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ot a competition”

2016-03-11 12:21小猴老师
孩子 2016年3期
关键词:考场机会竞争

小猴老师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中国老师很喜欢让学生比赛,而美国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It's not a competition. (这不是比赛)”

中西“比赛文化”不同这件事情,是我到美国教书之后发现的。

那时我刚到美国,很喜欢让学生比赛。我自以为聪明地设计了一个盘子,每个盘子上面插着二十根小塑料棒,分别代表每一个学生,如果一个学生在某方面做得好,就可以得到一个珠子并放到上面,最终评比谁的珠子多,多的可以得到某个奖品。我觉得这种激励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很有成效,但是遭到了一位美国老师的质疑:“是否竞争性太强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竞争性太强”,也是第一次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在我成长的环境中,“竞争”简直无处不在:每个班都有评分,卫生记分,迟到扣分,眼保健操、课间操……所有行为都是评分的标准,每月一次的表彰大会上,得分最高的班级会得到“流动红旗”,大家都觉得是莫大的荣誉,更别说考试的排名了,不仅会在全年级公示,还决定了下一次考试你的考场位置——如果你能走进“第一考场”,就挺胸抬头;如果走进“第十六考场”,几乎都没脸见人了。

无处不在的竞争带来的是孩子心性的变化。我发现,中国人很容易嫉妒。而在西方的学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不仅不被提倡,甚至是被视为负面的。每一个孩子的能力不同,兴趣点也不同,能力强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凸显自己做得快、做得好而获得奖励,反而被教育:“要体谅做得慢的孩子,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如果他们需要,可以帮他们一把。”所以,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普遍比较具有同情心和社交技巧,会在一个团体中协作,并且很小就意识到: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不需要因为在某方面做得好就沾沾自喜,更不需要因为在某方面不足就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有尝试的空间,每个人都有闪光的机会。在我执教的国际学校,学生偶尔不可免俗地会因为好行为被奖励小贴纸——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贴纸册,而不会“公示”在班级的墙壁上,让小朋友比赛谁的贴纸多。那么美国学校有没有展板呢?也有,但展示的不是优秀小朋友的功课,而是学习的过程和创意作品,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放低“竞争”的同时,学校还会有意抬高“公平”。我们有三位北欧的小朋友,患有读写障碍,所以每一天都会在读写功课上遇到困难。除了有特殊教育的老师每周会和他们做读写练习之外,学校还特别安排了一个上台表演唱歌的机会给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很好的歌手——上帝真的很公平,对不对?

每一个孩子,都曾获得造物主独特的恩赐,需要世界帮他们创造机会,闪出属于自己的光,让他们学会使用自己的技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快乐。我欣赏这种被鼓励引导找到自己的长处,而非不断操练自己的短处的竞争文化,因为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能够对自己自信,还能学会为别人喝彩。

猜你喜欢
考场机会竞争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给进步一个机会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最后的机会
期末小考场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考场借笔
没机会下手
感谢竞争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