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诗坛奇才筑“白堤”

2016-03-12 00:13
河北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官吏堤坝白居易

白居易
——诗坛奇才筑“白堤”

白居易(722-846年),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邽,音guǐ)。中唐著名诗人,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敢于针砭当权者的弊政,反映民众疾苦,语言平易通俗。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并在诗歌理论上颇有建树,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白居易在水利上也颇有功绩。人们所熟知的西湖白堤就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

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到达杭州后不久,白居易很快发现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但是当地的官吏们也不愿放西湖水共百姓灌溉。思索良久,白居易认为官吏们不愿放水是害怕水太少了,如果加高堤坝,多蓄水,就有足够的水供百姓使用了。于是他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建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另外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细心的白居易又担心当地官员不了解水利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亲自撰写了《钱塘湖闸记》,刻在石碑上,详细地记载了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当时的百姓们都围着争着来看这块石碑,当看到上面写着一寸湖水能灌溉多少顷农田的水量时,大家都为白居易深知百姓生活之艰难和如此精密设计水利工程而感动,纷纷要为白居易向朝廷请功。白居易却咏诗道:“......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他认为百姓的负担仍然很重,自己为百姓做的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疏浚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江、涌金门一带开凿的6口井,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白居易在杭州做了3年刺史,他不仅注意为百姓修建水利工程,还特别注意西湖周围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次,白居易发现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台楼阁,便派人明察暗访,终于弄清楚是附近某一官吏的亲戚在建造花园。白居易罚此官吏开葑田100亩。另有一次,白居易从灵隐道上散步回来,路上碰见1名农夫砍了山上的两棵树用来做柴火。白居易就对那人说,砍了树,下雨后山上的泥土就会冲进西湖。农夫遂按白居易的要求,回到山中补种了10棵树。

白居易诗歌创作中的忧国忧民精神,与他为官一方时造福百姓的实干精神,深为后人敬仰。人们把白居易在西湖边主持修建的大堤称为“白堤”,从而永远纪念他。如今的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而至平湖秋月止,横亘湖面,拥外湖,揽里湖,连北山,接孤山,已成为西湖名胜之一。□

2016-04-07

猜你喜欢
官吏堤坝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早春(节选)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聪明的官吏
敦煌藏文文书《吐蕃官吏呈请状》所记陆(())、岸(())二部落考
一钱斩吏
朝鲜质子陪同官吏姜孝元、郑雷卿案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