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相关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

2016-03-13 16:43谷海龙李彩福李春玉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学者量表老年人

谷海龙,李彩福,李春玉*

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相关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

谷海龙1,李彩福2,李春玉1*

(1.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2.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心理孤独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国内有关文献的归纳与总结,进一步描述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降低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影响因素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人口快速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未备先老以及孤独终老三大特点[1],目前我国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方面,却忽视了或暂时无暇顾及老年人心理慰藉[2]。因此,研究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是很有必要的。

1 孤独感概念

“孤独”这一术语最早来自于医学,是用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3]。孤独感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对于孤独感的理解还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定义,但相比于国内来说国外已经针对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如Sullivan将孤独定义为个体接触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4]。Weiss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现实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或体验。Williams[5]强调孤独包含着对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因而孤独应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对于孤独感的研究,近三十年才刚刚开始,主要集中在医学及心理学领域。针对孤独感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有不同的界定,如岑国桢将孤独定义为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李传根认为孤独是当自己交往的渴望与现实产生差距时产生的,他将这种孤独感界定为一种失落感,而且还伴有其他不良情绪。黄希庭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李传根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总结出,孤独是一种负向性、消极的、主观性、情绪性、痛苦和不愉快的情绪或失落感。

2 孤独感的测量工具

用于评价孤独感的量表主要有deJong-Gierveld量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成人版)、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Rasch型孤独量表、孤独分类量表、孤独量表、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情感—社交孤独量表[3,6]。目前我国测量孤独感的工具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UCLA孤独量表[7]。

3 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有研究显示,目前仅有5%~10%的老年人“偶尔”经历孤独,高达80%的老年人“经常性”经历孤独[8-9]。80岁以上老年人感到孤独者高达60%,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现状不容乐观[10]。

3.1老年人自身因素

3.1.1性别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性别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是有影响的,少数学者认为性别不是直接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因素或不同性别对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性别是否是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1.2年龄梁秋霞、黄俭强等人发现UCLA孤独量表评分中高龄组老年人(80岁以上)的评分显著高于低龄组老年人(60~69岁),即孤独感评分与年龄呈正相关。也有学者认为年龄因素是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孤独感,且年龄与孤独有直接关系[11]。国外学者PinquartM等提出,孤独感与年龄呈现一种U形曲线关系。综上可知,大部分学者认为老年人的孤独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11-14]。

3.1.3受教育与工作状况大部分学者认为受教育水平低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强,少部分学者认为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较强。也有学者认为脑力劳动者的孤独感大于体力劳动者[15,9]。有研究显示,正在工作的老年人比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弱。

3.1.4健康状况有研究显示,一般患有慢性病、机能减退(如视力、听力下降)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更强。原因是身体机能下降或患有某些疾病之后就会使老年人的社交和活动范围逐渐减小,所以会导致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增加[6,16]。

3.2老年人家庭因素

3.2.1婚姻状况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婚、再婚、丧偶)不稳定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更加严重。有研究表明,有无配偶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最主要的因素;新近丧偶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强烈[17]。Am i等研究发现,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是有性别差异的,且对男性的影响更大,已婚男性的心理孤独感明显低于未婚男性。另有学者认为,婚姻状况与心理孤独感并不直接相关,婚姻状况间接通过社会支持的缺失导致心理孤独感的产生,独居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与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家庭交流有关[18]。

3.2.2家庭关系与居住方式老年人由于生理、记忆等各方面能力下降,感到从自身方面去加强与子女的联系比较困难,因此寄希望于子女,从子女的支持中获得亲密感,消除孤独感[19]。在家庭因素当中,除了婚姻状况之外,是否与子女共同居住以及家庭关系是否和谐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研究发现,是否与子女共同居住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高龄老年群体中,这两个变量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而相对于低龄老年人来说这两个变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综上所述,独居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最强,其次是独自与他人合住的老年人,再次是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

3.3社会因素

3.3.1居住环境王希华等[20]认为在城镇居住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要弱于在乡村居住的老年人。城乡居住差异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也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低龄老年人群,对于高龄老年人群影响差异很小。也有学者对乡村居住的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邻里互动少的老年人孤独感高于互动多的老年人,但是串门聊天少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低于串门多的老年人。

3.3.2经济收入情况研究显示,拥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相比子女给、低保以及其他经济来源方式的老年人心理孤独感较弱[21]。老年人的个人收入不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家庭总收入及其满足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关键因素。

4 降低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对策

4.1政府方面

Van der Geest研究发现,对于老年人来说孤独感最大的痛苦之处是不能通过工作来实现其社会价值。因此,政府应该鼓励老年人再就业或者参加一些志愿服务。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提高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出资并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争取做到城乡一体化,制定或修改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去旅游等,可以有效帮助老年人摆脱退休以后的孤独感。而对于空巢老年人来说,政府应该经常对空巢老年人进行慰问,在物质上给予老年人帮助和在精神上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安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沟通与交流,为空巢老人提供需要的服务和情感表达渠道。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在国家相关宗教政策引导下,支持老年人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因为老年人通过宗教信仰和宗教参与可以获得精神慰藉、心理平衡、情感宣泄,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寂寞感、失落感和心理失衡,提升心理健康水平[22]。

4.2社区方面

陈爱国等[23]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孤独和幸福感有显著改善作用。所以社区应多成立一些老年组织,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一些户外锻炼活动,如太极拳组织、交际舞蹈协会、老年棋社、剪纸画画协会、野外散步协会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闲暇时间、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结交一些新的老年朋友,从而排遣心中的孤独感。除此之外,社区更应该持续、全方位地为老人提供生活照顾,包括住房、社交支持、健康照顾等方面,注重老年人心理与情感的需求,帮助退休老年人实现真正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年生活[24]。

4.3家庭方面

很多家庭受传统观念以及财产分配等因素的影响,丧偶或离异老年人不能够实现自己再婚的愿望。对于有再婚意思却又有很大困难的老年人,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搭伴养老”,所谓“搭伴养老”是指老年男女双方不进行结婚登记而在一起生活,实现晚年相互照料的一种“再婚”生活方式,属于同居的范畴,同时包含养老的内涵[25]。所以作为儿女,我们应该鼓励独身老人重新选择新的伴侣,重新获得夫妻间的感情支持与家庭的温暖。对于有儿女并且不在一起生活的老年人来说,儿女应该经常回家看望老人,经常陪老人聊天谈心。大量研究显示,一个关系融洽的家庭对于降低老年人心理孤独感是很有效的。也有学者认为,在家里饲养宠物也可以很好地减轻老人的心理孤独感。Banks等[26]对自愿参加动物辅助治疗的老年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动物陪伴能缓解老年人孤独感,并且交互式机器狗陪伴老人也能起到减轻孤独感的作用。

4.4自身方面

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是因为老年人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消极的想法上,消极的想法会使其对他人失去信任,容易激惹、紧张,导致社交不良,增加孤独感[27]。因此,老年人应改变自身消极的认知想法。也有研究发现,回忆性治疗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老年人自身也应该走出家门,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组建自己的老年社交网络,从而降低孤独感。

5 结语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们对老年人的相关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孤独感更加重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发现,研究者很少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心理孤独感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因此应该把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心理孤独感与汉族老年人心理孤独感进行对比研究,针对不同民族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差异性提出相应对策。

[1]Gierveld J de J,Van Groenou M B,Hoogendoorn A W,et al.Quality of marriages in later life and 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J].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9(64):1102-1106.

[2]王建珍.锡林浩特市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何思维,刘少文,刘磊,等.国内外孤独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9,15(15):2320-2323.

[4]Buchholz ES,Catton R.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aloneness and loneliness[J].Adoles-cence,1999,133(34):2030-2131.

[5]W illiams EG.Adolescent loneliness[J].Ado-lescence,1983,18(69):51-66.

[6]黎芝,周亮.老年期孤独感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9):658-663.

[7]黄晓庆.孤独感及其测量工具简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8(24):246-247.

[8]Pinquart M.Loneliness in married,widowed,divorced and never-married older adults[J].Jsoc Pers Relat,2003,20(1):31-53.

[9]SmiIh J,Baltes P.Differential Psychological aging:Profiles 0f the oldest old[J].Aging Soc,1993(13):551-587.

[10]胡宏伟,串红丽,杨帆,等.我国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5(3):9-15.

[11]Hazer O,Boylu A A.The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eeling of loneliness of the elderly[J].Procedia Soc Behav Sci,2010(9):2083-2089.

[12]Wang G,Zhang X,Wang K,et al.Loneliness among the rural older people in Anhui,China: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J].Int JGeriatr Psy-chiatry,2011(10):2656.

[13]Dykstra P.Older adult loneliness:myths and realities[J].Eur JAgeing,2009,6(1):91-100.

[14]许晓芳.呼和浩特市敬老院老年人孤独感及其干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15]刘志荣,倪进发.城市老年人孤独的相关因素与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6):326-328.

[16]赖运成.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29-2432.

[17]韦璞.老年人孤独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工作,2012(10):71-74.

[18]郭晋武.家庭结构与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7(2):724.

[19]申继亮,周丽清,佟雁,等.亲子支持和孝顺期待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67-169.

[20]王希华,周华发.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5):676-677.

[21]王福兴,徐菲菲,李卉,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33-2535.

[22]曹梅娟,张姣姣.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59-5761.

[23]陈爱国,殷恒婵,颜军.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35-139.

[24]陈灵泉,杨凯丽.国外老年孤独感防御的经验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2):52-54.

[25]姜向群.“搭伴养老”现象与老年人再婚难问题[J].人口研究,2004,28(3):94-96.

[26]Banks M R,Willoughby L M,Banks W A.Animal-assisted therapy and loneliness in nursing homes:use of robotic versus living dog[J].JAm Med Dir Assoc,2008,9(3):173-177.

[27]Hazer O,Boylu A A.The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eeling of loneliness of the elderly[J].Proc Soc Behav Sci,2010(9):2083-2089.

(*通讯作者:李春玉)

B844.4

B

1671-1246(2016)20-0157-03

猜你喜欢
学者量表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学者介绍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学者介绍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