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之启示

2016-03-12 23:13郑丰杰李宇航
环球中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寸口阴气表里

郑丰杰 李宇航



·学术论坛·

读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之启示

郑丰杰 李宇航

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原文,文字古奥,寓意颇深,给初学者阅读带来一定困难,曾有医家提出本条“内容繁杂,颇难索解”。本文对29条认真梳理,发现其难点有三:一是要厘定文中“清邪”“浊邪”的概念;二是要搞清文中“阴”“阳”的含义;三是出现了少见的条文布局结构。梳理后发现本条渐次论述了清邪、浊邪为病之脉证以及邪中上下、表里俱病,引发“上焦怫郁”“中焦不治”“下焦不盍”,遂为“三焦相溷”之病变,并重点指出了“中焦不治”与“邪气内陷”的病机。提出本条不仅强调了中焦脾胃之气对疾病传变与预后的重要意义,也对后世温病学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具有深远影响。

宋本《伤寒论》; 辨脉法; 三焦; 营卫; 卫气营血

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云[1]:“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抟,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本条原文计330字,且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古奥,给理解经文带来一定困难,故而有医家谓其“内容繁杂,颇难索解”[2]。细读原文,发现导致原文难以理解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文中“清邪”“浊邪”其义不明,需要结合文献,明确所指;二是文中多次出现“阴”“阳”二字,需要结合经文语境,理解其内涵;三是条文出现了特殊的布局结构,需要对原文结构进行重新梳理。本文试围绕以上问题,对原文进行解读,拓展和丰富原文理论意义,以期对临床有所启发。

1 清邪浊邪考证

清邪、浊邪之说,同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第13条,文曰:“清邪居上,浊邪居下,……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极热伤络。”文中“清邪”“浊邪”所指,历代注家认识不一:第一种说法是,清邪指雾露之气,浊邪为寒邪,如成无己[3]:“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第二种说法是,清邪为风雾,浊邪指寒湿,如清·高学山[4]:“风雾为清邪,天之阳气,动而为风,地之阳气,升而为雾,故其邪属阳,阳主轻清,故曰清邪。寒湿为浊邪,天之阴气,凝而为寒,地之阴气,结而为湿,故其邪属阴,阴主重浊,故曰浊邪。”此外,还有医家提出风、露、寒三气为清邪,水、湿、热为浊邪,如曹颖甫[5]:“风露中人,挟高寒之气,故为清邪居上;湿热蕴蒸,挟地中水气而出,故浊邪居下。”其实,清邪和浊邪所指,仲景已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第13条自注说明,即“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湿伤于下,雾伤于上”,故知“雾露”当为清邪,“湿”为浊邪。

然“雾露”与“湿”同类,皆属阴邪,为何一为清邪、一名浊邪?考“雾露”一词,本意是清晨的雾水湿气,汉时又指侵人之风邪、瘴气等,常被借用为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史书多载为“有雾露之疾”“逢露雾病死”“犯雾露”等[6]。可见,所谓“清邪”“浊邪”既有实指,又有寓意,亦可泛指外来六淫邪气和疫疠之气,即《黄帝内经》所谓之“虚邪贼风”。钱潢《伤寒溯源集·阴阳发病六经统论》中云[7]:“盖仲景以外邪为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有阴经阳经之不同,故分发热无热之名异。”指出外感病病因之辨,依据的是邪气作用于机体后,发病的属性与病位。明·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云[8]:“雾露中于下焦,名曰浑;雾露中于上焦,名曰洁。”实际上是说,雾露之邪既可伤于上、又可中于下,因其发病有上焦、下焦之分,故分别名为洁、浑。由此可见,雾露、湿之所以分别名为清邪和浊邪,原因在于感邪之后,其发病有上焦和下焦之分。

2 阴阳内涵解析

“阴”“阳”二字,在本条中多次出现,或言病位之表里、经络、体质、脉之部位,或言阴阳之气、病理变化等,其确切涵义,应当结合条文具体分析。概括起来,文中“阴”“阳”的涵义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指脉象,如“寸口脉阴阳俱紧”;其二,指病位,如文中所言“阴中于邪”“阳中于邪”“阳中雾露之气”等;其三,指阴阳之气,如“阴气前通”“阳气厥微”“阴阳俱厥”等。

对于脉象之阴阳,一说为浮沉,如《注解伤寒论》说[3]“浮为阳,沉为阴”;一说指寸脉和尺脉而言,如《伤寒微旨论》云:“阳脉者,非谓浮为阳也。病人两手脉或浮或沉,皆以寸口为阳也。……阴脉者,……关后为阴也。”实际上,本条“寸口脉阴阳俱紧”,既指寸关尺三部脉、又包括浮沉在内,即《医宗金鉴》所言[9]:“寸口阴阳俱紧者,谓六脉浮沉俱紧也。”

在此基础上,理解条文中病位之阴阳,也就水到渠成了。由上文可知,若寸关尺六部脉浮沉俱为紧脉,则雾露湿等外邪已中表里上下,但因正气虚损程度有异,其发病有偏上、偏表和偏下、偏里的不同。若表气亏虚,里气不守,则邪中于下焦、或由表入里,即所谓“阴中于邪”;若正气抗邪有力,正邪交争于表,则邪中于上焦、病发于表,即“阳中于邪”。对此,《医宗金鉴》亦曰:“浮脉紧则雾露之邪中于上焦,沉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指太阳也,下焦指少阴也。”

至于文中所说的阴阳之气,并不难理解。这是因为原文已然明言:“中焦不治,……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则为痈脓。”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属阳,营为阴,故下文“阴气前通”之“阴气”即为营阴之气。阳气者,卫外而为固。阳在外,阴之使也。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之“阳气”即为卫阳之气;“阴”即指营阴;“阴阳俱厥”,自然指的是营阴与卫阳之气。

3 原文结构梳理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文字古奥,其行文不仅具有当时的语言风格,而且常采用假宾定主、举此赅彼、正反设变、对比发明、举偏概全、分承并举等写作手法,将深奥医理寓于质朴文字之中[10]。今人在学习《伤寒论》时,如不了解它的语言特点,往往对深入领悟其辨证论治思想,带来一定困难。细读本条,发现原文中出现了对比发明、夹叙插说、分承并举等多种布局结构。

其一,对比发明,原指把看似脉证相近的条文集中排列或以利于相互鉴别、分析研究;但是从其布局方式和意义来讲,这种写作手法也可出现于一个条文之中。本文从“寸口脉阴阳俱紧”平脉辨证,应用“清邪”—“浊邪”“中上”—“中下”“洁”—“浑”“表气”—“里气”等反义词组,论述了邪气中于上下表里之脉证,加强了辨证论治思维。

其二,夹叙插说,指夹于条文中的插入语句,往往是对上文的注释、补充或说明。这样的语句一般可用括弧括上,也有人称之为“自注句”。文中“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句,即为“阴中于邪,必内栗也”的注释句,旨在申明“邪中于阴”之因。

其三,分承并举,即先论述某一种病理表现,而后列举与之相关的种种转归,分别与之承接。由于所列举的这三种转归分别与前文承接,因此也有人称这种行文结构为“一头多尾”。原文“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句后,逐次列举了“卫气前通”“阴气前通”“阴阳俱厥”三种转归,重点指出中焦不治与邪气内陷的病机,从而说明脾胃之气对疾病传变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此外,本条还采用了“补述”的手法,这是《伤寒论》中非常少见的行文手法,这与“夹叙插说”不同。“补述”是补充前文中的遗漏句,而“夹叙插说”更多的是对前句的注释或说明。本条“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论“阴中于邪”,“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论“阳中于邪”,“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为本段的总结句,至此其义当已完备。但相较于“阳中于邪”,前所言“阴中于邪”,其见症仅“内栗也”,故下文以“阴气为栗”承上启下,又言“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显然是补充前文中的遗漏,当为前句“阴中于邪,必内栗也”的补述。对此,清·周学海亦指出“因前叙里证未备,补叙二句”。

附本条行文结构说明: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此句为夹叙插说,申明邪中于阴之因)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用清邪、浊邪、上焦、下焦、洁、浑、表气、里气等反义词,对比发明)

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此句补述“邪中于阴”的临床症状)

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

上焦怫郁,藏气相熏,口烂食龂也。

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抟,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此为分承并举,论中焦不治与疾病的转归)

下焦不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4 《伤寒论·辨脉法》第29条释义

理解了文中清邪、浊邪和阴阳的涵义,梳理了原文的写作手法与行文结构,如此可将本条随文释义如下:

本条第一段“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辨清邪中于上、浊邪中于下之脉证。“寸口脉”指腕部脉,阴阳赅尺寸浮沉在内。“寸口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俱见紧脉,当是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名曰洁;湿寒之浊邪中于下焦,名曰浑。上下各有表里,阴阳即表里也。所谓“阴中于邪”,“阴”指下、指里,即浊邪中于下、中于里。里中于邪者,其证必见心中惕惕然寒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等症,这是因为表虚而里气不守,邪气得乘虚入里。所谓“阳中于邪”,“阳”指上、指表,即清邪中于上、中于表,可见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等症。

本条第二段“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辨三焦相混而使表里不通之病变,重点指出中焦不治与邪气内陷之病机,对疾病预后和转归,至关重要。由于表气较虚而邪得乘虚外侵,里气因邪侵而急迫,此时,内而脏腑,外而躯壳,均为邪气所充塞而郁结逼急,不得流行,造成三焦混乱,表里内外不通的病证。

其一,上焦拂郁。若邪在上焦,阳气怫郁,内热熏蒸于上,从胃口而出,就会引起口腔和牙龈腐烂。

其二,中焦不治。若邪在中焦,胃气上冲,脾气不能转输,中焦机能呆滞,水谷不得消磨腐熟而阻滞,荣卫生化无源,并因邪壅而不得通调,则血脉凝滞不流。此证因上有雾露,下有湿寒,上下逼向中焦,成表里俱病、寒热并见、虚实夹杂之证。治若不当,可有以下三种转归:一是卫气先通。若用热治以温之,则上寒虽除,中热愈炽,邪热游于经络,出入脏腑,则小便黄赤,发为痈脓。二是营气先通。若用寒治以清之,则中热愈郁,下寒更深。里阳虚而外寒易于侵入,客于肺经,正气拒邪向外,可出现打喷嚏、声音混浊短促、咽部噎塞等现象。寒热相抟,热壅血凝,复为热所逼迫,故下血如猪肝。三是阴阳俱厥。因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土虚微,则营卫气血无所禀受水谷之精气,五脏无以滋养而虚衰,导致汗、涕、泪、涎、唾,五脏之液尽泄于下。

其三,下焦不阖。“阖”,合也。“清”,圊也。“齐”通“脐”。“湫”,低下也,凉貌;又作动词,有凝集、积滞之意。此言阴阳乖离,脾气衰败,体液尽泄于下,下焦不阖,大便清谷而下重,小便频数而涩难;湿邪壅聚下焦,闭塞不通,则脐部动筑如捣而凉痛,此病重而危殆矣。

综上,本节承清邪中上、浊邪中下的致病特点,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雾露湿等外邪中表里上下,成三焦混沌失司的病变。从其行文来看,此条第二段的论述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上、中二焦病证的发生发展呈现出由浅入深、由寒化热、由气分至血分的特点,皆从气机通畅立论,提示应在病未剧时,当清内疏外,阴阳两解。二是本节虽论述三焦相混、表里不通的病证,然以中焦为主,以突出中焦不治对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5 结语

本条首提清邪中上、浊邪中下的脉象和症状,次言病邪走窜表里上下,引发“上焦怫郁”“中焦不治”“下焦不阖”,成“三焦相溷”之病变。金·成无己在论述三焦相混之成因时说[3]:“此上焦之邪,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由是三焦混乱也。”提出无论是清邪中下,还是浊邪中下,均可引起中焦脾胃健运失司,形成三焦混沌失司之病证。周学海说,理解本条应“注意中焦为前后枢纽,是全章中权扼要处也,最宜着眼”,并指出“全章重在中焦不治,其上焦拂郁,下焦不阖,只是带叙,勿误作平例看”[11],以上医家皆重点指出中焦不治与邪气内陷之病机,从而说明脾胃之气对疾病传变和预后的重要意义。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说[12]:“当我们看到三焦与荣卫的关系,过去是闻所未闻,这样来看,清朝的三焦辨证、荣卫气血辨证是相通的。分析其来龙去脉,可以看出叶天士、吴鞠通他们对于经典著作是研究有术的,是有其渊源的,有其师承的。”刘老指出,《伤寒论》中三焦与荣卫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为后世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创立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刘渡舟.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伤寒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11.

[2]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第3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46.

[3]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3-15.

[4] 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1-12.

[5] 清·曹颖甫.曹氏《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M].顾瑞生,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15.

[6] 宋杰.汉代的秘密处决与政治暗杀—“隐诛”[J].史学月刊,2013,7:12-30.

[7] 清·钱潢.伤寒溯源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2.

[8] 明·李梴.医学入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16-617.

[9] 清·吴谦.御纂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4.

[10] 李宇航,许山鹰.《伤寒论》特殊行文手法10例[J].中医教育,1996,15(5):30-31.

[11] 周学海医学全书·辨脉平脉章句[M].郑洪新,李敬林,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04-605.

[12]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M].王庆国,李宇航,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

(本文编辑: 韩虹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经方现代应用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创新团队(2011-CXTD-04);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789)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郑丰杰(1978-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研究。E-mail:zhengfengjie@bucm.edu.cn

李宇航(1960-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及其作用机制研究。E-mail:liyuhang@bucm.edu.cn

R222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6.12.011

2016-08-04)

猜你喜欢
寸口阴气表里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青梨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