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鹿泉区移民扶持生产开发思路新

2016-03-12 00:13鹿泉区移民办公室
河北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鹿泉鱼池黑木耳

□鹿泉区移民办公室

新形势下鹿泉区移民扶持生产开发思路新

□鹿泉区移民办公室

石家庄市鹿泉区境内有黄壁庄水库移民27972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李村、宜安、黄壁庄、大河等4个乡镇25个成建制移民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鹿泉区移民办全面贯彻落实后扶政策,对全区移民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把脉分析,找出制约移民区发展的主要症结,通过深入调查移民村发展状况和移民收入情况,结合鹿泉区整体规划实际,明确提出全区移民后扶工作基本思路:依托区位特点,整合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平衡,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全力实施推进“四个区域”建设,并认真抓好落实,切切实实取得了效果,让移民群众享受到了实惠。

1.葡萄种植区域

该区域位于鹿泉区宜安镇西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葡萄种植和生长。鹿泉区移民办公室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在原有个别几户分散种植的基础之上,以宜安镇北鲍庄村为中心,逐步引导和支持葡萄种植区域发展壮大。鹿泉区移民办公室使用多种方式对该区域进行扶持。一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88万元,硬化区域内道路4355m,为生产、运输葡萄提供了可靠保障。二是联系技术帮扶。积极联系省农科院专家讲解葡萄种植和病虫灾害防治技术,培训人员360人次。三是提供资金帮扶。开展种植一个葡萄大棚,给予每亩补助大约3000元的资金扶持方式。截止2015年底,以宜安镇北鲍庄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南鲍庄、东鲍庄、西鲍庄、孟岭、马山、西邱陵等6个村发展种植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1300多亩。还帮助移民组织注册了“绿色家园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太和大棚葡萄种植合作社”等合作社。2015年,仅来自葡萄种植这一项收入就达到900多万元。结合葡萄种植,宜安镇东鲍庄村充分利用村内荒山建设了“龙山名人民俗蜡像馆”旅游景区,该景区是一个集参观和体验民俗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知识学习、文化熏陶体验、休闲游玩和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文化景区,包含龙山名人民俗蜡像馆、玩转乐仕堡、重走长征路、疯狂大滑梯、情侣滑索等景点。景区为东鲍庄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该村及周边村移民的就业问题。如今宜安镇葡萄种植采摘产业与龙山名人民俗蜡像馆融为一体,使游客参观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享受踏青采摘带来的清新快乐,丰富了休闲旅游层次,增加了旅游产业内涵,也为宜安镇的移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2.中华鳖养殖区域

该区域位于鹿泉区李村镇北部,属平原地形。李村镇邓庄村发展中华鳖养殖起步阶段时,只是采取简单粗放形式。鹿泉区移民办公室了解情况后,与相关设计部门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并多次与李村镇、邓庄村座谈研究,明确了将项目做大做强的思路。截止2015年底,鹿泉区移民办公室先后投资131万元,帮助李村镇邓庄村实施了打井、道路硬化、饲料厂、深加工冷库、甲鱼深加工等项目,建成了一个中华鳖养殖园区,实现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成立了鹿泉区邓庄中华鳖专业合作社,其中康态中华鳖集团已达国家无公害认证。随着甲鱼市场前景的看好,前东毗、后东毗、西小壁等村也有一些养殖户也陆续加入到该合作社,现该区域养殖面积达到500亩,养殖户年均收入8万元。2015年,中华鳖产量为195t,经济收入达到了1560万元。

3.休闲垂钓区域

该区域位于鹿泉区李村镇东北部,地势开阔平坦,气候温和,地下水资源丰富,经过河北省有关部门认证达到无公害基地标准,适宜各种鱼类生长,发展休闲垂钓。但问题是,鱼池和周边环境脏乱差,交通条件落后,全部为土路或砂石路,路面狭窄,生产设施简陋,经营方式粗放,养鱼池多为简易水塘,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垂钓区的发展。经过认真研究,鹿泉区移民办编制了《石家庄市西北都市休闲垂钓区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设和实施方案》。2010年,鹿泉区投资289万元,其中利用移民后扶资金150万元,完成了鱼池路3.8km的硬化项目。鱼池路的建成,使李村镇东小壁、西小壁、孟庄、灰壁、邓村等5个村渔业散户养殖整合成一个大区域,养殖区面积达到1817亩,形成一定的规模。2015年,养殖区鱼产品总产量为2185t,经济收入达到了3059万元。为改善垂钓鱼池周边环境,近几年共投资62万元,对100亩鱼池进行了升级改造,垂钓环境更加优美、洁净、舒适。目前,在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来此休闲垂钓的人员络绎不绝,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养殖空间资源,当地群众创新了一种“渔业立体”养殖模式,就是把中华鳖放进养殖鱼苗的鱼池中,中华鳖在鱼池底部、鱼在鱼池中间的,通过两年的观察和养殖,目前中华鳖和鱼苗生长情况良好,养殖效益成倍增加。

4.黑木耳种植示范区域

该区域位于鹿泉区宜安镇西北部,山区、丘陵为主。鹿泉区移民办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引导在原有个别几户分散种植菌类的基础之上,逐步引导和支持黑木耳区域发展壮大。一是积极论证。联系农科院专家、木耳菌类种植专业公司等机构积极论证该区域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二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288.87万元,使该区域交通道路基本硬化完成,解决了交通问题。三是培育创业带头人。在发展黑木耳种植区域的过程中,联系一些有积极性,实力雄厚的移民企业家投资黑木耳种植产业,带动辐射周围移民发展黑木耳产业,吸引移民种植户加盟,促进同村移民的就业与增收。四是对菌棒进行补助。鼓励带动移民从事黑木耳种植产业。五是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移民办将发展黑木耳产业作为该区域移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来培育。在未来几年内将该区域扶持发展成为集种植生产到产品加工再到市场销售的综合型产业。计划今年投入18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厂房设备补助及电力水利设施配套,到2017年将发展150个移民家庭进行黑木耳种植,安排移民劳动力400多人,使黑木耳产业年产值达到8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扶持创办黑木耳种植示范培训基地,组织移民参观践学、以岗代训,实行面对面指导,以快速提高移民的劳动技能和生产项目的管理水平。□

2016-04-06

猜你喜欢
鹿泉鱼池黑木耳
以山为骨 以水为魂 以文为脉 以人为本美丽新鹿泉
校园里的鱼池
净土,鹿泉挥起法治利剑
德江黑木耳
我家的绿色环保小院
鱼池这样挖 养鱼能高产
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的“鹿泉方案”
脱险(续写二)
鳄鱼池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