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代煤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2016-03-13 20:5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能能源战略

马 丁

(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09)



以电代煤战略的机遇与挑战

马丁

(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102209)

以电代煤是治理雾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是开拓电力市场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以电代煤战略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以电代煤的发展前景和面临挑战,提出了推进以电代煤的政策建议。

以电代煤;现状;机遇;挑战

以电代煤战略通过在能源消费中以电能替代煤炭的直接消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1]。全面实施以电代煤战略,促进节能减排,根治大气污染,提高能源效率,是大势所趋[2]。

中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大力削减直燃煤消费,推动以电代煤战略。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3],为全面推进以电代煤提供了政策依据。

1 以电代煤的实施现状

以电代煤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全国电能替代新增电量约900亿千瓦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完成760亿千瓦时,约90%为以电代煤新增电量。2014年全国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6万余个,推广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1.3万蒸吨,推广热泵应用面积13665万平米,推广实施电蓄冷项目1560个。

以电代煤项目投资巨大。据统计,北京、天津、河北、冀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甘肃、青海、新疆等11个省电力公司经营区的2014年以电代煤项目总投资338.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31.1亿元,主要用于电网建设和用户采暖设备补贴;电网公司投资90.9亿元;用户投资116.8亿元。

2 以电代煤战略的重要意义

全面实施以电代煤战略,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提升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以电代煤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意义重大。以电代煤的电量主要来自新能源发电和超低排放煤电机组,两种替代都将对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实施以电代煤,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进工业、交通、商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等各领域的以电代煤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增加经济产出,提高社会整体能效。

第三,实施以电代煤,可以更好的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将转化为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为电动交通、电锅炉、电采暖、电炊具等大规模应用提供充足的清洁电力供应,有效的替代煤炭的消费,并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扩展市场空间。

第四,实施以电代煤,有利于提升我国电气化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人们享受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电能服务;有利于部分工业行业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此外,以电代煤进一步扩大电力消费,缓解我国部分地区当前面临的电力消纳与系统调峰困难,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

3 推动以电代煤战略面临的挑战

以电代煤战略的实施还面临社会认知度偏低、市场化应用偏低、技术经济性不足以及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等系列挑战。

3.1社会认知度

以电代煤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企业和居民用户对技术可操作性性和经济可行性方面的认识不足,无法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导致以电代煤技术在城市用能较集中、雾霾严重地区没有足够推广。

3.2市场化应用

产业化应用程度偏低,相关产品的技术体系、工程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等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市场参与者技术或资金能力相对薄弱,对项目的支撑能力不足,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不利。

3.3技术经济性

居民电采暖的成本高于集中供暖,仅在节能建筑中使用电采暖具备一定的经济性。对于传统集中供热来讲,建筑能耗偏高仅对供热企业有直接影响,建筑能耗偏高将直接影响用户的运行成本,从而影响用户选择。

3.4宣传工作

以电代煤的优势没有采用多种生动形象的形式联合宣传,难以在政策、舆论等方面进行宣传及政策引导,尚未形成百姓拥护、政府支持的氛围。

4 推动实施以电代煤战略的政策选择

以电代煤工作意义重大,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以电代煤工作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前提,充分发挥电能的优越性,运用规划、环保、经济、市场、示范项目、产学研、宣传等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并推动以电代煤工作。

4.1规划指导

加强规划和指导。各地区要将以电代煤纳入地方节能减排方案、能源发展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等,并与城镇燃气、供热发展规划统筹协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打造能源“升级版”。各地区要在充分掌握终端用户用能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以电代煤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以电代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电网支撑、企业实施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4.2清洁能源定向消纳机制

深入研究清洁能源定向消纳机制。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建立通过市场竞价整合富余清洁电能与以电代煤项目定向消纳方式,在风电资源富余的西北和东北地区推广风电场与蓄热式电锅炉一体化模式,可由风电企业建设蓄热式电锅炉热力站,风电场减少弃风,多发电量卖给电网,热力站从电网购电,缓解我国弃风现象,提高以电代煤项目经济性及终端电能优势,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4.3以电代煤示范项目

大力发挥示范项目引领作用。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以供热、工商业分散燃煤小锅炉、工业窑炉和城乡居民散煤燃烧等领域为实施重点,充分发挥电能设备的精密控制和智能控制优势,因地制宜的主导实施以电代煤示范项目,鼓励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总结试点经验。不断摸索完善工作机制,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地加大推广应用,全面带动以电代煤工作。

4.4宣传引导

大力开展以电代煤宣传,引导科学用能方式。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宣传以电代煤。一是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户外广告等传播媒质,大力宣传以电代煤理念和技术。二是抓住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活动,面向社会开展专访、征文、研讨等活动,引导社会大众关注以电代煤。三是组织新闻媒体采取采访、参观等形式专题报道电能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提高以电代煤工作影响力。四是对替代特性、环保性能特别突出的技术,要发挥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5 结 论

实施以电代煤战略是治理雾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应将以电代煤战略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加大以电代煤专项研究力度,加快实施大力实施以电代煤工程,促进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发展,带动用电项目发展,带动以电代煤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1]肖宏伟.雾霾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4(07):70-71.

[2]贾德香,韩净,华章.以电代煤发展模型和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2015(12):190-192.

[3]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D].2016,5,25.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with Electricity: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MA Ding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2209)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with electricity is an effective way of addressing haze problem and climate change,is an effective way to develop power market,and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with electricity were described,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with electricity were summarized,and the proposed measure of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with electricity were put forward.

the replacement of coal with electricity;situation;opportunities;challenges

马丁,博士,中级研究员,宏观经济分析和能源预测,工业节能与电能替代

F426

A

1673-288X(2016)05-0081-02

引用文献格式:马丁.以电代煤战略的机遇与挑战[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5):81-82.

猜你喜欢
电能能源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战略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战略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