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角下跨境人才合作研究
——以中国与新加坡为例

2016-03-13 01:37卢旭军银新月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6期
关键词:中新合作项目两国

卢旭军 银新月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1 研究背景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价值的充分发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原动力和重要保障。国家间跨境人才合作可以整合不同国家优势的人才资源,有效解决双方或多方共同关心与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有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和人才价值的充分实现,取得1+1>2的最优结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与国家间跨境人才合作,党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2016年3月颁布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扩大人才对外交流,鼓励支持人才更加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与新加坡一直以来关系密切,多方面合作发展迅速,且双方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就进一步提升中新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进行努力。中新两国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社会协调治理等方面各有所长,中新跨境人才合作的全面深化发展既有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背景,又有众多中新合作项目的基础和良好铺垫,还十分契合当今世界各国对于寻求国际合作的诉求。两国人才合作广泛性和深入性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践行“十三五”规划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新加坡而言,其也会因两国人才合作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两国多领域的深入合作,寻找到新加坡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此外,中国与新加坡人才合作的加强与深化,将进一步整合双方优势人才资源,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全球变暖、金融危机等全球问题的加快解决,有效提升双方经济、科技实力,进而提升全球竞争力。

2 中新人才合作的现状

中新两国关系密切,在经济、金融、生态环境、交通通信、人员培训等领域人才交流、合作项目众多,人才合作状况也是纷繁复杂。因此,本文主要从中新两国重点合作项目、政府人才交流与培训、留学三个角度进行两国人才合作的现状分析。

2.1 中新重点合作项目

中新两国合作项目众多,按照项目层次可以分为:国家级、省区级、地方支持的民间参与项目。其中如表格一所示,国家级项目3个,省区级合作机制7个,地方支持的民间参与项目数量较多,尚未明确统计。

从三个国家级的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到新加坡与中国7个省区级的合作项目,再到有民间参与的中新南京生态岛、中新广州生态城、中新吉林食品园等等,中新在中国开展的合作项目已经呈现出立体化、多层级、全方位的合作格局,人才交流与合作也随着这种全方位、多层级合作的进行而日益广泛与深化。如在天津生态城的项目中,项目的高层管理团队由两国高层次人才共同组建,如天津生态城高层管理团队就由新加坡方面和中国方面共同构成解决项目规划、实施中的困难与挑战,进而实现双方人才在思想观点、处事风格与方式上的交流,促进人才合作的紧密度,凝聚整个领导团队,最终保证项目与合作机制效果的取得。

表1 中新两国合作项目简表

2.2 两国政府高层人才的交流合作

中新两国政府间高层交流合作频繁,两国领导人、省部级与地市级官员互动众多。自1980年代起,中国中高层官员开始通过官方渠道到新加坡进行交流与培训,在新加坡,很多大学都相继开办过许多培训课程班来吸引中国政府官员。自1992年以来,有将近13000名政府官员已经参与了南洋理工大学所提供的短期培训课程。另外,有超过1200名中国官员已经从南大非常受欢迎的计划“市长班”取得硕士学位。自1990年代中,前来新加坡接受培训和访问的中国官员和干部超过5万人,双边合作也扩大到包括金融服务、社会治理和环保等领域。

从新加坡政府人才至中国的角度看,新加坡政府高层对中国访问频繁,李光耀、吴作栋、陈庆炎、李显龙、维文等国家高层多次来访中国,此外,双方早在2003年成立副总理级别的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在2009年开始举办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这些进一步加强了两国政府高层领导人的交流,促进了政府层面的人才合作,同时也为其他领域、层面的人才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3 两国间留学生情况

中新两国间留学交流相比较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开展时间较晚,但是由于两国文化、地域、新加坡的吸引政策等多方原因的推动,中新两国留学交流发展迅速。以2013年为例,全球来华留学生总数为356499人,其中东盟各国来华留学生总数为68447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9.2%,新加坡来华留学人数从1999年的466人增长到2013年的5290人,在东盟十国中排第五位,其余九国的人数为泰国20106人、印度尼西亚13492人、越南12799人、马来西亚6126人、老挝3999人、菲律宾2917人、缅甸2299人、柬埔寨1390人、文莱29人;2013年东盟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较好的新加坡来华留学的研究生为420人,明显少于教育相对落后的泰国(2303人)、越南(3531人)和老挝(748人)。

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人员总数一直很难得到准确的数据。但据相关机构粗略统计,截至2011年初,中国在新加坡的留学人员总数达到50000人,中国大陆学生中约有1万余人在公立大专院校留学,1万余人在公立中小学就读,1万余人在各类私立学校就读,实际上在新加坡,几乎各个教育阶段都有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科研院所都有,这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情况。作为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两国间留学人员的不断增长,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两国人才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推动中新两国经济、政治等合作的深化与合作成果更有效率的产出。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上海国际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和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两国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合作与培养,为双方现有及未来合作项目提供人才供给与支撑。同样作为两国人才合作的主要方式还包括,双方企业在两国经营活动的开展,2012年,百度、华为都与新加坡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在新加坡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这些企业商贸活动进行与开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新两国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了两国各自的人才优势,促进了两国人才合作。

图1 2013年东盟各国来华留学人数占东盟来华留学总人数的百分比

3 中新跨境人才合作的困境

中新跨境人才合作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与努力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但是对于进一步深化双方人才合作,适应与保障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3.1 人才合作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整体性规划

中新人才合作在中新两国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中新人才合作在两国众多的合作项目、协议中都有不同方式与程度的展现,人才合作为合作项目实施的顺利开展与进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但是中新跨境人才合作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首先,到目前为止,对于中新两国跨境人才合作方面的专项文件、合作协议较少,大多数合作协议中与人才合作直接关联的条目仅为其中的一小部分。这种状况与人才合作在金融、生态、物流等众多具体合作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此外,在中新众多的合作项目与机制中,人才合作缺少整体性的规划,人才合作大多暗含于合作项目之中,而且因项目不同而比较分散,对于中新跨境人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造成了障碍。

3.2 人才合作领域、层级不全面,长期性培训不足

中新两国合作项目涉及金融、生态环境保护、交通通信、社会治理、人才培训等众多领域,人才合作也因此在各个领域展开,但是中新两国在人才合作中重点关注于创新型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的经验交流与学习,对于两国技能型人才的合作与培养关注程度不足。此外,目前中新两国公务员交流与培训主要集中在中高层官员,基层公务员比例较低,不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学习新加坡的社会治理经验,也不利于我国基层公务员素质提升;同时,中国公务员在新加坡培训主要以短期为主,如在南洋理工大学受过培训的中国官员超过1万3000多,但真正长期的取得硕士学位的仅1200多人,只占总数的一成。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比,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作与培训之间平衡等许多麻烦,但是,培训效果以及对新加坡经验的学习与认知较难深入。

3.3 中新留学人员数量不对等,留学阶段存在差异

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外国留学生中占据较高的比例,是新加坡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新加坡赴中国留学人员也在2013达到5000多人。两国之间人员的留学已经成为两国文化交流、人才合作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中国在发展程度、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与新加坡相比,存在着较明显地差距。中新两国之间留学人员依然存在不对等,中国赴新加坡留学人员远远多于新加坡赴中国留学人员;另一方面,中国赴新加坡留学生基本覆盖了新加坡的所有教育阶段,而新加坡赴中国留学生较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且人数有限,远低于越南、泰国。这种留学的不平衡,是由现实原因造成的。虽然高比例的各阶段中国留学生有助于我国学习新加坡各方面的经验技术,但是,新加坡留学生,特别是高层次留学人才的缺乏不利于新加坡对我国的认知,也不利于双方长远合作的发展。

3.4 联合科研机构数量不足,高级人才培养受阻

联合科研机构对于深化国家间人才合作具有的推动作用,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上海国际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等政府参与的科研机构的建立以及百度、华为等中国企业在新加坡相应商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利用了两国的优秀人才,实现了较好的人才合作。但是,中新两国高层次的联合研究中心数量依然不足,缺少全球性问题科研机构。两国联合科研机构数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也难以更好的发挥人才合作的良好推动作用;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全球性问题上正规化、专业化联合科研机构的缺乏,不利于协同作用的发挥,也难以借助中新两国各自优势科研力量,在解决全球性经济、生态等问题上取得1+1>2的良好结果。

4 优化中新人才合作的路径

中新两国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才的合作,两国跨境人才合作的深化是两国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克服人才合作的困难与障碍,优化中新人才合作对于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 加强人才合作重视程度,制定整体性规划

加强高层对于中新双边人才合作的重视程度,推动中新两国跨境人才合作机制与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在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中新社会治理高层论坛等基础之上,加强中新两国人才合作之间的交流与协商,推进人才合作高层交流、协商的常规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在现有合作机制、协议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中新两国跨境人才合作的整体性规划,对于人才合作在两国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中的定位、作用、形式、领域、配套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表述和战略性谋划。借助整体性、长远性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促进中新两国跨境人才合作的深入,推动两国经贸、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合作的开展。

4.2 健全人才合作领域、层次,提高长期培训比例

中新跨境人才合作作为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其必然要覆盖在中新两国合作的所有领域与层次。健全人才合作的领域与层次,关注两国技能型人才的交流与培养,为“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战略规划提供充足的技能型人才供给;推动中新两国优秀基层公务员交流,全方位、多层次了解、学习新加坡公共治理经验,将先进的公共治理经验应用到基层,服务广大群众。针对中国官员赴新加坡培训短期居多的情况,提高中国官员赴新加坡长期培训比例,促进受训中国官员对新加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全方位深入了解,以便发挥培训效果,提升我国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推进政府改革进程,实现政府转型。

4.3 增强自身“内功修为”,提升国家人才吸引力

中新留学人员之间的相对不均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教育发展程度与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差异。因此,要提高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人数,提升国家人才吸引力,就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教育实力。通过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继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变革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增强我国教育实力,提高自身“内功修为”,才能吸引更多的新加坡留学生,促进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对中国发展情况的认知与理解,进而为双方培育更多地通晓中新两国文化的跨文化人才。跨文化人才数量的增长将会进一步为中新两国全方位合作提供便利,促进两国合作的深化。

4.4 增加联合科研机构数量,共解全球性难题

中新两国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中,信息通信人才、金融人才、生态环境保护人才等的培养需要两国的共同努力。在中新重庆国际联合研究院、上海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等现有中新联合科研机构的基础下,增加相应的信息通信、金融、生态环境等专业性科研机构数量,借此促进两国科研人员交流与合作,为中新两国提供各专业领域前沿性研究,同时,其也可以承担一定的高级人才培养任务,为中新两国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供给。中新专业性联合科研机构数量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借助两国各自优势学科资源与人才,就全球性的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技术、策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加速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措施清除发展障碍,将有助于中新跨境人才合作的深入,推动两国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促进中新双方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6-03-22.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J].新长征,2015,(12):7-18.

[3]徐倩,梅彦昌.1200名中国官员参加过南洋理工大“市长班”培训[OL].新华 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15/c_125707614.htm,2013-11-15.

[4]让新中伙伴关系更上一层楼[N].联合早报,2016-03-01.

[5]方宝.近十五年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1999~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5,(11):77-86.

[6]教育部出国留学政策调研组.中国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留学人员情况调研[J].世界教育信息,2012,(02):65-70.

猜你喜欢
中新合作项目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我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中俄核能合作项目核岛主设备安装正式开启
进博会江苏签订55个合作项目 总规模近50亿美元
中、新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呈现的比较
“一带一路”发展下中国和新加坡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刍议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