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2016-03-13 01:31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程应用

王 晨

(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贵州 凯里 556000)



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王晨

(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贵州 凯里556000)

摘要: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各种路面再生技术中,较为符合农村公路建设需求的一种快速改造技术。以某农村公路的改造施工为例,探讨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该项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关键词:冷再生技术;公路改建;工程应用

1工程概况

S306线重安江至甘巴哨(黔东南境)公路改建工程起于黄平重安江镇,经过大风洞乡、炉山镇,止于凯里市炉山镇洛邦(与福泉交界),路线全长28.323 km。项目工程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实施桩号K2+300~K12+760、K12+760~K20+260、K22+300~K30+334.5,其中K20+260~K22+300(炉山工业园区环线过境)计2.84 km交由地方政府实施。K2+300~K12+760、K22+300~K30+334.5路段公路等级为山岭重丘三级公路,路基宽度为7.5 m,路面宽度为6.5 m,12 cm填隙碎石底基层+18 cm二灰碎石基层+4 cm沥青混合料面层,计18.49 km。K12+760~K20+260为公路中修工程,面层厚度2.5 cm,计7.5 km。

2实施路段公路损坏原因

(1)在工业园区建设期间作为施工道路,日昼约3 000余辆车辆在该路段行驶,导致路面破坏严重,凹凸不平,龟裂、网裂现象严重,部分路肩、边沟毁坏。

(2)2010年以来由于炉山工业园区开工建设,昼夜运输大型设备,虎庄至炉山路段因建设二级公路而封闭施工,此路段车辆全部绕行重安江、大风洞及炉山,超长、超重车辆日益增多,车辆经常填埋边沟,碾坏路肩,路面也在反复重力作用下破坏,造成施工路段路面损坏。

(3)项目实施辖区沿线大风洞乡、炉山镇素以产铝矾土、煤矿及重晶石而出名,两乡镇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采矿,而运输的主要线路就是S306线重安江至洛帮(与福泉交界)路段,运矿车量本身自重达到二十来吨,再加上三四十吨的矿重,严重超载使得公路负荷不断加重。

3冷再生技术的优势

(1)由于该技术的施工材料为就铺材料的翻用,因此能够节约材料成本,同时避免相关的运输、堆放方面形成的支出,大大减少了工程造价;(2)该技术的施工是在原有路基上开展的,充分地利用了原路资源,仅需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改造,即可达道提高路面质量和等级的要求;(3)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序少,因而工期短,减少了工程的施工费用;(4)由于该技术的施工利用的是原有路面材料,就不需要使用新材料,节约了资源;(5)施工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筑路机械,是封闭式的自动控制添加系统,该系统能够防止施工中的粉尘污染,利于文明施工;(6)因为施工工序简单易行,减少了现场施工机器的使用,可采取半幅施工,无需中断交通;(7)使用的冷再生机配有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严格控制路面的含水量,使其能够达到最佳密实度,保证其质量;(8)因为不必废弃材料,有效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污染。

4冷再生技术在公路改建中的应用

4.1路面清理

改建施工之前,首先需要清理干净基层顶面,清除上面的杂物垃圾,附着于路面上的污渍,清理过后还洒水,注意控制好洒水水量,一般只需路面能够维持一定的湿润程度即可。

4.2新集料的摊铺

(1)首先需要计算新集料的摊铺量,以每平方米为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损坏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2)对于摊铺方格的大小,则需要结合摊铺稳压的路面厚度,与施工车辆的载重来确定;(3)根据方格的数目,将集料均匀卸载到制定位置。

4.3水泥摊铺施工

工程对于材料的配比,存在一定的要求,根据此要求,才可以合理确定水泥的用量。首先将方格划定,然后由人工摊铺水泥。水泥用量相较于配比之前,以超出1%~2%为宜。

4.4拌和

(1)利用冷再生机械,沿公路中线反复翻拌,翻

拌速度、旋转速度等都需要根据公路等级、其损坏程度以及路面结构等来决定;(2)拌和过程中,搭接的宽度应控制在30 cm以内,单个工作区域的搭接应在50 cm以内;(3)拌和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测混合材料含水量,使其符合施工要求,一般来说,拌和过程的混合材料含水量应当超出正常施工含水量的2%,为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测;(4)拌合结束后,应当检查其质量,制作出相应的检测试件;(5)施工前,要进行钻芯取样,然后依次为依据确定路面铺筑厚度,如果施工时路面过薄,可在材料中混入二灰土;(6)通常情况下,再生机内侧的路缘带、外侧的硬路肩带,都可能残留一些未能充分拌和的余料,应当注意清理,防止出现粘连问题。

4.5整平施工

在实际摊铺之前,还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拉毛。摊铺施工使用摊铺机来进行,采用双侧挂网丝的方式找平,需要注意的是固定钢丝绳的钢钎间距应当为10 m,固定时必须确保位置的准确性。在本工程中,事前根据路面试验,确定了摊铺混合料松铺系数取值1.3,摊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压实厚度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调整。

针对本段路面的结构层变化状况,应当先统计施工前的结构层厚度,并对现场技术人员交底,当摊铺厚度达到要求,约20~30 m范围内时,调整摊铺机的浮动基准面,使其达到设计厚度和设计高程,从而避免厚度突变带来的摊铺基层不平整问题。当料车倒料至摊铺机的料斗中后,应当将车辆挂空挡,让其依靠自身推动匀速缓慢前进,在摊铺机的后方,委派专人对局部离析、粗料窝进行处理,全部完成后再开展碾压工序。

4.6碾压施工

(1)首次碾压施工。第一次碾压使用的是2台18 t、错1/2~1/3轮的振动压路机,其振动模式为低幅振动,碾压次数为3~4遍;(2)二次碾压中,使用的为18 t、1/3轮的静力压路机,需要碾压3~4遍;(3)最终碾压使用1台25 t上胶轮式的压路机,最终碾压是为了保证路面密实度达到要求;(4)从首次碾压到最终碾压,期间存在着一段固定的时间,用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洒水养护;(5)压实时应注意适时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6)对于那些新旧路面结合的区域,需要使用小型的压路机来开展碾压施工环节;(7)碾压机的掉头、急刹车等行为,在碾压施工中是严格禁止的;(8)碾压结束后,要及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发现其不足之处,采取修补措施。

4.7养护施工

(1)路面的施工结束,且检测合格之后,还要通过洒水、覆盖等措施保护路面,同时还可以安排专员进行路面养护;(2)在对路面实施养护的过程中,应禁止其他机械入场;(3)实施养措施约一星期后,进行再次取样检查,以保证路面的铺设厚度、最终成型及其结构都符合标准。

为了能够与新路面形成参照,施工前应当调查好老路面的相关情况,包括路面完整性、承载力以及病害等,明确老路面就地再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而再生过程如果使用泡沫沥青,只要使沥青颗粒分散均匀,即可起到良好的发泡效果。研究发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主要优势,就是水稳定性良好、高温稳定性好,且抗压强度合格。

参考文献:

[1]刘平,左巍然.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的设计研究和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13,(2):73-76.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S].

[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S].

收稿日期:2016-01-22

作者简介:王晨(1977-),男,贵州天柱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与桥梁。

中图分类号:U415.5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5-0029-01

猜你喜欢
工程应用
面向工程应用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铅的柔性屏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浅析单回路改双回路工程的应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联梁型钢大跨度悬挑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EDA平台支撑的轨道交通信控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广电工程的接地技术应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式毕业设计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