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蒙氏教学法的认识

2016-03-12 08:17朱海燕
考试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蒙台梭敏感期幼儿教师

朱海燕

玛利娅·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在致力于幼儿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套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法发展成一项国际化运动,对世界的儿童教育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自90年代引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以来,幼儿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至今日,我们仍在继续研究蒙氏教育教学理念,在许多幼儿教育活动中都渗透蒙氏教育思想和方法,可见蒙氏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影响之深远。那么蒙氏教学法的精髓是什么呢?

蒙氏教学法体现的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步调,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通过一些有准备的环境设计和教具操作,让幼儿主动认识与了解外部世界,自然成长,构建完善的人格。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实施蒙氏教学法呢?

一、了解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

根据蒙台梭利的研究,儿童成长过程中有几个重要时期:首先,她认为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精神)胚胎期”(0-3岁),这个时期是人类心理活动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其次,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称为“吸收心理”。儿童具有无意识地吸收环境而形成的特定的质的能力,就好比海绵遇到水一样,会主动吸收。因此,各种本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方言等都会无意识地成为个体心理品质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吸收性机能。

再次,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与动物生理发展中类似的“环境敏感期”现象。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就会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蒙台梭利还试图区分儿童不同心理的敏感期:感觉的敏感期(2到5岁)、秩序的敏感期(1岁到4岁)、细节的敏感期(2岁到5岁)、语言的敏感期(2月到8岁)、手的动作敏感期(1.5岁到3岁)、行走动作敏感期(1岁到6岁)。

最后,蒙台梭利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6岁),分为心理胚胎期(0-3岁)和个性形成期(3-6岁)。在0-3岁心理胚胎期,儿童主要借助吸收力适应生活,无意识地感受周围的环境。3-6岁个性形成期是儿童心理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的转折阶段,此阶段的儿童继续充实和发展3岁前的各种能力并予以有意识的加工,儿童独特的个性色彩在不同生长环境与内在本能的交融中形成。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增长学识与艺术才能,有意识地学习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心理已有很大的稳定性,开始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产生道德意识与责任感。第三阶段(12-18岁),儿童进入青春期,有自己的理想,产生爱国和荣誉感。

幼儿教师如果正确认识和理解蒙台梭利关于幼儿的吸收性心智和心理敏感期的表现,把握好这种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就能帮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长。为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做到:

1.尊重幼儿为有能力的个体。幼儿是具有天生学习能力的人,他们会寻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敏感期的出现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征。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观察到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尊重幼儿的成长步调,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当幼儿获得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和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幼儿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做”,避免干预,但要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二、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又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改变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儿童唯有通过如此环境才能达成工作的能力,形成真正自己、建构自己、成为人。

“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尺寸的室内设施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材料;人文环境主要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创造明显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因此,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关注环境的教育功能,重视学习区的建设和材料的投放,提供一个足以让儿童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环境。

现在的幼儿园都比较重视环境的布置与作用,在幼儿园活动室内,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爱好而设置的各种区域活动角,比如绘本阅读区、娃娃家、数字游戏区、卫生站、超市区、面包房、科学区、益智区、小花铺、手工区、表演坊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在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针对幼儿特点而设计的户外活动场地:沙池、种植园、植物角、油漆区、模拟建筑区、模拟超市区、模拟厨房区、搬运区、攀爬架、平衡木、模拟驾校等,都是为了再现日常生活场景,让儿童亲身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并在快乐尝试中健康成长。所有这些环境的设置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都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在准备环境时,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适合儿童的节奏与步调。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准备环境。要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教材、教具,并自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安全感的保障。例如给幼儿用的椅子,应避免用夹层的,因为幼儿还无法控制重量,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夹伤,最好是固定型的;陈设的架子要稳固;门要钉牢等,都是事先必须细想周虑的。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教师要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可自由活动的场所和用具。比如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和场所,因为儿童必须依靠运动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

4.环境的美感。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欲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有限制的材料投放。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于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

6.有秩序感的活动。有秩序,并不只是说每样东西都有条不紊,而是更进一步地指陈设的顺序,都经过考量过小孩的接受程度、需要,使用上以是否能够方便而言。因为秩序对幼儿的意义重大,幼儿会在有秩序的环境中容易经由“自己的观察”,找出自身之外物与物及自己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促增心智的吸收。同时,有秩序、爱整洁的习性,都是经由美好的环境而培养的,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

三、让儿童充分“工作”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学习就是工作”,当儿童全神投入自己选择的“工作”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度的欢娱、平和和宁静,这个时候纪律和秩序建立起来。幼儿阶段是一个形成、创造与建构的时期,唯有通过工作才能逐渐形成各种运作的能力而成为人。人类智力发展由认知而来,认知则通过感官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积累而来,而手正是感官的最敏感的触角,也是与环境互动的最频繁的媒介。手是人类的第二个脑,工作是人性的特征。通过工作可解决人性的偏差(依赖、懒惰、任性、胆小等),使孩子从无秩序到秩序、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儿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体现人生价值,同时训练手眼协调,借助四肢活动使人格、智能、体能都得以发展。

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与蒙台梭利的让幼儿“工作”的理念是非常吻合的,比如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自己穿衣、打饭、搬运、组装玩具、摆放家具、经营超市、建造房舍、栽培植物、喂养动物、组织活动等,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及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为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儿童,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

四、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蒙台梭利学校里儿童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员和指导员。蒙台梭利说:“应用我的方法,教师应该观察得多而教得少;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身体发展。基于这一点,我把教师的名称改为指导员。”

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细心的观察者。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全身心地专注幼儿的一举一动,观察幼儿的不同表现,发现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及各自不同的潜能,以及需要何种帮助,了解各个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研究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与研究水平。

第二,灵敏的指导者。教师要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及进行作业的教具;为不会使用材料的儿童提供示范行为;在儿童的自主活动中提供指导、帮助;保持教室的纪律和秩序,制止不良行为。教师的作用是适时协助而不干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具备语言、艺术、健康、科学、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给幼儿以科学的指导。

第三,积极的沟通员。沟通技能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教师既要懂得如何与幼儿沟通,让幼儿信任与爱戴,又要懂得如何与家长及生活的社区联系沟通,因为家庭与社区都是儿童的社会环境,并占据儿童生活的大半,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沟通,消除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让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

做到以上三点,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和设计活动,让活动能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这样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研究,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正是我们现在在实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蒙台梭利的教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达到教育的目的。她的思想中提到的关于儿童的观点:如儿童发展遵循着自然成熟规律、儿童具有强有力的吸收心理、儿童发展中存在阶段性与敏感期等仍不过时,对当今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无论当今为学前幼儿安排的课程是何种模式,在课程实施中实际上都多多少少有蒙台梭利儿童观的痕迹。

猜你喜欢
蒙台梭敏感期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淡定面对儿童敏感期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完美捕捉孩子数学敏感期,这些绘本少不了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下)
敏感期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