像进行过度贯注”*Jean Laplanche and J.B.Pontalis.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New York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 1973: 134.。自我之所以具有禁止的功能并不因为它自身具有内在的能力。自我更像是承载欲力的容器,自我仅仅通过受到欲力的持续投注而具有能力,得以抑制原过程,禁止欲力对幻觉的过度投注。自我只是欲力的代理,从本质上来说,自我的抑制机制是欲力自身对自身的抑制。因此,欲力使得自我得以可能,也可以说自我就是欲力的代名词。

直到他对欲力对象的问题进行研究时,自我发生问题的必要性才得以凸显。在《性学三论》(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1905)中,弗洛伊德具体讨论了欲力的对象、目的、能量等,并强调了欲力对象的重要性。因为欲力作为一种能量必须借助于对象才能达到消除身体紧张状态的目的。根据欲力所朝向之对象的不同性质可以将欲力区分为需求和欲望,前者是生理性的,后者是精神性的。1910—1915年间,弗洛伊德继续对欲力对象进行研究,又进一步提出了第一欲力理论,在精神性欲力的范围内把自我欲力和性欲力的二元对立作为基本的精神冲突:“以促进性欲和获取性快感为目的的欲力和那些以个体的自我保存为目的的自我-欲力之间具有毋庸置疑的对立。”*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SE), Vol. XI. The Psycho-Analytic View of Psychogenic Disturbance of Vision(1910).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74: 214—215.但自我欲力和性欲力的二元对立随着自恋理论的提出而被一组新的对立替代了。在自恋理论中,弗洛伊德假设了在性欲力运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能量即力比多,并根据力比多投注对象的不同建立起一组新的对立:对象力比多和自我力比多。最终,自我作为性欲力所投注的对象而被规定。

对于自恋理论来说,作为性欲力对象的自我何以可能的问题究竟重要性为何? 1911年,弗洛伊德在施雷贝尔(Schreber)的病例中提出,自恋是介于自体情欲和对象爱恋之间的性演化阶段。自体情欲和自恋的区别在于,在前一阶段中,与性欲力相关联的是破碎的、部分的对象;在自恋阶段中,自我作为一个统一体而成为性欲力的对象。因此,作为统一体的自我是自恋得以可能的前提。作为统一体的自我何以可能的问题就成为弗洛伊德构建自恋理论时必须阐明的前提,是关涉自恋理论自身合法性的问题。弗洛伊德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自恋导论》提到:“为了使自恋发生,必须有某种东西——一种新的心理作用——加诸自体情欲之上。”*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SE), Vol. XI. The Psycho-Analytic View of Psychogenic Disturbance of Vision(1910).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74: 214—215.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新的心理作用是认同(identification)的心理机制,并且使得自我得以发生的认同是源初认同。认同首先触及的问题是认同什么,即认同的对象。弗洛伊德尤其强调认同对象的特征,如在对男同性恋的病例分析中,他认为男子以母亲为原型并与之认同,这种认同的影响如此深刻以至改变了他的性特征;忧郁症患者则表现为对失落对象的认同,而这种对令其痛苦的对象的认同将导致并加剧对待自我的负面情绪,等等。认同对象及其特征有可能带来自我的特质和属性上的深刻改变,这在自我发生和建构时尤其如此。也就是说,自我的本质完全由对象以及在与对象的关系中被勾勒出来。因此,首先要追问的核心问题就是个体以何为对象构成了自我?而对象问题暗含的前提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区分,即首先说明了个体如何区分内部与外部,它如何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才可能进一步讨论个体与外部世界的认同问题。

弗洛伊德把个体作为有知觉的、接受刺激的有机体,认为个体通过感受到在本质上有根本区别的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从而发现了内部与外部的区别:“让我们把自己想象为几乎无助的有机体,在世界上毫无目标,其神经物质接受着刺激。这个有机体将很快能做出首次区分和定向。一方面,它将意识到可通过肌肉运动而逃避的刺激,这些刺激归于外部世界的。另一方面,它还会意识到另一种刺激,它与这一运动相对抗,使其失效,这种刺激的特征是恒定压力的持续,这些刺激是内部世界的符号,欲力需要的证明。因此作为知觉体的有机体从其肌肉运动的功效性上,发现外在和内在的基本区分。”*Sigmund Freud. SE Vol. XIV, Instincts and their Vicissitudes (1915).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57: 119.个体不仅通过刺激区分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更为了满足一种心理需要而主动地利用了外部世界。这种心理需要就是自我保护欲力。个体在早期借助外部对象得以处理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引起的不快。一方面,个体将带来快感的那部分对象投射到内部,从而形成快感自我,外在世界因此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带来快感的,它们被个体不断地向内投射;另一部分则由于引起不快被个体排斥并视为外在世界,并体验为仇恨。另一方面,自我又将产生不快的那一部分内在欲力刺激投射到外部世界,使得自我与快乐相一致,外在世界则与不快一致。

然而,尽管弗洛伊德论述了个体如何建立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区分,却并未进一步阐明自我究竟以何为对象建构了作为统一体的自我。弗洛伊德在关于男同性恋、抑郁症等的案例分析中曾阐明了这些次级认同,即自我已然形成后再通过与特定他人的认同而产生的人格方面的变化;但他并未阐明关于自我的源初认同,这是他的自恋理论的一大缺憾。

二、我即他人——拉康的解决之道

弗洛伊德关于自我何以可能问题的悬而未决,成为拉康构建自身学说的契机。回到弗洛伊德,回到他所曾面临的困境,拉康由此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

1936年6月拉康首次以“镜像阶段”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根据伊丽莎白·卢迪内斯科(Elisabeth Roudinesco)的描述,此次演讲的内容包含了“主体和我、自身的身体……身体的图像、复本的图像和镜像等”*Emile Jalley. Freud Wallon Lacan L’enfant au miroir. Paris : E.P.E.L, 1998: 26.等若干部分。该文稿中的重要部分可在1938年发表于《法国百科全书》(l’Encyclopédie Française)中关于家庭情结的文本中找到*Jacques Lacan. Propos sur la causalité psychique (1950), repris dans les Ecrit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66: 184—185.。在1937年关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玛丽·波拿巴(Marie Bonaparte)的会议上,拉康在发言中对镜像阶段进行了简洁的定义:“在谈到‘镜像阶段’时,我试图向国际大会阐释的是这种自恋的表象。这个表象解释了人的身体的统一性;为何它必须显示出这一统一性?显然是因为人对分裂的威胁感到极其痛苦。”*Elisabeth Roudinesco, Jacques Lacan. Esquisse d’une vie, histoire d’un système de pensée. Paris : Fayard, 1993: 157.1949年在苏黎世举行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大会上拉康做了题为“镜像阶段:作为‘我’的功能的形成——正如我们在精神分析的实践中揭示的那样”的演讲,这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有关镜像阶段的文本。1961年,拉康引入了一个光学模型以对镜像阶段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此模型涉及理想自我、自我的理想、作为缺失符号的菲勒斯的功能、父亲的名字等在后期为拉康所关注的概念,牵涉到其拓扑模型中三界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的问题。

拉康关于镜像阶段的理论也受到相关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在过往的心理学研究中,镜像已非一个新鲜的话题,达尔文(Darwin)、普瑞尔(Preyer)、科勒(Köhler)、纪尧姆(Guillaume)、 瓦隆(Wallon)等人都有相关研究,其中瓦隆被认为“首先将观察材料纳入一个理论框架中从而超越了前人的解释”*Emile Jalley. Freud Wallon Lacan L’enfant au miroir.Paris:E.P.E.L,1998: 122.。 瓦隆对拉康的影响最深。扎佐(Zazzo)曾这样评价:“在他的1938年的文章(即《法国百科全书》中的关于家庭情结的文本)中我们重新发现了瓦隆的重要概念和表达:感觉三模式的辩证法、在身体图式中本体感受的重要地位、功能的提前被赋予的重要性、在镜中对自己辩识表现出从图像到符号的通达。这一切都如此相似,当然是以精神分析学的视角……至少在初期拉康的思想是弗洛伊德式的瓦隆主义。”*R. Zazzo. Psychologie et Marxisme. Paris: Denöel-Gonthier, 1975: 174.伊丽莎白·卢迪内斯科(1986)、埃莉·拉格伦-莎莉文(1986)等人也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拉康为什么选择从镜像理论出发,或者说,镜像的优越性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式赋予了个体以统一性;第二,唯有通过与镜像的认同,作为性欲力对象的自我才得以可能。镜像阶段充分揭示出了自我的本质何以是对象,何以是欲望之对象。

在前镜像阶段,即出生后到六个月左右的这段时间,婴儿还只能看到“破碎的躯体”(corps morcelé),而不能形成完整统一的像。“破碎的躯体”这一概念在弗洛伊德那里已有相关描述。他提到:“在性满足还与营养的获取相关联的最初阶段,性欲力有一个在孩子身体之外的对象即母亲的乳房。”*Sigmund Freud. SE Vol. VII, A Case of Hysteria, Three Essays on Sexuality and Other Works (1901-1905).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under the General Editorship of James Strache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53: 181.母亲的乳房是性欲力最重要的早期对象,但对婴儿而言,它还是单独的、分离的,即他还不能将这个部分对象归并到母亲这个统一体的形象中去。英国精神分析师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也认同弗洛伊德,认为母亲乳房是婴儿的第一个对象,认为“好的客体”和“坏的客体”的这种模式就是婴儿在处理母亲的乳房带来的心理冲突时建立起来的,目的是避免对于同一客体的冲突情感,起到一个自我防御的作用,但它们的原型都是母亲的乳房。拉康基本认同了克莱茵的这种解释,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强调“破碎的躯体”可以“防御内部的迫害”*Jacques Lacan. Écrits. Paris: Edition du Seuil,1966: 97,94.。但他与克莱茵又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克莱茵的解释中,我们看不到弗洛伊德赋予母亲乳房的意象的重要意义,他只把它看作是消除饥饿感和满足生理需求的对象,这样一来,这一意象实际上是可替代和可克服的;而当弗洛伊德将之视为性欲力的对象时,它是不可替代的和不可克服的,并且将持续地对个体产生深刻影响,儿童吮吸母亲的乳房成为了所有恋爱关系的原型。拉康抓住了弗洛伊德的要义,在他看来,从前镜像阶段到镜像阶段并非一个后者替代、整合前者的心理发育过程。这些早期的“破碎的躯体”之像并不会因为镜像的出现而消失;相反,它们作为原始意象深埋在无意识之中。

那么,镜像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拉康这样说:“镜像的运动和镜中反射的环境的关系,这一虚构的复合体和它所复制的真实——他自己的身体、他人以及周围的对象——之间的关系。”*Jacques Lacan. Écrits. Paris: Edition du Seuil,1966: 97,94.这是一种与母亲的乳房、自身身体之关联完全不同的关系。因为与镜像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控制自如的假象,儿童立即将镜像认同为自我,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力比多的摇摆(bascule)*Jacques Lacan. Le Séminaire de Jacques Lacan, livre I, Les Ecrits Techniques de Freud 1953-1954, Texte établi par Jacques-Alain Miller.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75: 192,192.作用。个体所认同的“镜像的形式的像”,实际上仅仅是一种空的形式的状态(l’état de forme vide)。*Jacques Lacan. Le Séminaire de Jacques Lacan, livre I, Les Ecrits Techniques de Freud 1953-1954, Texte établi par Jacques-Alain Miller.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75: 192,192.这一认同就是将力比多投注到这个像上,这是一个发出的过程;接着力比多又有一个回撤的过程,这时这个像会随着力比多的回撤被随之放置到机体的内部,这一形式在人类心理中建立起了外部(au-dehors)和内部(au-dedans)的联系。这是一种与镜像的交换。通过这种交换,个体获得的就是这样一种空的形式,它使得个体认为自己是一个躯体(corps),一个躯体的空的形式。但这种空的形式的意义在于,它给主体提供了一种形体的统一性,从而避免分裂和破碎之像的威胁带来的痛苦;或者说,儿童如此急切地渴望借助镜像来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有界限的从而与外部区分开来的内部领域,以幻想自身的自主性和对外部的支配性。

镜像阶段是欲望的发源地,而只有在欲望的层面上,作为对象的自我才出现。我们发现,拉康的说法和弗洛伊德略有不同。在弗洛伊德那里,只有自我作为性欲力的对象时,才有自我发生的问题。拉康用“欲望”替代了弗洛伊德的“性欲力”。拉康的欲望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亚历山大·科热夫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影响,尤其是科热夫对黑格尔的欲望(Begierde)概念所做的极富创造性的阐释带给他的启发,使得他在对欲望的使用上更为自如。在科热夫看来,欲望是一个空(emptiness)、一个无(nothingness),但绝非纯粹的、消极的无;相反,它是一个渴望获得内容、渴望被内容所填充并通过占据、取代这个充实的内容而填充自身的无。欲望是一种内在动力,它引发人的行动,一种否定(negating)的行动,目的在于否定、毁灭或转换被给予物;并通过这种转换,转换他自身,进而创造了他自身。这就意味着,个体必须超越生物欲望:“为了自我意识存在……依据黑格尔,只有当欲望不是朝向被给予物的存在,而是非存在时,它才是可能的。”*Alexandre Kojève.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Edited by Raymond Queneau, Allan Bloom, James H. Nichol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36, 39—40.这里的非存在,也就是另一个欲望,另一个虚空,另一个“我”。于是欲望实际上就成了如何获得他人认可的欲望。拉康基本认同和接受了科热夫的这一思考理路。

在拉康看来,镜像阶段正是这种欲望的发源地,个体在与镜像的关系中将镜像想象为他人并把镜像所给予他的反馈想象为对其情绪的承认,最终虚构出自我—对象(镜像)的关系。由此拉康反复强调,镜像阶段并不仅仅是心理学家们所划定的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而是一个不可克服的、始终存在的人类心理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自我的本质:“镜像阶段不单只是发展阶段的一个时刻,它也具有典范的功能,因为它揭示了主体及其作为自我原型的像之间的关系。”*Jacques Lacan. Le Séminaire de Jacques Lacan, livre I, Les Ecrits Techniques de Freud 1953-1954. Texte établi par Jacques-Alain Miller. Paris: Edition du Seuil, 1975: 88.那么,这样的结构和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将其概括为本质为méconnaissance*méconnaissance有不知、不了解、误认等含义,鉴于拉康在使用该词时所赋予的丰富而微妙的意义,英译者都未作翻译而保留其法文形式,本文也作相同处理。的认同。

“认同” (identification)是镜像阶段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拉康认为可以把镜像阶段理解为“认同”,但同时强调这是在赋予这个词以充分意义的基础上来理解的。*Jacques Lacan. Écrits. Paris: Edition du Seuil, 1966: 94.认同的充分意义是什么?除了通过与镜像的认同个体得以构成一个具有统一性的自我之外,这个被拉康形容为洋葱般的认同在其层层包裹之中隐藏着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拉康所暗示的认同的丰富含义正蕴涵在méconnaissance一词之中。我们可以在拉康对méconnaissance和ignorance(无知)做出的区分中更好地来理解该词的含义:“méconnaissance不是无知。méconnaissance表现为某种主体与之相联系的既肯定又否定的结构。因此没有相关的知识它就无法被构想。如果主体能够méconnatre某种东西,他显然知道相关的东西产生了作用。显然在其méconnaissance背后有某种知识让他去méconnatre。”*Jacques Lacan. Le Séminaire de Jacques Lacan, livre I, Les Ecrits Techniques de Freud 1953-1954. Texte établi par Jacques-Alain Miller. Paris: Edition du Seuil, 1975: 190.由此可见,méconnaissance不是单纯的不知,它是辩证的。作为一个否定的概念,它并不是否定“有”的“无”;恰恰相反,它证明了有某物存在。méconnatre作为一个动词,它是主体发出的一个动作,但这个动作不是直接指示某个对象的在场,而是力图掩盖或抹去某个对象,但该对象就在这个适得其反的动作中被揭示出来。进一步说,méconnaissance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佐证了无意识的存在。拉康认为弗洛伊德的“矢口否认”(Verneinung) 就是méconnaissance的典型表现:当患者想要表达其被压抑的愿望或欲望时,往往却以否认或不承认的方式来表达。而通过对口误、笔误等矢口否认的行为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意识的断裂处,无意识浮现了出来。*可参考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第156—157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méconnaissance作为自我心理的基本结构,在自我发生的过程中业已形成。在镜像阶段,me-connaissance(自我认识)可以说就是méconnaissance。具体地说就是,一方面,没有镜像的出现和想象的认同,自我无法想象自己;另一方面,自我由于镜像的自主性或自如性而与镜像进行了认同,这一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误认(méconnaissance):自我不知(méconnatre)镜像是一个异己的他人,从而也不知(méconnatre)诞生自镜像之上的自我本身根本上只是一个他人,而误认了(méconnatre)作为他人的镜像就是自我的原型。

总之,自我在镜像阶段诞生了,但这一自我发生论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严重后果,那就是,自我从一开始就是异化的,自我根本上是一个他人。换言之,拉康虽然解决了弗洛伊德留下的难题,却又留下了另一个难题。

【责任编辑:于尚艳】

2016-03-29

B565

A

1000-5455(2016)06-0074-05

郭婵丽,四川井研人,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拉康性欲弗洛伊德
性欲到底是什么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男人性欲强烈也是病吗?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