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热点与前沿

2016-03-11 12:43王玉珠
2016年3期
关键词:共词分析计量分析研究热点

作者简介:王玉珠(1990-),女,硕士,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竞争情报。

摘要:为了解我国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以来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库的2009年—2014年与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相关的文献为对象,采用信息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是: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研究、Android用户行为研究、移动应用研究。

关键词:移动用户行为;计量分析;共词分析;研究热点

移动用户行为分析从广义上涉及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所有行为活动,包括网络心理活动、网络社会活动和网络访问活动;从狭义上讲主要涉及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网络及使用移动应用的行为规律[1]。本文基于狭义移动用户行为分析,对3G元年(2009年)以来我国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尝试以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源,统计2009年-2014年与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相关论文,运用Bibexcel、SPS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探讨有关移动用户行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

1.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了比较准确全面地呈现我国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以来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笔者选取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在CNKI《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中,数据检索起止时间段设定为“2009”到“2014”,采用“SU=‘移动*‘用户*‘行为”检索组合实现检索,得到检索结果为719篇文献;同样,在万方数据库中,数据检索起止时间段设定为“2009”到“2014”,文献类型选择“期刊论文”,采用“主题:(“移动”)*主题:(“用户”)*主题:(“行为”)”检索组合实现检索,得到检索结果为622篇文献;导出并合并检索得到的题录信息,去除重复文献、会议纪要、征文通知、新闻消息以及其他不相关的文献信息,最终得出相关文献315篇,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10月25日。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文献计量和共词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Bibexcel软件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再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2.研究热点分析

期刊文献中的关键词代表文献的主题或研究焦点,高频关键词更能直接反映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选择关键词共词分析技术研究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发展方向较为适合。由于不同作者对同一概念的关键词界定不同,为保证词汇的内容指向性以及语义规范性,需要对关键词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即对同义词进行合并处理。

本研究利用Bibexcel对315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最终得到规范化处理后的关键词856个。其中,关键词词频大于5的有29个,我们对所有频次大于5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去除专指性不强的“用户行为分析”一词,得到共28个关键词,它们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研究核心与研究热点,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分析,大体反映了国内关于移动用户行为研究这一领域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更科学地得到移动用户行为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热点,需要借助共词分析方法。

本研究对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相关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来探求移动用户行为研究领域中涉及到的各个主题及主题间的关系,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Bibexcel软件对得到的28个关键词数据进行分析,生成了28×28的共现矩阵。

为了消除关键词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需要用ochiia系数将共现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即将矩阵中的每个数都除以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计算公式为:

因为构建的相似矩阵中相似系数的0值过多,为方便进一步处理,用“1”减去相似矩阵中所有数字,从而得到相异矩阵。将得到的相异矩阵导入SPSS19.0中进行聚类分析,得到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1所示。

图1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聚类分析树状图

以上高频关键词依据其共现频次进行聚类,关系紧密的合并成一类,最后形成3个大的聚类群体。由图1可以看出,群体1主要研究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群体2主要研究Android用户行为。群体3主要研究内容归结为移动应用研究与相关理论基础两个方面。

2.1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研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以3G/4G为代表的新技术类型移动服务成为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揭示采纳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对移动服务用户行为特征的认知。邓朝华等综合32篇移动商务用户采纳相关研究文献中的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乐趣、感知移动性、个人创新、信任、主观规范、感知成本等因素对用户使用移动商务的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2]。

2.2 Android用户行为研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突飞猛进发展,智能设备软硬件的发展升级速度已经远远超过PC。因此移动设备用户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价值。国内学者大多基于当前主流操作系统之一的Android系统上进行研究。黄文雄针对以往基于站点访问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分析移动应用用户行为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一套Android移动终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机制,并以页面驻留时间统计和页面入口合理性分析为例阐述了面向Android应用用户行为分析的具体方法[3]。

2.3移动应用研究

2.3.1移动搜索用户研究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从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并进行信息检索,以满足随时随地产生的信息需求。因而,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研究成为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热点之一。刘鲁川等基于Bhatta-cherjee的扩展ECM-ISC模型,提出并证明了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变量是影响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重要的外生性因素[4]。

2.3.2移动阅读用户研究

大学生是移动阅读的主要用户,因此在移动阅读方面,国内大多数学者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如,高春玲等对移动环境下辽宁师范大学在校生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行为进行个体特征的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阅读行为呈现出零散化、片段式等特点,并且不同性别、年龄段、身份特征以及文化程度的用户在移动阅读目的(Why)、阅读内容(What)、阅读方式(How)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5];李武等研究了中日韩三国大学生移动阅读在使用动机方面的差异:娱乐性需求和资讯性需求是中日韩大学生移动阅读最为重要的两大需求。

2.3.3移动支付用户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支付企业开始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移动支付的用户采纳成为学界和业界的关注热点。如,杨水清对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行为进行了研究,即用户的互联网支付信任对其移动环境下的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影响;杨永清等人对近距离移动支付的消费者用户接受行为进行了研究;近距离非接触移动支付是指通过安全的近距离通信技术,使用移动通信终端,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转移功能的支付方式。

2.3.4移动图书馆用户研究

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是继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之后的新兴服务领域,将成为未来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最普遍的服务方式。因此,移动图书馆用户的行为也成为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的主要部分。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方式,用户对其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其使用行为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余世英等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引入相关性、系统帮助、可访问性、领域知识、自我效能、社会影响、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成本8个外部变量,分析可以确定影响用户接受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影响因素。

2.4理论研究基础

移动用户行为研究形成的3类研究方向与热点,都在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主要研究理论有:

2.4.1技术接受模型(TAM)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由Davis教授在1989年率先提出的,用来解释信息系统低使用率(Low usage)问题的理论模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个学科学者在20年间先后将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IDT)、用户满意理论(U&G)等理论与TAM相结合,不断完善了TAM的理论模型。目前,TAM已经成为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学科。鲁耀斌等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讨了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安全、信息质量、便利性和信任倾向对移动证券信任的影响以及移动证券的信任、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作用。

2.4.2感知价值理论

Holbrook认为消费者感知价值是一种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对不同产品、不同顾客、不同情境的,带有价值判断偏好的消费体验。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认为,消费者对众多产品和品牌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组价值的集合[6]。移动用户行为研究领域中部分学者从感知价值理论出发研究用户的行为。余波基于用户感知价值理论探讨了感知价值对用户知识学习的影响因素。

2.4.3计划行为理论

通过对国内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在移动用户行为研究方面,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模型的用户行为研究较多,而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TPB)的用户行为研究较少。王双在计划行为理论(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引入感知娱乐和感知成本两个内部变量和信息质量、社会影响、自我效能、便利条件四个外部影响因子,提出了移动图书馆用户接受模型,并通过具体分析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各影响因素,同时对我国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网络外部性理论。邓朝华、鲁耀斌等利用技术接受模型和网络外部性理论,以移动环境下消费者普遍使用的短信服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移动环境下影响消费者移动服务使用行为的因素,提出了基于TAM和网络外部性的移动服务用户使用行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假设检验,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网络外部性和沟通的有效性对用户短信使用行为也有直接影响[7]。

3.研究展望

通过分析总结,2009年—2014年移动用户行为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研究、Android用户行为研究、移动应用研究领域。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移动商务用户行为研究成为移动用户行为的一大研究热点,目前已针对BtoC、OtoO模式下移动商务用户行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会对PtoP等新兴模式下移动商务用户行为进行探索研究;移动终端设备的突飞猛进发展,移动设备用户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价值,国内当前主流操作系统之一的Android系统则成为研究热点;在应用领域,针对移动搜索、移动阅读、移动支付等应用的移动用户行为研究较为深入,其中移动支付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渗透到其他领域如移动阅读、移动视频网站等,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总体来说,在研究理论方面,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大多以技术接受模型、感知价值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性不足,未来的研究中急需探索寻找新的、更严谨高效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方向方面,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移动用户行为模型、移动用户的隐私风险关注与感知、移动用户信任等问题将成为未来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的重点和趋势。(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威.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2]邓朝华,张亮,张金隆.基于荟萃分析方法的移动商务用户采纳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18:137-143.

[3]黄文雄.面向Android应用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J].软件,2014,12:83-87.

[4]刘鲁川,孙凯,王菲,张新芳.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06:50-57.

[5]高春玲,卢小君,郑永宝.基于个体特征的用户移动阅读行为的差异分析——以辽宁师范大学师生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09:70-74.

[6]SHETHJN,NEWMANBI,GROSSBL.Why We Buy What We Buy: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1,22(March):159-170.

[7]邓朝华,鲁耀斌,张金隆.基于TAM和网络外部性的移动服务使用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07,02:216-221.

猜你喜欢
共词分析计量分析研究热点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