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代理理论视角下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2016-03-11 17:48张道军
商业会计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公允价值

张道军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经济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本质和具体计量逻辑关系,也分析了与公允价值思想相对应的会计稳健性理论,研究发现:在契约代理视角下,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失真,放大经济泡沫,而会计稳健性在现代决策信息需要下难以适应。本文鉴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提出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计量模式,对会计计量方式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稳健性 契约代理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讨论,关注的焦点在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会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于公允价值的质疑,首先要明确会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目的以及计量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契约理论视角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分析其内在经济逻辑。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

会计计量属性的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是完成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的关键。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财务报告中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类会计计量属性。IASC(1995)在IAS 32中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FASB于2006年9月对公允价值作出了定义: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退出价格)。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定位。公允价值计量是基于传统的“交易会计”思想向“价值会计”转变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价值会计”注重决策的有用性,反映特定时点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和经营成果(任世驰、李继阳,2010);而“交易会计”计量模式以受托责任观为目标,注重实际发生的交易数据。基于“价值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讲究结果的相关性和公允性,注重未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事项和情况,而传统“交易会计”历史成本计量注重结果的可靠性,强调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和情况。鉴于以上分析,公允价值强调“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财务报表核心,而历史成本注重“收入费用观”,以损益表为重。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就信息论角度而言,通过各种会计计量方式生成的财务报表主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信息。Ball&Brown(1968)通过事件研究法进行资本市场分析,发现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会计计量方式越科学,提供的信息就越准确。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是最科学的会计计量方法,理论界争论颇多。Barth(1994)对1992、1993年按FAS 107号披露的银行资产与负债关于公允价值的增量信息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是有用的。

(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理论逻辑分析。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必须充分掌握投资对象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等信息。企业外部投资者获取投资决策的信息主要来自于财务报表的披露,决策有用性目标被具体化为充分披露目标,即财务报告应当向使用者充分披露决策有用的信息。公允价值计量能否更科学、准确地披露企业的经营资产和经营成果情况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公允价值是动态计量方式,在活跃市场中,采用公开报价进行资产定价是理想的选择;在企业持有可抵消市场风险的资产和负债时,可采用市场中间价确定;在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没有现行出价,但最近交易日后经济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以最近交易日的价格确定。当市场不活跃时,往往采用估值技术估计(例如:市价法、重置成本法、收益法),或者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于初始取得或源生的(相当于购买)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以交易价格确定。鉴于以上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分析,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资产的价值。这也是理论界不认可的地方,采用估值技术会引起很多不确定性。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代理问题。管理者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估值的多样性和模糊性进行盈余管理,尤其是金融工具方面,通过计提和转回减值损失操作盈余信息,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削弱了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质量。

二、会计稳健性的逻辑基础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受到了学术界的更多争议,会计稳健性问题也更受关注。Bliss(1924)将早期会计稳健性思想明确表述为“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从这个定义出发,会计稳健性对利润表现出谨慎态度,对损失的确认比较宽容,可能会低估了企业价值。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把会计稳健性定义为: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映,以确保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给予充分考虑。此定义更具有指导意义,把风险因素纳入到了会计计量中。Basu(1997)将其定义为: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当期好消息的确认比对坏消息的确认要求有更严格的可证实性。对定义进行分析可知,会计稳健性对于利得与损失、收入与费用、资产与负债的非对称性处理,系统地造成了企业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远低于其市场价值,其披露的会计信息与实际经济实质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稳健性程度越高,偏差就越明显。在不同国家,会计稳健性的程度会随着国家间的法律、经济和政治等制度环境的差异而不同(Ball et a.l,2003)。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Watts,2003),尤其是债务契约。对于债权人而言,收益通过事前的契约条款约定,那么风险越低,债权人的投资收益的效用就越大,但债务人的目标与债权人是不一致的。债务人的债务成本在签订契约时就固定了,债务人的最大收益,就是要投资风险较大收益较高的项目,这样债务人和债权人就存在代理冲突问题。在理性人的假设条件下,可能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债权人事前在契约条款中要求更高回报,也会造成债务人融资成本上升。因此,企业会计稳健性强度越高,债务人的融资成本越低(Ahmed,2002)。会计稳健性的代表计量方式就是历史成本法,其以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把全部或绝大部分项目都按历史成本计量并纳入财务报表,做到客观、具备可验证性,但有面向过去的缺陷,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时期,过度使用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在现在或者未来的价值。过度的稳健性会损害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降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稳健的会计信息与其反映的经济实质之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该偏差的幅度反映了稳健性的强度。

三、关于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分析

从实务和理论上分析,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模式的选择往往受到企业所处会计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生成的会计信息基本上能满足债权人、股东等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在信息时代下,企业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不可预测,缔约各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代理冲突难以彻底消除,纯粹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难以满足决策的需要。在日益发达和完善的资本市场推动下,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演化是必然过程。为实现会计的信息传递功能和治理功能,达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有机协调的目的,会计务必提供具有相关性、透明度、如实反映(可靠性)和公允性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全部或绝大部分项目都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纳入财务报表,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决策有用的信息。但仍有很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在经济萧条时期造成了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下跌,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制造了资产泡沫。

四、我国的情况与对策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有支持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是时代的产物,更能提供透明、准确的信息;反对者质疑目前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同时在信息不对称下,还加剧了代理冲突,增加了经济泡沫。会计稳健性降低了债务投资者或中小投资者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其过度关注历史的交易事项,难以满足现在多变的会计环境决策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我国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审计监督和金融监督。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下,管理者出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可能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易变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进行盈余管理。在这样的动机下,管理层披露的财务信息有可能会失真,误导信息利益相关者。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应加强审计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力度,加大财务舞弊的惩罚力度。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导向的混合会计计量模式。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代理契约冲突下,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增加市场泡沫;完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又难以满足现代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需要。我国政治、经济制度与欧美国家迥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会计处理制度。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发达,监督制度尚不完善,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作用比较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建议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导向,引导企业积极增加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也有助于防止企业过度使用公允价值导致信息失真、增加泡沫,在制度设置方面增强会计稳健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S

参考文献:

[1]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2010,(1).

[2]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10).

[3]张金若,辛清泉,童一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性质及其后果[J].会计研究,2013,(8).

[4]胡奕明,刘奕均.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J].会计研究,2012,(6).

[5]陈昌明,王邱.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导致的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探讨[J].商业会计,2015,(1).

[6]Ball R,P Brown.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Autumn,1968,6(2).

[7]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57:Fair Va

lue Measurement,2006.

猜你喜欢
会计稳健性公允价值
会计稳健性和权益资本成本研究
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稳健性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职工薪酬与会计稳健性关系分析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会税差异与产权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