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

2016-03-12 07:01徐珍
考试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持久性记忆法正方体

徐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研究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数学发展,提高数学素养。

一、思维发展较慢,具体思维为主,比一般学生更依赖直观材料。

1.生活中直接经验的缺失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上小学之前的幼儿生活中,孩子们通过玩积木,做手工,随父母购物等活动,已经获得了有关数量和几何形体的初步概念。这些经验都为他们学习数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自己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识过程,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就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有些学困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缺少这些经验,导致“无法解读”或“解读不清”,也就无法顺利获得数学概念。

如,有的学生平时很少数糖、人等具体事物,在学习数的概念时,就会数不清,搞不清数的大小。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一有空,就拿一些手边东西(积木、本子等)让他数,数得又对又快,就奖励☆,并激励他“满10颗☆就奖励你一颗糖”。过一段时间,再让他数数得到了多少☆,并问他:“再得几颗☆就能得到奖励了?”多和他的父母沟通,让他在家里多数东西。一段时间后,发现他数数的本领变强了,而且数的大小关系也能弄清楚了。

2.感知事物时所获取的表象比较模糊

在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有些学生不能从整体去观察,往往观察到一两个面是正方形,就说它是正方体。导致一个长方体以不同的角度出示,由于注意的面不同,他就会轻率地得出不同的结论。针对这样的学生,我尽可能多地出示不同形态、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帮助他们初步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再通过观察有正方形面的长方体,让学生讨论思考:它到底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再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方法:你觉得观察一个面能不能判断出一个物体时长方体还是正方体?那要怎样观察?从而总结出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要观察多个面,如果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就是正方体;如果其中有长方形的面,就是长方体。

因此,对于这些因为方法不够科学,导致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学生,我们要针对他方法中出现的漏洞,通过类比,发现矛盾,从而完善方法,并在矛盾中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注意不稳定,持久性差,比一般学生更注重学习材料的呈现形式。

1.注意持久性差

一般的,5~7岁的孩子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是30分钟左右。有些学困生的注意保持时间更短。往往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完,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再这个问题上,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有的学生是因为习惯不好,散漫惯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在上课的时候,尤为关注他们,过段时间就要向他们提问,或者看着他们、走到他们的旁边,以此提醒他们继续注意听讲。

有的学生是因为生理原因,如铅超标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建议家长去医院检查,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后,配合家长,进行相关治疗。

因此,对于注意持久性差的学生,教师应注意观察,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培养他注意的持久性。

2.注意的范围小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物体的数量。它主要取决于主体的知识经验,由于小学生知识经验少,他们的注意范围比成人窄,尤其是学困生,其注意范围更狭窄。他们不善于注意事物的内部联系,因而注意的范围受到限制。如读题时,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或者读了后面的话,忘了前面的话,注意的范围很小。要想扩大他们注意的范围,教师应做到:一是要求学生带着理解连贯地读;二是理解时充分运用直观教具;三是有条理地组织学习材料;四是知觉对象离学生近一些。

3.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弱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听课时,眼、耳、手、脑的配合往往不够,表现为注意能力不强,听讲和记笔记不能同时进行。注意的转移和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可塑性、灵活性有关。学困生注意转移性较差,由一种活动立即转移到另外一种活动上的能力欠佳,往往是一种活动进行了很长时间,注意还停留在先前的那种活动上。我会通过“我要来考考你们了,看谁能过关”,“除了手上有10,还有哪里有10”等简洁有趣的过渡语,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问题上。

三、记忆效果差,以死记硬背为主,比一般学生更容易遗忘。

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有些学困生虽然暂时记住了等式的样子,但做练习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理解数之间的关系,死记硬背算式的形式,回忆的时候,有些细节就会出现问题。我借助具体的长方形,用两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帮助学生弄清两种方法的具体意义,从而帮助学生记忆等式的意义是可以先算一组长、宽的和,再求两组长、宽的和;也可以先分别算出长、宽各有多少,再把长、宽合起来;两种方法都是求长方形的周长,结果是一样的。还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a和b是两个小偷,被关在监狱(括号)里,警察c负责看守,一天,两个小偷逃出来了,警察c先抓住了a,又把b抓住了,帮助学生进行意义记忆。

每个学生都有记忆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使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使其使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活动,做到“口到、手到、眼到、心到”;其次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法。记忆法有许多种,对于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的形象记忆法;对于学过的内容,可以经常性地、及时地尝试回忆,使用记忆法。事实证明,在教学中即时复习,多提问学困生,会使他们的记忆得以长久。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困生将所得知识不断深化,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一题多变,多加练习,培养其灵活应变能力;在学习中要善于诱导,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取长补短。还有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教师、学生对学困生都要坚持正面教育和帮助,严禁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对学困生予以关心和帮助。

猜你喜欢
持久性记忆法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湖北省持久性有机物(POPs)产排特性分析
多少个小正方体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一类离散Schoner竞争模型的持久性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