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与治理效益探究

2016-03-11 23:43孟宪茹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孟宪茹

(彰武县水利局,辽宁 彰武 123200)



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与治理效益探究

孟宪茹

(彰武县水利局,辽宁 彰武 123200)

摘要:特殊的资源条件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彰武县的水土保持治理对保护下游水质、生态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彰武县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使之在生态效益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增强;在社会效益上,为林业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生态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经济效益上,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加速农村产业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同时对辽宁西部水源涵养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实现彰武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建设模式;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

1基本概况

彰武县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部,东连康平、法库两县,南接新民市,西隔绕阳河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相邻,北依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总面积3 641 km2。彰武县辖8个镇、16个乡,16个社区居委会,18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2万人。

2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彰武县水土流失面积1 370.87 km2,土壤侵蚀方式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主要流失地类为25°坡耕地、未郁闭的疏幼林地等,平均侵蚀模数为2 151 t/km2·a。由于境内多年来滥砍盗伐、毁林种参、过度放牧及不合理开发建设等活动,致使天然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流失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侵蚀强度增加,现有的保水、保土功能将逐渐丧失[1]。

3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

按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辽宁省彰武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体系建设,以提高生态自身恢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山区人民生产生活出路为目标;以监督管护工作、农村能源工程建设为重点,引进水土保持新技术、新观念,加快森林资源自身恢复和发展的步伐,努力建设形成一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体系[2]。

3.1坡面修复治理工程

坡面从侵蚀面积和侵蚀程度上都是侵蚀较大的区域,也是泥沙的重要来源地,又是农业生产的集中地带。由于水土的流失而造成水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从保持水土,改善生产生态条件,提高生活生产水平出发,坡面治理要采用多种措施来治理,因地制宜,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实行土地利用的科学化。坡面防治体系要做到坡面的径流最大限度地就地入渗,集中合理利用土地。因此,要根据土质,土地类型等特点,把保土耕作、农用梯田、林草整地、水利工程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蓄、漫、排、引相结合的坡面工程措施体系。在工程体系的设计时,要注意工程间的连接,本着因势利导,顺上利下的原则,使之有机的配合,达到预期的作用。在布置工程措施的基础上,要根据立地条件和生产的需要,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农、林、牧相结合,集中连片和见缝插针相结合的办法,选择并营造各类适宜的树种,形成网、片、带的生物防护体系。利用当地水文特征,依靠植物再生萌发力强的特点,采用封禁治理措施,培育林草资源,加快生态自身修复。对大多数区域实行封禁治理,以全年封禁方式为主,除农业用地、园地、村屯、道路、水域占地外其余划为封禁治理区,重点对有林地(包括林地,采伐迹地,新植幼林地、人工、天然幼林地,疏林地、未郁闭地)、草地、园地、参地、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监管。封山育林也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3]。

3.2沟道修复工程

3.2.1沟头防护工程

沟头防护工程的地形多为陡峭山坡,汇流时间短,水流流速大,植被覆盖率低,土壤的胶结能力差,很容易形成溯源侵蚀。为了避免由于径流冲刷所造成的沟头侵蚀,并防止径流排入沟道,主要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修筑沟埂,效果显著[4]。

3.2.2林草护坡

对于侵蚀沟沟道,除了必要的谷坊工程固定和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底下切外,还要采用适当的措施稳定沟坡,防止其崩塌引起沟道扩张。依靠栽种林草进行植物封沟,显然是种十分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3.2.3谷坊工程

彰武县山区大部分沟道较窄,坡度较大,多属于发育中的切沟,对这类沟壑应采取预防与治理兼施的方法。在沟底根据顶底相照原则就地取材,修筑谷坊群工程,抬高侵蚀基准面,稳固沟坡,分段分层控制,分片设防,节节拦蓄径流,使沟道逐渐淤平,形成坝阶地,为发展农林业创造条件。

3.2.4水源涵养林

彰武县的森林以典型的水源涵养林为主,该林种大多由树体高大,根深,长寿,生长稳定且抗性强的树种组成,再加上其系属天然林,分布于山顶源头,破坏较少,因此沟头上方坡地的水源涵养林可兼起防止沟头溯源侵蚀,保持水土的作用[5]。

3.3河道水源修复工程

3.3.1生态护堤工程

根据彰武县内的河流形态、洪水状况、资金技术等条件,主要采用种植植被保护河堤,以保持自然堤岸特性的自然原型护岸方式[6]。

3.3.2蓄水方塘工程

彰武县水资源不十分丰富,应积极加强水坝建设,发挥拦蓄径流、防止冲刷、保水抗旱的作用。结合该地区的基本条件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背景及经验,推广蓄水方塘建设技术,除了具有上述作用之外,同时还可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为生产性食物链加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多级转化。

3.3.3护岸护滩森林工程

彰武县地的柳树较多,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活柳的防冲缓流固持河岸特性,使活柳结合必要的土石材料所修设的护岸工程主要有柳坝、石柳坝、柳盘头和柳箔护坡四种类型。堤身采用干砌石及网格护坡等工程措施;堤脚采用压柳、堤顶两侧种植柳树、堤后种植矮灌木与矮乔木等生物措施。

3.4其他配套生态工程

3.4.1配套措施

自90年代后期,彰武县县委、县政府就自行提出在农村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能源工程、林下资源开发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来保护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目的[7]。在大面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基础上为解决农民减地不减产,减地不减收的问题,解决农民烧柴问题、农民致富问题,农民出路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开展了农村能源工程、林下资源开发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等。同时又针对马、牛、羊等大牲畜实行牛羊舍圈养,帮助农户建圈养棚、青储窖。

3.4.2特色型生态产业

利用山区森林自我修复的时机,充分利用四旁地,庭院地栽培速生蘑用经济林,局部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集约化生产,利用抚育间伐下来的树枝或木材加工厂的木屑及秸杆发展蘑菇的生产。利用林下适宜环境,推广食用菌仿野生栽培技术,让其自然生长,采收高质量的菌种,提高经济价值[8]。

4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以木材加工生产为主的林业;以林蛙为主的野生动物养殖加工业;以移山参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业;以陆地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业;以葡萄酒为主的饮品生产加工业;以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为主的旅游业;以黄牛为主的畜牧生产加工业;以优质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加工业。实施了农业能源建设工程,促进了3个效益的协调发展。

4.2生态效益分析

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后,植被的覆盖度将由治理前的65%增加到70%,林茂草丰不仅可提高土地水源涵养能力;土地有机质含量,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治理,受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不断增加;修建水利基础设施,蓄水输水能力增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改变气候环境,净化空气,减小温差,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3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在坚持依靠自然界自身恢复,辅以必要人工措施的原则下,采用以封禁治理为主要治理手段,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调整了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趋于合理性:①通过农村能源工程、畜牧工程(牛羊舍)、退耕还林工程等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对山林资源的依赖性;②通过陆地香菇、中草药种植等富农措施,使封禁治理措施实施后,农民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④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开展,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提高抵御能力。

5结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是改变以往治理水土流失方法,且是投资少,效益大,见效快的生态治理模式。实施过程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共同参与,必将带动全县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修复的速度,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钳卿.论生态经济型环境模式[J].中国水利,2000(05):15-16.

[2]李贵宝,周怀东,郭翔云,等.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技术监督,2005(03):57-60.

[3]郑文利,沈承秀.河道生态修复及几个问题的初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8(02):36-38.

[4]朱佳佳.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初探[J].水利技术监督,2009(04):27-29.

[5]赵崇伟.汾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探析[J].山西水利,2012(06):9-11.

[6]田冰.河北省自然湿地生态需水量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02):34-36.

[7]金云杰.凌河流域人工湿地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评价[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05):27-28.

[8]才庆欣.南票区沙金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01):42-44.

Construction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Project and Exploration of Governance Efficiency

MEMG Xian-ru

(Zhangwu County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Liaoning Province,Zhangwu 123200,China)

Abstract:Regul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Zhangwu County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for protecting downstream water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or implemen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due to its special resources and geographical position.By carrying out the feasible regulation in Zhangwu County,in terms of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soil erosion was controlled efficiently and the conservation capability of water source was enhanced obviously;in the respect of the social benefits,more jobs were crea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resources,ecological tourism,ecological small town construction;in the way of economic benefits,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as optimized continuously,rural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was acceler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as promoted,meanwhile,hav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in the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and in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Zhangwu County.

Key word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mode;ecological restor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孟宪茹(1975-),女,满族,辽宁彰武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利工程及水土保持。

[收稿日期]2016-01-12

文章编号:1007-7596(2016)03-0065-03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