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

2016-03-11 16:23朴新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防护策略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朴新新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在人民生活应用中的大量普及和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防护策略;网络安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01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7.006

目前,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并且在各行业的经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随着计算机网络行业的不断兴起与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我国应不断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并探索和制定出科学新颖的防护策略,进而使其防护手段能够全面适应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中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因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各行业运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性的保障对各行业以及广大用户的信息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而目前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的时间较短,很多行业和用户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进而导致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由于很多用户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极易出现信息泄漏和资金被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加大计算机科学、密码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力度,并将其研究成果科学灵活地应用到网络软件和维护等方面的建设过程中,进而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同时,使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因素

网络信息安全性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计算机自身较为脆弱。与其他机器相比,计算机由于其自身的智能性,因此对应用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周围环境的湿度、温度以及电压稳定程度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可能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在震动与冲击力较大的环境中,计算机也无法稳定运行,并且极易导致数据的损坏与丢失。此外,对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计算机的抵御能力也有待提升,常常会受到电磁干扰,进而在这种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2.2 用户的不合理操作

目前,大部分计算机网络用户都缺乏相关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参与网络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在无意间泄漏自己的一些基本信息、银行卡账号与密码等相关内容,进而造成自身的基本信息在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的网络中肆意传播,使得自身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2.3 病毒与黑客的入侵

人们在应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工作和学习活动过程中,由于网络系统等方面的不完善,不免会产生一些网络安全问题,而一些具备丰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不法分子则常常会利用这些安全问题,对相关用户信息进行恶意的攻击或是窃取,这种人被人们称之为网络黑客。其不仅能够对使用相关网络的个人与企业用户以及相关网站进行恶意攻击,还能够在攻击过程中对企业和个人用户的一些机密信息进行截获与破译。这种黑客还能够通过传播电脑病毒,去感染和破坏相关用户的计算机,进而导致用户一些重要数据和信息的丢失。此外,一些黑客制作的电脑病毒还具有可储存、可隐藏等特性,因此一旦用户运行就会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受到感染,不仅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计算机陷入瘫痪状态,进而造成一系列无法挽回的损失。

2.4 垃圾软件

垃圾软件主要是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公开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进行一些宗教、政治和商业活动而使用的软件。不法分子会将一些自己制作的内容通过邮件等形式强制性地发送到用户的邮箱,并引诱其用户观看。这种方式虽然不会盗取和损坏用户的重要数据与信息,对计算机运行的影响也比较小,却会对用户的应用体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还有一部分不法分子主要通过盗取用户的计算机使用口令进行一些诈骗活动,或者向用户传播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研究

3.1 加强对计算机应用环境和自身安全性能的保护

对于计算机抵抗自然灾害与电磁干扰能力较弱的问题,计算机用户在应用前,应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调整,进而保障计算机在日常运行中,不会经常受到自然因素与电磁方面的干扰,保障其系统能够在安全、合理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同时,相关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计算机过程中,应针对其应用环境的实际需要,尽量采用能够有效抵抗电磁干扰的制作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自身的抵抗能力。

3.2 提高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计算机用户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因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没有采取一定的防范策略,缺乏安全意识才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漏洞。对此,应从整体上提高广大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引导其正确认识到实施安全防范措施的必要性,使用户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时刻注意不去登录和阅读可疑网站与邮件。同时,用户在使用中进行自身信息的输入时,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并且还要尽量使用一些较为复杂的账号与密码。这样通过不断提升用户安全意识,采用多样化的防范手段,进而使用户的使用过程能够得到有力保障。

3.3 增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目前,对于我国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还有待提升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比如:在使用相关程序前,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安装防火墙,使其能够科学控制计算机网络之间的访问,并用有效方式防止计算机系统受到外界入侵,进而使计算机网络内部信息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可以在应用过程中安装一些相关的杀毒软件,进而使其能够及时、准确地解决计算机网络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3.4 通过安装漏洞补丁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也随之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而在更新与完善过程中不免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便逐渐成为了制约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受到黑客的攻击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其漏洞主要涉及到硬件、网络功能和系统配置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漏洞也会随着系统的更新不断产生,无法避免。因此,计算机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更新网络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并安装相关漏洞补丁来进行修复,进而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程序漏洞来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3.5 对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在网络知识与技术快速推广与传播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的研究,而那些具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一旦利用这些知识技能进行犯罪,就会对相关网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而对于一些科研机构与企业,其网络信息数据都具有一定的商业与科学价值,为防止其相关数据被盗取和破坏,相关用户可以对其机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可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对相关文件进行加密保护,进而有效防止相关信息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受到攻击与破坏,确保其机密文件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3.6 数据备份技术

数据备份技术也称为容灾技术,因为即使一个非常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也不能完全避免网络攻击的威胁,所以在计算机受到攻击时还应该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数据备份技术是在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将所有的数据资料及时备份于其他存储区域,在发生网络攻击时立刻将数据还原,从而使受到攻击的计算机尽快恢复正常。

4 结语

总之,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采用传统单一的防护措施已经无法使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力保障。因此,要想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不仅要对计算机网络自身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更新,还要科学合理地革新计算机网络系统,科学整合防护策略,并利用各种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建立起一个安全、稳定的防护体系,通过不断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其对机密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等手段,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黑客入侵的可能性,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的同时,使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安容宇,曲俊燕.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技术

[J].青春岁月,2012,(24).

[2] 张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2,(9).

[3] 韩荣杰.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4] 曹立明.计算机网络信息和网络安全及其防护策略[J].三江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12).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防护策略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网络信息下高中生投资理财观念培养
透视网络信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隐性攻击分析方法研究
简述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
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
目标中心战中信息网络安全防护问题研究
电力工程中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