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牧区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探讨

2016-03-12 03:59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兽疫反刍动物牧区

阿 继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若尔盖 624500)

关于牧区羊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探讨

阿 继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若尔盖 624500)

羊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其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情发展急、危害性高等特点,一旦发生会给规模化养殖场及野生动物产生极大的危害。这一疾病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很多国家都流行这类疫病,因此我国牧区也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查阅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对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防控技术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其与犬瘟热病毒、海豹瘟病毒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免疫学特性极为相似,病情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口腔糜烂、腹泻等,其感染对象主要为山羊、绵羊等体型相对较小的反刍动物。为了保障牧区小反刍动物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国内畜牧业生产的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技术。

1 流行病学

小反刍兽疫病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季节,一年四季皆可发病流行,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更易发。山羊和绵羊为该病的主要感受性动物,山羊高度易感,比绵羊临床症状严重,不同品种的山羊或同品种不同个体易感性也不同。病羊病羊肉和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从呼吸道和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排除,污染草料,饮水,用具和周围道路放牧环境,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以及皮肤,伤口和蚊虫叮咬而侵入羊体,引起发病和流行。

2 临床症状

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比较短,通常为4~5 d,最多为21 d左右。病羊突然发热,第2~3天体温可达41 ℃以上,精神沉郁、体重下降,发热后期病羊发生集中死亡;病初鼻孔有水样鼻液,后期鼻内粘膜糜烂坏死,鼻孔排出粘脓性鼻液,阻塞鼻孔导致呼吸困难。后期会表现出坏死性病灶,病灶通常出现在下唇部及下齿龈,病情严重的羊只可能表现在舌头、颊部以及下颚等部位,并且羊只患病后期会出现腹泻不止、粪便呈带血水样、严重消瘦等症状。同时,部分病羊口腔只会出现温和病变,而且在48 h以内自行愈合,往往这类病羊可以较快地康复。大部分病羊会出现严重腹泻或者下痢的情况,并导致身体快速脱水,引起体重降低。怀孕母羊感染小反刍兽疫会造成流产。此外,一些特急性病例会在发热之后迅速死亡,并且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在对该类病羊进行剖检时,可以发现回盲肠瓣充血以及支气管肺炎等表现。

3 病理变化

感染小反刍兽疫的羊只淋巴结会出现水肿,口腔及鼻腔内的黏膜局部或全部坏死,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上呼吸道粘膜可见出血,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可见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可出现坏死病变。

4 诊断

从患病羊只的口腔、鼻腔黏膜、直肠及眼睑下结膜等处采集病料,试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患病羊进行全血采集必须加入抗凝剂。实验中,采用VERO细胞培养该病毒,经观察,该病毒能够在5 d内让VERO细胞发生病变,细胞不断变圆,最终形成合胞体。病毒检测使用RT-PCR以及CDNA探针进行检测;采用显微镜鉴定、病毒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时可采用对流免疫电泳实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

5 防控技术

5.1 提前预防

为了减少小反刍兽疫的发生,需做好提前预防。而目前免疫接种依然是防控小反刍兽疫最有效的措施。

在引进外来动物时,应当做好调查及检疫工作,禁止从疫病发生区域内引进;多雨季节及寒冷干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因此雨季之前和蠕动之前应对幼龄小反刍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最好是在2~6月龄;接种方法为使用牛瘟疫苗对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颈部两侧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与牛相同;通常注射10 d后便会产生抗体。

5.2 控制疫情

小反刍兽疫的传染源是疫病传染与扩散的源头,迅速控制住传染源能够有效防止疫病的大规模扩散,降低动物感染率,从而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防疫机构应当引进先进的设备与人才对疫情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控,一旦有疫情发生要及时进行防控。当发现有疫情发生时,可以在牲畜的饮食中加入抗生素或者是磺胺类的药物进行有效的预防,避免出现继发感染。疫区要进行及时的隔离封锁,凡是确认感染PPRV病毒的牲畜均要进行扑杀,然后对病畜及其排泄物做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牲畜圈舍要使用乙醇、氢氧化钠等进行全面的清洁与消毒处理。与疫区相邻的地区要做采取应急措施,设立好隔离带,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展。

5.3 消毒灭源

消毒前对动物粪尿、污物、垫料以及饲料等进行全面清除,清除方式最好选择堆积焚烧或者密封发酵。完善消毒工具,主要包括消毒用防护工具(手套、口罩、防护靴),消毒工具(消毒车、容器、喷雾器等);合理选择柠檬酸、酒精、酚类消毒剂、碘类消毒剂以及碱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其中碱类消毒剂最为常用的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消毒中需要注意的是,对金属工具进行消毒时,做好采用熏蒸、火烤及冲洗等措施;对车辆、羊舍进行消毒时,最好采用喷洒消毒液或清洗等措施;而对衣帽、鞋子等进行消毒时,最好采用高压灭菌或者消毒液浸泡、冲洗等措施。

5.4 及时上报疫情

对于存在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应当向地区动物防疫部门及时汇报,不得瞒报、迟报和谎报,同时对羊只活动予以限制,严禁出场,并且协助动物防疫部门进行诊断处理,不得进行出售、运输、屠宰。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反刍兽疫会对牧区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从而让牧区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安全。因此,我们应当从小反刍兽疫的病理学特征入手,采用科学、有效的检验、诊断技术,加强对疫情的检测及排查,然后通过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争取将疫情控制在未发之际,从而为牧区人们的财产安全及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1]刘贺.羊小反刍兽疫的症状与防制[J].畜禽业,2015,(2).

[2]陈政.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3]陆必科,黄伊颖.浅析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要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5).

(编辑:张淑凤)

S851.33

A

1006-799X(2016)20-0003-01

阿 继(1971-),女(藏族),四川若尔盖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兽疫反刍动物牧区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系统基因组学解码反刍动物的演化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农业部全面启动小反刍兽疫消灭行动
小反刍兽疫病毒化学合成表位多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反刍动物阴离子盐营养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