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的美国使命

2016-03-12 02:26翠翠
齐鲁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西式中产阶级奥斯卡

翠翠

“美国将不仅因为武力,而且还因为文化而自豪”。这是肯尼迪离世前留给美国文艺家的演讲内容。而如今,美国文化与意识形态更是浸透了全世界,有学者甚至认为,所谓的“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这其中也有奥斯卡电影的贡献。

奥斯卡书单:美国文化全球战略的“烟幕弹”

美国推行“全球化”已是既成事实,而它绝对不仅限于经济场域。

麦当劳和肯德基,或者还有怪兽和僵尸、哈利·波特和变形金刚正在成为全球孩童的共同记忆。而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正在令人绝望地向着美国趋同,这不得不归功于好莱坞式电影中输出的美国全球化战略及其价值观。

电影正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最好的说客,用著名美国学专家马特尔的话说,“美国文化通过娱乐产业和大众文化获得了最显著且数量最多的影响力,主要归功于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百老汇商业戏剧和文学畅销书”。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过后,不仅输出美式电影,还输出了一批原著,且历年的奥斯卡电影书单盘踞着书店畅销榜。2016年,这份书单更耐人寻味,《荒野猎人》的小说声名大噪,在书店、亚马逊网站上一跃登上热销榜之首。此外,本次提名奥斯卡的四部热门作品《大空头》《火星救援》《房间》和《布鲁克林》的原著小说中文版也早已在国内面世,大热的《卡罗尔》即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

能迅速让奥斯卡电影原著在全球打开销路,靠得是美国的文化跨国战略,其本质仍旧是资本的跨国战略。在奥斯卡电影制作过程中,电影公司充分注意到了不同民族、群体、个人的需求。这正是美国式大众文化去意识形态化、全球一体化的阴谋。

不得不警惕的是,文学意向正迅速地瓦解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民族意识结构,让其不自觉的成为“文化附庸”。 有数据显示,中国观众对每年的“最佳影片”关注度极高。2013年第85届“最佳影片”得主《逃离德黑兰》以33倍的销量成为增长最快的原著图书,其次是销量增长10倍、在2014年第86届奥斯卡上获得诸多奖项的《为奴十二年》。

这其中隐藏着深深的二元对立,即是美国的与非美国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奥斯卡影片所持守的却是一本正经的西方或美国核心价值。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局长杜勒斯关于让中国年轻一代变成世界主义者的一席话。他或他的同僚们并没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善意。文化接轨难免被“化”,除非我们有足够的抗体。

男性话语权与意淫中产

美国文化的全球一体化,输出的是其主流的价值观,也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看上去,他们正纵享着物质的奢靡,享受着精神的狂欢与自由。然而,这确让全球的年轻一代陷入了对中产阶级的陷阱中。

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是美国中产阶级公民精神的又一次佐证。该影片重现了“神父性侵案”背后新闻人的勇气和坚持,其简直是为美国中产阶级量体裁衣的。在那里,美国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伸张正义”者,这与其在全球树立的美国使命完美合体。

奥斯卡的提名影片正是美国主流精神的百科全书。在这里,年轻一代吸取着来自美国中产的“迷幻药”。作为“学院派”,奥斯卡输出的价值观是美国中产阶级的、主流的、基督教的、白人的。

中产阶级另一个重要的精神阵地是家庭。在那里,女人应该成为娇弱的太太,而男人应该是拿着报纸的商人或政客。比如,在本届的奥斯卡影片中,《45周年》便重温了中产阶级家庭的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温暖看似光明正义,但实际上却带有着某种男权色彩。有电影艺术研究者总结过美国女权主义者对美国大片的批判,“那是一个以男性话语为轴心的视听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男性视角,而虚构的客体是风格化、性感化的女性形象。在那里,女性是被观望和展示的对象,她们被塑造成“中产阶级富家女”以及富太太的形象,那是一种可以满足男性的感官需求和欲望,且自身由兼具“理性”的无太多“情感”的家庭主妇。

娱乐至死:世界在伪多元的狂欢中堕落

美国文化中所谓“多元化”或“国际化”本质上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化。

理查德·佩尔斯说,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世界因好莱坞电影了解和熟悉美国产品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丰富、诱人的好莱坞电影使欧洲人产生了开美国车、抽美国烟、吃美国食品、穿美国服装的欲望。在一些知识分子看来,更为重要的是,欧洲正在丧失对自身文化、欧洲传统的兴趣。美国电影的强大吸引力使法国作家深感不安。他们由此担心巴黎的时尚和文艺中心位置已不复存在。他们对好莱坞的恐惧有些夸张,但这种恐惧不仅限于法国,它在全欧蔓延,以致不少文化精英认为好莱坞正在瓦解他们的民族认同。

上世纪40年代,时任商务部长的胡佛认为电影输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作为直接的商品价值,还在于它代表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影响力。1947年,美国电影协会负责人麦耶在回顾电影的作用时说,现代美国电影是任何其他出口商品所无法比拟的,它同时兼具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意义。

中美一建交,在好莱坞电影中受到“外星人”青睐的可口可乐和麦当劳、肯德基等“非意识形态产品”便率先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中国。等到中国完成了“现代化”改造,再想在世界体系中输出中国话语的时候,却发现,能够输出的软实力已经不多。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一次讲座时提出要“输出中国”,台下立即有人站起来说:“王教授谬也,现在中国哪还有东西输出?”王一想也是:照照镜子,我们的发型是西式的,眼镜是西式的,衣服是西式的,皮鞋是西式的,全身上下全盘西化。再者,我们看的书是西式的,用的语式是西式的——钱钟书文言体的《管锥编》是中式写作的绝版——写作用的电脑是西式的。我们内心的节律、生活的节奏,朝九晚五、急急火火,通通都是西式的——“还有多少中国味”?

必须承认,当代中国的每一个热闹现象中,你都能找到西方原发概念的对应物。西方是个标准。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冠以“东方巴黎”,今天长春和广州打出“东方底特律”的车城口号。横店影视基地号称“中国好莱坞”,连“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都自比“中国的普利策奖”。地产广告中的欧陆风情就更甭提了。我们每天电视广告树立的榜样都在匹配西方消费主义的原型。

“西式价值”等同于“美式价值”,“美式价值”又被包装为“普世价值”,消费主义的浪潮之下,这样的“普世价值”既符合强势文化和跨国资本全球扩张的需要,又指向最大的公约数,因为这种以消遣为指向的“多元化”或多样化文化产品恰好契合和顺应了现代化背景下的大众消费精神,用波兹曼的话说便是“娱乐至死”。

猜你喜欢
西式中产阶级奥斯卡
《少年的你》获得奥斯卡提名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有趣的西式餐具
家庭版西式料理
通过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西式面点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