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老年人活动义齿使用情况和口腔保健意识的调查

2016-03-11 02:41李骋陈稳王如意乔鑫印思琪王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修复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老年调查

李骋 陈稳 王如意 乔鑫 印思琪 王剑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西口腔医院修复科(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



成都市老年人活动义齿使用情况和口腔保健意识的调查

李骋 陈稳 王如意 乔鑫 印思琪 王剑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西口腔医院修复科(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了解活动义齿戴用后义齿功能行使情况、戴用者的口腔清洁情况、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以针对性地进行口腔教育及让医院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方法对成都市162名戴用活动义齿的60~9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式调查并对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2名被调查者中,每天刷牙2次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占82.7%,39.5%的佩戴者采用竖刷法,但定期洁牙和使用过牙线者仅分别为1.9%和7.4%,现有活动义齿使用的平均年限为7.14年,57.4%的佩戴者表示义齿损坏之后才会更换,义齿佩戴后53.7%的老年人未复诊过,96.3%的佩戴者未受到过医院回访服务。结论活动义齿为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口腔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活动义齿;老年;口腔卫生;调查

活动义齿包括全口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是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黏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及基托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13.26%,而四川的老龄化程度为10.95%。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65~74岁组平均失牙高达11.3颗,无牙颌率高达6.82%。活动义齿由于适应证广泛、价格低廉、易于取戴,成为了治疗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最常规的修复方法。因此了解老年人活动义齿的使用情况及其口腔保健意识,并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可为义齿的制作提供建议以及对维护口腔健康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为成都市戴用活动义齿且年龄为60~9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成都市文化公园、新华公园、望江公园、华西校区公园、浣花溪公园、人民公园所有戴有义齿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公园为老年人的聚集地,且选取公园在成都市一、二、三环均有分布,作为调查地点所得结果,能一定程度上反应生活能自理的健康成都市老年人的义齿情况。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有效率81.0%。其中男性93人,女性69人;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者60岁,平均年龄72.24岁。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下,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偶遇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分为4部分。第1部分为基础情况,即年龄、性别、收入等;第2部分为活动义齿使用情况,即是否嵌塞、是否稳固、对说话是否有影响等;第3部分为清洁情况,即牙刷更换频率、洁牙频率、是否使用牙线等;第4部分为修复更换情况,即复诊频率、义齿更换频率、影响复诊更换原因等。问题为单、多项选择,当场发放、当场作答、当场收回。调查者无法自行填写时由调查者询问、代填完成。所有调查人员均事先进行了检查方法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培训,培训后均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达到0.7以上。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经济收入1 000元以下的8人,1 000~6 000元144人,6 000元以上10人,分别占4.9%、88.9%、6.2%;未接受过教育的占25人,小学学历24人,中学(中专)73人,大学(大专)及以上40人,分别占15.4%、14.8%、45.1%、24.7%;子女未接受过教育的占0人,小学学历3人,中学(中专)53人,大学(大专)及以上106人,分别占0%、1.9%、32.7%、65.4%;安装义齿有陪同59人,无陪同103人,分别占36.4%、63.6%;不良修复体7人,局部可摘义齿124人,全口义齿31人,分别占4.3%、76.5%、19.1%;安装地点为路边摊子11人,私人诊所59人,公立医院92人,分别占6.8%、36.4%、56.8%。

2.2 活动义齿使用情况

162份有效问卷中,舒适度调查有32人表示十分不适,占19.8%;46人偶有不适,占28.4%;84人表示十分舒适,占51.9%。稳固性调查35人表示义齿松动脱落,占21.6%;127人认为义齿稳固,占78.4%。佩戴时间调查显示9人很少佩戴,占5.6%;8人仅进食时佩戴,占4.9%;91人除睡眠外均佩戴义齿,占56.2%;54人整天佩戴,占33.3%。外观满意度调查显示4人很不满意,占2.5%;61人认为外观一般,占37.7%;97人很满意,占59.9%。68人认为义齿无食物嵌塞,占42.0%;94人认为有食物嵌塞,占58.0%。47人反应咀嚼无力,占29.0%;115人认为咀嚼效率高,占71.0%。136人认为佩戴活动义齿对说话无影响,占84.0%;26人认为有影响,占16.0%。13人认为义齿取戴困难,占8.0%,149人认为取戴容易,占92%。129人认为使用活动义齿后无异味,占79.6%;33人认为有异味,占20.4%。12人认为活动义齿清洁困难,占7.4%;150人认为容易清洁,占92.6%。90人活动义齿佩戴了5年及以下,占55.6%;47人佩戴了6~10年,占29.0%;25人10年以上,占15.4%。133人认为目前佩戴的义齿不需要更换,占82.1%,29人认为义齿需要更换,占17.9%。在有超过一副义齿的68位老年人中,有39人义齿更换原因为义齿损坏,占57.4%;30人为佩戴不适,占44.1%;2人更换原因为义齿丢失,占2.9%;2人更换原因为医生建议,占2.9%(注:多选)。162位老年人中33人价格昂贵为不更换原因,占20.4%;13人认为更换麻烦,占8.0%;116人原因为义齿还可继续使用,占71.6%。

2.3口腔清洁情况

162份有效问卷中,清洁方式调查有2人选择盐水,占1.2%;23人选择清水,占14.2%;121人选择普通牙膏牙刷,占74.7%;20人选择义齿清洁剂,占12.3%(注:多选)。刷牙次数调查有3人几乎不刷牙,占1.9%;25人平均每天1次,占15.4%;66人平均每天2次,占40.7%;68人平均每天3次及以上,占42.0%。刷牙方法调查26人采用横刷法,占16.0%;64人采用竖刷法,占39.5%;72人刷牙方法不规则,占44.4%。125人从不洁牙,占77.2%;9人表示进行过几次牙周基础治疗,但非定期,占5.6%;25人表示医生建议洁牙便去,占15.4%;3人6~9个月一次定期洁牙,占1.9%。150人不使用牙线,占92.6%;12人使用牙线,占7.4%。

2.4复诊回访情况

162份有效问卷中87人表示没有复诊过,占53.7%,23人表示上次复诊时间为上次安装义齿期间,占14.2%;25人上次复诊时间为1年及以上,占15.4%;27人上次复诊时间为1年以内,占16.7%。12人表示未定期复诊原因为挂号费贵,占7.4%。24人表示未定期复诊原因为复诊麻烦,占14.8%;126认为无需复诊,占77.8%。关于合适的复诊间隔,20人表示不愿复诊,占12.3%;11人认为义齿使用刚开始的几个月,占6.8%;111人认为不适时复诊,占68.5%;20人认为定期复诊间隔可为1年及以上,占12.3%。156人表示安装义齿后医院无回访,占96.3%;6人表示医院有回访,占3.7%。

2.5相关因素分析

活动义齿的安装地点与子女学历及有无陪同有相关性(P<0.05);老年人自觉义齿是否需要更换与义齿有无嵌塞及取戴是否容易有相关性(P<0.05);老年人采用的刷牙方法与安装地点及义齿有无嵌塞有相关性(P<0.05);是否使用牙线与老年人的学历及对义齿的外观满意程度有相关性(P<0.05);上次复诊时间与老年人学历有相关性(P<0.05)。

3 讨论

3.1社会环境与个体差异

经济收入在1 000~6 000之间的成都老人占88.9%,有6.8%的老人选择去路边摊子安装义齿,有4.3%的不良修复体存在。研究表明,不良修复体会造成牙槽黏膜创伤、出血、余留牙松动、恶性变,合并间隙感染等危害。不良修复体强度差、脆性大、气泡多、易变色,不但不能恢复咀嚼功能,还给牙周组织和口内软组织造成不良刺激,形成医源性疾患。老人的子女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仅占1.9%,说明其文化程度还是较好的,但老人安装义齿时无人陪同的比例仍占到了63.6%,说明子女对义齿安装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建议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时,注意关注对子女的教育,加强家庭性教育。

经相关度检验得到,与子女学历及有无陪同有关,在子女学历较高及有陪同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是主要的选择。学历与上次复诊时间相关,学历高的老年人复诊意识较好。牙线使用与学历及外观满意程度有关,学历高的老年人更多地使用牙线且使用牙线的老年人对自己的义齿外观更加满意。

3.2义齿使用情况及满意度

本次调查中,21.6%的老人表示义齿松动脱落。并且经相关度检验得到,老年人自觉义齿是否需要更换与有无嵌塞及取戴是否容易有关,活动义齿使用中无嵌塞及取代容易的老年人更多地表示目前自觉义齿还不需要更换。以往研究表明,咬合关系、基托边缘伸展、人工后牙排列是影响活动义齿固位的重要因素。在不妨碍周围组织功能活动的前提下基托应充分伸展,并有适宜的厚度和形态,以达到良好的固位;人工后牙排列应尽量靠近牙槽嵴顶,这样义齿在受到咬合力时才不会以牙槽嵴顶为支点产生翘动。在咀嚼方面,29%的老年人自觉咀嚼无力,义齿下沉常造成牙槽黏膜压痛和基牙损伤,进而导致患者不敢用力咀嚼甚至不戴用义齿。义齿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 面磨耗折裂、金属支架变形等情况,并且牙槽嵴在不断地变化,若不及时复查修理,很难保持良好的咀嚼效率。

调查显示,老年人总体上对义齿的外观满意度还是较高的。有59.9%的老年人表示对外观很满意,仅有2.5%的人表示很不满意,有37.7%的老年人认为一般。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义齿颜色和卡环外露。所以设计义齿时应尽量避免说话时卡环外露,若条件允许,可设计隐型义齿、采用美观卡环、改变义齿就位道、设计旋转戴入式可摘义齿[1-2]。

关于义齿戴用的时间,56.2%的老人表示除睡眠外戴用,而33.3%的老人表示整天戴用。实际上,义齿的清洁应在刷牙时、每餐后取下刷洗干净,然后再戴入口腔。晚间为了使义齿承托区的黏膜得到充分的休息,应将义齿取下用牙膏或肥皂刷洗干净泡入凉水中,避免用开水烫和药物浸泡,如条件许可每天应用牙托净刷洗一次。义齿戴用5年左右即使没有出现美观下降折断和疼痛等问题,但因口腔组织的改变、义齿磨耗、支架变形和塑料老化等问题,均需及时更换义齿,而本次调查的义齿的平均使用年限为7.14年,义齿使用时间6~10年的老年人占到29.0%,10年以上使用者占15.4%,而表示只有当义齿损坏或佩戴不适时才会更换义齿的老年人分别占57.4%和44.1%,可见老年人对于义齿使用时间及何时应该更换的知识认识不足。

3.3口腔卫生措施

活动义齿材料具有多孔性与吸水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极易被细菌黏附,滋生菌斑,导致许多口腔疾病的发生[3]。义齿的清洁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性和化学性的清洁方法。机械性清洁对去除义齿表面的沉积物和牙石效果较好,但对菌斑,尤其是成熟的菌斑清除能力有限[4],化学性清洁方法对菌斑微生物拥有彻底的杀灭作用,效率高、磨耗低,但长期使用之后会影响义齿的色泽、弹性、气味等物理化学性质[5]。因此为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应考虑将物理清洁和化学清洁结合使用。义齿经牙刷刷洗后放入义齿清洁剂中浸泡,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义齿性口炎的患病率和义齿性口炎的严重程度,是清洁义齿的最佳方法。本次调查中,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占82.7%,使用义齿清洁剂、普通牙膏牙刷、清水浸泡、盐水浸泡的分别占12.3%、74.7%、14.2%、1.2%,义齿清洁剂使用者较少可能与老年人认知程度及清洁剂市场占有率有关。清水浸泡不能达到有效去除菌斑、沉积物及结石的目的,盐水浸泡不但不能达到清洁的目的反而会义齿造成损害,应加强教育普及。并且,经过相关度分析,刷牙方法与安装地点及义齿有无嵌塞有关,在公立医院安装义齿的老年人刷牙方法更为正确,正确的刷牙方式能使嵌塞更少地发生。活动义齿戴用者义齿的邻接面多发龋齿,为弥补刷牙的不足,去除基牙邻面和龈沟内的软垢及菌斑,正确使用牙线十分必要。而此次调查中92.6%的义齿戴用者并不使用牙线,大多数甚至从未听说过牙线,说明相关口腔保健宣传教育缺乏。洁治术能有效去除牙石、菌斑、色素,减轻牙龈炎症,降低患龋率。但调查发现有77.2%的老年人从未进行过洁治术,仅有1.9%的人表示会定期洁牙,有15.4%的人表示如果医生建议了就进行洁治术。可见大多数人对定期洁牙知识缺乏了解,而洁治术对预防口腔疾病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口腔医务工作者应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洁治术的宣传和指导。

3.4义齿修复更换及复诊情况

调查显示,53.7%的老年人戴用活动义齿后未复诊过,92.6%的人认为复诊麻烦或无需复诊,且仅有12.3%的人认为可以1年以上的间隔定期复诊。可见大多数老年人对定期复查认识不足,初戴可摘义齿2~3 d内,针对痛点和咬合不适等问题进行调改固然重要,但义齿修复后定期复查更为重要。定期复查可对义齿存在问题进行修理,保持良好的咀嚼效率,并通过医生对义齿的使用进行指导,可保证佩戴者良好的口腔环境和延长义齿使用寿命。至于回访,有96.3%戴用活动义齿的老年人表示医院并未进行过回访。医患之间良好的联系及医生的指导,能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义齿使用及口腔护理方法,从而保证义齿的正确的日常护理,提升舒适度,确保使用者口腔健康。

4 参考文献

[1] Suh JS,Billy EJ.Rotational pa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 conservative esthetic treatment option for the edentulous mandibular anterior region: a case report[J].J Esthet Restor Dent,2008,20(2): 98-107.

[2] Carreiro Ada F,Machado AL,Giampaolo ET,et al.Dual path: a concept to improve the esthetic replacement of missing anterior teeth with a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J].J Prosthodont,2008,17(7):586-590.

[3] Nikawa H,Iwanaga H,Hamada T,et al.Effects of denture cleansers on direct soft denture lining materials[J].J Prosthet Dent,1994,72(6):657-662.

[4] Mah TF,O’Toole GA.Mechanisms of biofilm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 agents[J].Trends Microbiol,2001,9(1):34-39.

[5] Peracini A,Davi LR,de Queiroz Ribeiro N,et al.Effect of denture cleansers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eat-polymerized acrylic resin[J].J Prosthodont Res,2010,54(2):78-83.

(本文编辑骆筱秋)

Survey on elderly people in Chengdu about the effect of using removable denture and the knowledge of usage and hygiene

Li Cheng,Chen Wen,Wang Ruyi,Qiao Xin,Yin Siqi,Wang Ji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s,Dept.of Prosthodontics,West China Hospital of Stomatolog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removable denture usage and oral hygiene knowledge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Chengdu,China.Data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elderly people to enhance their oral health and for hospitals to improve their services after delivering dentures.MethodsThe data obtained from 162 senior participan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Among the 162 elderly participants,82.7% brush their teeth at least twice a day,39.5% vertically brush their teeth,1.9% perform scaling periodically,and 7.4% use dental floss.The average longevity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was 7.14 years.Among the participants,57.4% believed that dentures should be changed only when they were broken,approximately 53.7% never participated in a follow-up visit,and 3.7% received a telephone follow-up from their dentists.ConclusionKnowledge on the usage of removable denture and maintenance of oral hygiene should be improved to enhance the utilization of removable denture.

[Key words]removable denture;aged;oral hygiene;survey

[收稿日期]2016-01-02;[修回日期]2016-02-23

[作者简介]李骋,硕士,Email:licheng_scu_hxkq@163.com

[通信作者]王剑,副教授,博士,Email:fero@scu.edu.cn

[中图分类号]R 782

[文献标志码]A[doi] 10.7518/gjkq.2016.03.008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老年调查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