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简论

2016-03-11 06:09蒋红星湖南省林业厅湖南长沙410004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森林文化

蒋红星 (湖南省林业厅, 湖南 长沙 410004)

森林文化简论

蒋红星
(湖南省林业厅, 湖南 长沙 410004)

森林文化体系与生态、产业体系并列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在广泛涉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森林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森林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开启生态思想,有8种文化形态和4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弘扬森林文化的基本途径。

森林; 文化; 文明

人类文明在森林中开启。人类文明活动不断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森林的知识、信念、艺术、伦理、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这就是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是森林的理念、思想和灵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森林文化传承人类文明

1.1森林与人类进化

人类溯源森林始。森林是地球生命发展的高级阶段。之前,生命经过漫长的化学进化和生物进化过程。因为森林的发育,地球成为广阔无垠宇宙中的一片绿洲,为人类生存和进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1.2森林与人类文明发展

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文明。人类社会早期,陆地森林面积达80亿km2,人类生存完全依赖森林。在农耕文化之前,是漫长、艰辛的采集文化也就是森林文化阶段,那时,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体是森林背景和森林产品,学会使用木器和林火是人类文化的最初形态。传说,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有巢氏生,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淮南子》描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虫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植五谷,相土地所宜,燥湿肥硗高下。”“神农氏兴,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耕,揉木为耒。”“黄帝轩辕氏拔山通道,制宫室,制弓矢,造舟车。”学会经济林木等农作物的种植,是农耕文明区别于原始文明的主要标志。在农业社会,原产森林的“五谷”、“五果”、“五蔬”、“五畜”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物,竹子、木片成为文化传播工具。在工业化时代,森林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资源,林业是广阔林区的经济支柱。后工业化阶段,森林既是社会的保障性资源,又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人文性需求。森林与人类文明的另一种关系则是,森林的破坏往往带来文明的衰落,如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的衰落,无一不与森林消失有直接关系[1-4]。

1.3木竹与人类文明传承

木器被认为是人类制作的第一件工具。马克思论证人类使用工具的进化顺序,是“由粗木棍和打制得很粗笨的石器过渡到弓箭,过渡到制造石斧,过渡到骨器,最后过渡到应用金属。”就是说,首先是木制工具的使用,使人类从猿群中脱颖而出。《庄子·外物》曰:“木与木相摩则然(燃)。”因为钻木取火,人类历史进入新的阶段。而木巢的出现,人类由游牧转向定居,实质性地摆脱了动物界。进入文明时代,木简、竹简是最早的书写材料,东汉蔡伦发明以树皮等原料造纸,标志着人类文明步入成熟。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木炭、木质器具、木竹工艺、木构建筑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如木炭是二战以前世界各地的主要能源。以榫卵为结构的木构建筑是我国历代建筑的主干,商代的宫殿全部由木柱、梁、檩等木件构成,汉代的未央宫、唐代的大明宫、明清的北京故宫等,均以木构架为骨干[5-9]。今天,木材依然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1.4森林与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文字。从汉字的结构及载体演变,可清晰地看到森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汉字的基本笔画是横、竖、撇、折、点,客观对应物就是树木,分别抽象于树干的横放、树干的直立、树冠的侧向、枝干的分叉、一棵种子或一朵花。许多汉字的构成与森林相关[10-12]。如“人”字形同树冠,“木”字是人住在干栏式房屋内,简、篇、纂、籍、簿等与书籍有关的字、词以“竹”为字头。以“鸟”为造字构件或偏旁部首的文字很多。在甲骨文里,汉字有木、草、竹等字。从木简、竹简进步到纸媒质,原材料离不开树木。以枣木为材料,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雕版木刻,元代的王祯发明木刻活字。可以说,森林材料塑造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1.5森林与人类社会发展

构成现代森林主体的人工林,以及层出不穷、美观漂亮的木材等林产品,属于森林技术性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结晶。森林培育从种子、幼苗、幼林、中林到成熟林等生长过程,从造林、培育到采伐利用等生产环节,包含着采种、育苗、植树、抚育、防火、防病、防虫、采伐、采摘、采割、加工等实用技术,还包含着相关法律法规、森林计划、森林利用习惯等,这些技术、制度、习惯的形成,经历了千锤百炼,凝结了无数人心血,每一点进步都使森林生产力提升和价值拓展。此外,山岳、荒野、树木、花卉、动物等森林资源,是人们的认知和审美对象。不断开发的药用动植物,保护人类健康。森林动植物的驯化成功,既是自然选择和人口流动及文化传播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事件。森林从来就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兴衰。

2 森林为生态思想之源

2.1森林与古代荒诞文化

古代荒诞的森林神话文化,记录了人类的知识积累与思想进步的轨迹。一些森林生物由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早期神话中的生命本源。如枫树是苗族图腾崇拜的“神树”,苗族先民认为,天地万物都起源于枫木,人类始祖姜央由白枫所生。榕树是壮族先民图腾树种。栗树是纳西族先民图腾树种。闽越人认为自己是蛇的后代。古希腊神话中,山林水泽是阿瑞托萨女神的化身。神话传说产生森林崇拜。《礼记·祭法》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地位,纷纷通过祭祀山川,实现神化王权、威弱服远、教化百姓等政治目的。如《尚书·虞书·尧典》载:“舜经考绩三年,正月初一摄政,二月即先岱宗,继南岳,西岳,十一月初一至北岳;燔柴祭天与望祀山川,同时,巡守考察诸侯政绩职守。”唐玄宗、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统治者把五岳看作“三公”,江河淮济四大川看作诸侯,其他一些山川看作伯子男爵,将其作为接天通地、国土完整、江山永固、国运绵长的象征,赋予浓厚的人文意义[13-14]。

2.2森林与宗教

热爱森林,敬畏生命,是所有伟大宗教告诉人们的道理。在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教义里,都有大量语录。佛教开创的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等四大名山,以及道教的10大洞天、36小洞天、72福地,都是森林精华之地。就是说,森林为宗教思想形成提供参照物和修行场所。

2.3森林与古代哲学思想

森林自古是人们研究思考的对象,许多生态学说由来于思想家参悟森林智慧的成果。如我国的八卦以天、地、山、泽、雷、风、水、火等八种符号概括天地万物。阴阳说中,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树有“阴木”“阳木”等概念。五行说里,把木与水、火、金、土等基本自然因素并列,认为世界处于这五种物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孔子的“仁与天命”、孟子的“仁民爱物”、荀子的“节流开源”、老子的“回归自然”、庄子的“人与天”、玄学的“性即自然”、张载的“民胞物与” 、程颢的“天地万物一体”、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王阳明的“良知与自然”等学说及《易传》、《中庸》、《道德经》、《齐物论》等自然哲学著作,都从森林物象中汲取了智慧。中国人基本行为模式的“中庸之道”认为互补、互动、互易的整体是世界真相,恰恰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本来面目。管仲提出“草木殖成,国之富也”;“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百年之计,莫若树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以及孟子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等森林哲学思想,直接来源于森林经营之道[15-17]。

2.4森林与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模式标本。

2.4.1 和谐局面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而和谐是森林的基本属性。森林总是以生命与其生存环境展现出协同关系,形成和谐局面。在复杂、多样的森林图景中,内含着依赖、共生、妥协、制约、竞争、对立,和而不同,和实生物。这些,为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思路。

2.4.2 井然秩序 森林里花开花落,叶落归根,生物本身、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永远处于循环中,森林与环境之间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服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这种开放系统和循环再生,维持了森林的秩序,是所有自然或人工的生态系统进化必须遵循的规则,为人类合理构建经济系统提供了蓝本。

2.4.3 动态平衡 森林时刻处于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生物体的自我更新、调节和修复,依靠自然选择会趋向平衡;森林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内部诸要素的协调会达到均衡分布、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主要依靠生物的生命力、生物的多样和食物链(网)的复杂来维持。但是,这种平衡有“阀值”,有限定,一旦平衡被破坏,限额被突破,就会引发生态灾害。这要求人们必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认识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有节制地、与环境友好地谋求自身发展。

3 森林文化内涵丰富多彩

浩淼的森林世界,悠久的人类文明,共同构建起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森林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人们生活各个领域,或积淀于木质器具、木竹工艺、木构建筑等载体上,或融入民间习俗、风土人情和宗教礼仪中,或表现在文字、音乐、诗词、书法和绘画中,或散落在历代随笔、游记、方志等典籍内,体现出尊重、热爱、保护和利用森林的精神价值,形成特殊的生活方式,经久流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18-19]。归纳起来,森林文化主要有8种形态和5种表现方式。

3.1森林文化主要形态

3.1.1 山水文化 森林以山水为基调,山水通常是森林的同义词。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人的山水情怀,是从山水中得到幽静、平和、豁达的精神慰藉,是学习山水一样厚德载物的品德。魏晋南北朝时代,山水诗出现。隋唐以后,以植物为主要题材的山水画、花鸟画不断发展。山水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题材。山水画,凸显的是森林的背景和氛围;花鸟画,在细节上凸显森林生物的形态和色彩。画家将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植物之姿态有机结合,浓缩于笔端,画“胸中丘壑”,抒人生情怀。中国画多以松、竹、梅为题材,《青松图》、《松鹤延年》、《梅花》、《竹》等为大众所熟悉[20-21]。

3.1.2 树文化 树木是森林的基本物质产品,其遗世独立的风姿,显露出宁静的神秘,唤醒了沉睡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安祥。在古代,人们把自己及家族的命运与树木连在一起。我国的许多姓氏来源于树木。春秋时代,以坚守周礼“坐怀不乱”著称的鲁国大夫展禽,食邑封在“柳下”,人称“柳下惠”,其后衍化出一个“柳”姓。杨姓也来自柳树。柏姓来自柏树。许多地名也来源于树木。如樟树湾、松树坳、杉树湾等村名在南方十分常见。许多树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影响。如《诗·小雅·小弁》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也皆缘于树。那些生命力强的长寿树种如松、柏、樟、榕、银杏等,往往作为乡村风水树。尤其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被人们称为“活文物”,誉为“凝固的诗,活动的画”,传递着世间的风云变幻和人间沧桑,成为森林文化的坚实印记。在乡村村落宅基、坟园墓地以及祠堂寺观等地,普遍都营造了风水林。那些树姿优美或叶、花、果美观的树种,常种植庭院作为观赏树。杨、柳、红豆树、红豆杉、杉木、楠木等用材树种,板栗、枣树、荔枝、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当代,许多地方将某些自然分布广泛,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深受市民喜爱的树种确定为市树,作为城市的名片。如北京市树为国槐、侧柏,上海市树为白玉兰,等等。

3.1.3 花文化 花卉是森林里色彩最为鲜艳、形态最为娇丽的植物,是最引人注目的物质,是人们的重要审美对象。花卉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有国花,地方有省花、市花甚至县花,代表着当地自然风貌,反映历史文化内涵。如长沙市花为杜鹃,香港市花为洋紫荆;黑龙江省花为玫瑰、丁香花,江苏省花为茉莉花、芍药;美国国花为山楂、玫瑰;俄罗斯国花为向日葵,等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在各个朝代特别是太平盛世,花卉产品琳琅满目,花事活动接连不断,花卉文学艺术作品纷纷问世。如唐朝牡丹花开之时,长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日本人将樱花、富士山、东京塔一起视为国家象征,每逢樱花盛开之时,举家出门赏樱成为习俗。在不同的国家,花卉都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称为“花语”。如我国的花语有:红玫瑰——纯洁的爱,白玫瑰——尊敬和崇高,粉红玫瑰——初恋,黄玫瑰——道歉,勿忘我——永恒的爱,蝴蝶兰——我爱你,茉莉花——优美,等等。

3.1.4 竹文化 史学家陈寅格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中国有约500种竹子,遍布南北。竹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分别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和“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竹具有坚、韧、柔、直、抗压、抗拉、耐腐等多方面的特性,直可作立柱,架可作横梁,劈可作屋瓦,磨平能铺地板,是理想的建筑材料。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形成风尚。竹林、竹材、竹席、竹笋、竹韵、竹笔、竹纸、竹诗、竹画、竹笛、竹楼、竹筷、竹酒、竹笠、竹工艺品等丰富的物质和文化产品自成体系。竹文化涉及到文学、艺术、建筑、园林等宽广领域。历代文化名士爱竹成癖者多,如苏东坡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句。江西崇义、江西宜丰、湖南桃江、安徽广德、贵州赤水、广东广宁、福建顺昌、福建建瓯、浙江临安和浙江安吉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十大竹子之乡”。

3.1.5 茶文化 东方的茶文化与西方的乳文化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饮食文化。茶为中国“国饮”。茶在中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栽培历史悠久,艺茶技术精湛,是传统产业和出口商品。相传,茶由炎帝神农发现,饮茶之风从唐代开始盛行民间。宋代时,茶成为百姓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和“琴棋书画烟酒茶”之一。民间茶文化现象包罗万象,包括采茶、茶艺、茶礼、茶诗、茶画、茶戏、茶联等,如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一种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的仪式。茶与宗教的渊源甚深。饮茶是佛教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茶”有“茶堂”,有“茶头”,有“施茶僧”,有“奠茶”仪式。佛教用语中有“茶禅一味”,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时需要静心息虑体味,两者都重在主体感受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品茶议道为道教习俗,所谓以茶为礼,以茶为供,以茶修炼,以茶养生,品茗议道,饮茶达悟。茶文化似浅实深,韵味无穷。

3.1.6 园林文化 园林起始于人类对森林的热爱。我国园林建设历史悠久,古典园林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为主体。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宗教园林依山傍水,树老林深;私家园林布局精巧,实用典雅。现代公共园林采用几何线条分割空间,宏观大方,功能实用。但无论何种园林,最高境界均是模仿山林,以树木花草、山水、建筑为主要元素,建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景。

3.1.7 动物文化 动物展示生命在荒野上自由的状态,表现出斑斓色彩美、各异形态美和一整套生存智慧美,呈现生命的本然和它们对自然生态的适应性。长期以来,人们既敬畏和崇拜动物,又亲近和依赖动物。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用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代表十二生肖,饲养猪、鸡、鱼作为主要食物,驯养牛、马、狗为生产生活助手。传统文化里以鹤、龟等象征吉祥,与动物相关的成语、谜语、谚语和诗词数不胜数。儒家主张不杀生,倡导“时禁”和“节用”,佛家有“不杀生”的戒律。当代,大熊猫被作为“国宝”,是联系各国人民的和平使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推选国鸟作为标志性象征。如美国国鸟为白头海雕,德国国鸟为白鹳,等等。

3.1.8 森林旅游文化 在森林环境中进行登山、游览、观光、游憩、狩猎、健身等旅游活动,达到调节身心、陶冶情操的效果,是近代社会流行的文化现象。美国每年参加森林旅游的人数达20亿人次,人们把平均收入的1/8用在森林旅游上。德国提出“森林向全民开放”的口号,每年的森林旅游者近10亿人次。森林旅游能给人造成生理上的舒适感,审美感觉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部感官的介入,人们能体会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享受。尤其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神秘、丰富、复杂,是人类最后的乐园。

3.2森林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

每种森林文化形态都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既有特殊性,又有共通性。

3.2.1 文化象征 当森林生物、景观特点与民族文化特性有某种共性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其作为民族的性格或文化象征。如枫树是加拿大的象征。桉树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橄榄树是和平、不朽的象征。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就成为自然界强盛生命力的象征。梅、兰、竹、菊是君子的象征。桃、李、枣代表生殖旺盛。鹤代表圣洁高雅。凤凰鸟代表吉祥和谐。鸽子象征和平。雄鹰象征勇猛和力量,等等。

3.2.2 植树习俗 植树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习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许多国家还将其提升为公民法定义务。我国很早就有植树风俗。《周礼》曰:“二十五为社,各树其土所宜木。”“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各其社与野。”先秦时代有墓地种树的风俗,规定了天子种松,诸侯种柏的等级制度。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北洋政府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79年,根据邓小平提议,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决定,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我国《森林法》也明确公民有植树义务,并就保护森林作了具体规定。事实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植树节和保护森林的法律,如2月1日为西班牙植树节,8月9日为巴基斯坦植树节,等等。在葡萄牙,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一个完人,一生要做三件事:生个孩子、写本书,种棵树。一生中如果没有栽棵树的话,就像没有后代,没留传世之作一样不完美。英国威尔士的植树传统是,生一个孩子,就用孩子的名字种下一棵树。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当代植树有时甚至具有政治意义。如肯尼亚环境保护部的女部长玛塔伊带领妇女在非洲栽下3000万棵树,领导了“绿色运动”,获得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由植树还延伸了“抱树”等爱树行为。1973年4月,印度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巴胡甘娜发动妇女采用甘地非暴力运动的方式,抱住大树集体阻挡伐木行为,迫使印度政府承诺在15年内禁止伐木,从而保护了喜马拉雅山区5000 km2的森林。 “抱树运动”也成为环境正义运动的典型代表。

3.2.3 文学艺术 森林是文字创作的温床和抒情对象,描述森林及动植物的文艺作品体现在各种体裁之中。一是森林诗词。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里,《卫风·淇奥》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记载淇河流域(今河南北部)有竹林。《小雅·斯干》载“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表明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今天的秦岭地区有茂盛的竹林和松林。许多森林诗脍炙人口,经久流传。如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刘禹锡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李白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等等。二是山水画和花鸟画。水墨山水画名家王维、李成、董源、米芾、原济、吴昌硕、齐白石的山水画,达到了“浑厚华滋”和“刚健婀娜”的境界。现代画家黄宾虹说:“画分十三科,以山水为上;山水画尤以水墨画为上。”好的山水画,勾绘出一种深远意境,给人以崇高精神的启示。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边鸾的《花竹禽石图》和文同的墨竹画、宋代崔白的《梅竹雪禽图》、赵子固的《兰竹图》、明代戴进的《菊花卷》、清代华岩的《锦鸡竹菊图》、郑板桥的《兰竹图》、吴昌硕的《梅花蒲石图》,等等,都是传世名作。三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魅力之源在于森林等自然物的象形传神。汉代书法家蔡邕就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以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若云若雾,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好的书法作品,都是“横”如千里阵云,“竖”如悬针垂露,“点”如高峰坠石,“撇”如陆断犀象,“捺”如劈浪雷奔。四是散文。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沈括的《梦溪笔谈》、徐霞客的游记等都有大量的有关森林树木的描述。此外,语言、小说、雕塑、园林、歌赋、民歌、舞蹈、楹联等体裁或艺术表现形式,都把森林作为常见的关注对象。

3.2.4 工艺美术 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是以竹木为基本材料制作的乐器。《礼乐》记载:“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木竹质软、木质化程度又高,是木竹工艺的绝佳材料,最常见的有木雕、根雕、椰雕、竹编、竹刻、木刻、草编、柳编、木俑、盆景、插花等。

3.2.5 森林经营制度与技术 森林经营制度包括计划制度、利用习惯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我国著名的林学古籍包括汉代汜胜之著《汜胜之书》,戴凯之著《竹谱》,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宋代陈翥《桐谱》,元俞宗本《种树书》,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徐光启《农政全书》,等等。林谚、歇后语或是林业生产实践的技术总结,或直接取材于植物景象,有文学意味,语言简洁明快。如林谚“北山种杉,北山种竹”,“树有三窝鸟,害虫长不了”等,歇后语 “大树林中的一片叶——有你不多,没你不少。”“柳树的屁股——坐下来就生根儿。”“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等等。

4 弘扬新时代的森林文化

当今社会,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5年,中央提出“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为新五化;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时代赋予林业重大使命。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繁荣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相对于林业生态、产业体系而言,我国森林文化建设一直是“短板”。森林文化尽管有零散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也少有地方将其列入林业工作内容,对森林文化的漠视,直接造成森林这一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社会认知度不高,这一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其产业体系总体弱质,并引起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22-25]。因此,要大力繁荣森林文化,使其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林业实力的重要因素。

4.1探索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森林文化体系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森林文化形态及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学者们的解释见仁见智。国家要将森林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开展森林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深入研究,提炼精神价值,架构起学界认同的森林文化学科体系。要认真吸收人类文明传统中的森林文化精华,创新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相协调的森林文化体系,增强森林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唤醒广大民众对森林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4.2大力发展现代林业

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繁荣森林文化体系的源头活水。我国林业改革整体滞后,生产力低下,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产品和木材严重短缺,迫切需要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提升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切实增强生态产品和林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森林文化的繁荣过程。

4.3努力增强森林文化发展活力

要加大森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森林文化主题创作活动,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森林文艺作品。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广大群众认知森林的窗口。要加强森林文化载体建设,抢救和保护森林古村落、古山寨和古树名木,建设一批森林博物馆、科普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发挥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载体的文化功能,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要开展森林文化创建活动,培育植树节、爱鸟周等文化品牌,推进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尊重森林、热爱森林、善待森林的良好风尚。

[1] 蒋红星.自然活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 苏祖荣,苏孝同.森林与文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3] 廖福霖.生态文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4] 叶功富,洪志猛.城市森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蒙培元.人与自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刘锡诚,游琪.山岳与象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 街顺宝.绿色象征—文化的植物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9] 王正平.环境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 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11] 刘一星.木质材料环境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2] 郑小贤,刘东兰. 森林文化论[J].林业资源管理,1999(5):19-21.

[13] 郑小贤.森林经营与森林文化[J].中国林业教育,2000(2):18-20.

[14] 但新球.农耕时期的森林文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2):60-64.

[15] 张喆,王成,郄光发,等.深圳市森林生态文化内容与特色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6,136(1):64-68.

[16] 陈应发.老子是生态文明的先驱[J].林业经济,2014,36(12):12-16.

[17] 林坚.生态文化哲学智慧[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1):55-58.

[18] 蒋红星.森林:美丽中国的基本元素[J].中国林业,2014,811(9下):44-45.

[19] 罗攀柱,翁明秀,陈自力.茶油文化与茶油消费特征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1):124-128.

[20] 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意象中的故园情结[J].中国城市林业,2007,5(2):47-49.

[21] 周光明,左正明,汪亮.《三石园》的文化底蕴 [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4):47-48.

[22] 章建文.浅论城市森林文化与建设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6-118.

[23] 张福寿.森林文化,一个推动林业建设的新杠杆 [J].生态文化,2007(1):26-27.

[24] 李世东,颜容.中国竹文化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0.

[25] 谢慧.森林旅游:生机勃勃的绿色产业 [N].经济日报,2010-08-09.

Analysisonforestcultureconnotation

JIANG Hongxing

(Forestry Department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4, China)

Forest culture system is a large system as same as forest ecology system and forest industry system. Based on the correlative references, the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forest culture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forest culture inherits human civilization and opens ecological thought. Forest culture has eight culture types and four manifestations, and its formation has objective necessities. Then the basic approach to carry forward forest culture is presented.

forest; culture; civilization

2016-03-28

G 112

A

1003 — 5710(2016)03 — 0121 — 07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6. 03. 024

(文字编校:张 珉)

猜你喜欢
森林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哈Q森林
哈Q森林
迷失在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