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样本
——河南河口村水库生态建设纪实

2016-03-12 00:13李乐乐董一鸣
河北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沁河吊索水保

□李乐乐 董一鸣

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样本
——河南河口村水库生态建设纪实

□李乐乐 董一鸣

仲夏时节,站在新落成的河南河口村水库大坝上极目远眺,只见坝下碧波万顷,两岸郁郁葱葱,一片盎然生机。

历经8年施工建设的河口村水库,周围环境并未发现“伤痕累累”,这得益于尊重自然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贯穿施工全过程。

贴心的猕猴“探亲桥”

青藏铁路修建时,建设者曾专门架桥,为藏羚羊迁徙留出通道。河口村水库开工后,当地政府也专门投资500万元,在水库两岸高山架设起两座方便猕猴“串门探亲”的吊索桥。

据了解,济源市境内有猕猴20多群3000多只,其中生活在沁河两岸的就有5群500多只,它们穿行在沁河两岸的山林中。由于沁河与五龙口猕猴风景旅游区一岭之隔,猕猴也常常翻山过来活动。

从前沁河上有4座桥,既可以供车辆行驶,也可以供猕猴迁徙。2014年汛期,随着水库大坝下闸蓄水,这4座桥全被淹没在库底。

由于水库库区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水库建成后,形成了一条长约20㎞、面积9000余亩的水域,沁河两岸猕猴正常迁徙的通道被阻隔。为保证猕猴的生存环境不因为修水库遭到破坏,在水库建设的前期论证中,专家就提出了建设猕猴过河吊索桥的意见。

沁河专供猕猴迁徙的两座吊索桥,用了4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吊索桥跨度250余m,宽1.5m,最低处距离水平面有10m,一次可荷载150只猴子安全过往。专家称,为了猕猴迁徙在高山间建桥,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

贴心的猕猴“探亲桥”建成后,一幅“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呈现在游人面前。

人水和谐的现代化水库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原本是一对矛盾。”曾担任河口村水库建管局局长的林四庆说,“但河口村水库建设坚持遵循人水和谐共处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努力实现水利工程与环境的相融共生。”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原因,河口村水库在施工中出现多处裸露边坡,影响到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和边坡稳定。想让裸露的边坡披上绿装,常规的生态恢复技术难以达到效果。

建设者开动脑筋,在大坝右坝肩、泄洪洞进口边坡、溢洪道进口边坡等多出开挖裸露高边坡,采用高次团粒喷播新技术进行水土保持及生态绿化恢复,实现了绿色库区的目标。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就是采用特殊的设备、材料、施工工艺,依靠土壤一级粒子和超高分子的离子结合,人工建造出具有高次团粒结构、自然界表土形式的植物生长基质,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并根据自然法则对种子实行播种快速绿化。

火炬、臭椿、刺槐、盐肤木、杜英、山河欢、紫穗槐、马棘、胡枝子、黑麦草……多样化物种有效抵抗了病虫害,无需施肥洒药。由于是对自然恢复能力给予支持,自然演替现象发生后无需后期养护,降低成本,实现了后期零养护。

2015年4月8号,河口村水库举行首次增殖放流活动,共计5万尾鲤鱼、鲫鱼等本土鱼种放流到清澈的湖水中。这些鱼成活后,将负担净化水库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区域内自然界食物链等重任。按照计划,今年将按不同季节共增殖放流80万尾鱼苗,品种也将逐渐增加到鲢鱼、鳙鱼等。以有效保护水库库区和南太行山区的生态平衡。一座注重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现代化水库正向我们走来。

打造山水旅游胜地

2009年11月,《沁河河口村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得到水利部批复。按照方案,水库水土保持项目概算投资0.33亿元,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则达到了12855.75亩。按2015年2月水利部重大设计变更项目批复,水保项目还增加了投资0.3亿元。

在主体工程施工时,因为大坝及各主要建筑物施工周期长,临时推土土体松散,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于是,配合主体工程施工,监管局采取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措施,规划设计的渣场以及取土场按照水土保持设计的要求进行了拦挡、覆盖绿化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水土流失。

在水保工程项目建设中,监管局除全面实行工程建设“四制”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外,还委托具有甲级水土保持检测资质的省水保监测总站承担水保监测工作。水保工程做到了植物绿化与工程措施、乔木与灌木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工程主体及水保工程已验收,分部工程优良率达97%,绿化苗木种植成活率达90%以上。

按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水保检测要求,河口村水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中,扰动土地治理率、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碴率、植被恢复系数、防治责任范围内林草覆盖率6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总体达到了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治理一级标准。

打造美丽河口,实现水库与山、水、人的自然和谐,河口村水库将开发集水利工程、水生态保护、水文化内涵于一体,具有时代精神内涵的现代水利风景区。监管局着手谋划主要建筑物外观、坝后生态园、余铁沟营区等规划方案,并对坝址周边水环境规划方案进行公开招标。

由于库区属沁河峡谷,本身就是五条龙景区的组成部分,高峡出乎湖盛景现身,河口村水库景区将成为1处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结合济源市城市旅游规划,河口水库将和五龙口景区、九里沟景区、王屋山景区一同成为南太行山水旅游圣地。这极富吸引力的旅游链条,将有力地拉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要确保河口村水建成环境优美的水利风景区。”2015年4月9号,河南省水利厅厅长李柳身到河口村水库调研时,对水库的生态建设给予了重点关注。他提出:“在工程建设后期全力做好生态修复、水保及环保工作,让河口村水库风景区为建设美丽中原、美丽济源贡献一份力量。”

水绕孤城,轻舟悠扬,碧波清涟的沁河水,绿树掩映下的山峦,见证着新时期治水理念在河口村水库的实践。□

2016-04-06

注:源自《中国水利报》2016年3月2日第2版。

猜你喜欢
沁河吊索水保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提篮式系杆拱桥吊索无应力下料长度计算分析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自锚式悬索桥损伤吊索系统拉力重分布研究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沁河
大跨悬索桥吊索更换技术及受力状态模拟分析
副省长贺天才在沁河巡河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