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常会话中的预设歧义及其消解

2016-03-14 02:07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客观事实小梅歧义

周 容(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浅谈日常会话中的预设歧义及其消解

周 容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预设是自然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缺少语境信息,预设会产生歧义,因而导致人们对句子的语用推理出现偏差。然而预设具有可取消性,人们可以根据特定的语境或客观事实来排除不合乎语境的潜在预设,从而对预设的歧义作出准确判断,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本文从预设的可取消性出发,以日常生活中一些会话为例,分析探讨其中的预设歧义及其最终的消解。

预设;歧义;可取消性;语境;消解

一、预设的含义

当我们说出一句话时,这句话往往隐含有某种前提条件,它所指称的对象的客观存在已被我们预先假定了,这种自明的前提没有被说出,而且无须说出,却已经为谈话双方所知晓并且承认,这就是预设。例如甲告诉乙:“张三不来了。”这句话预先设定了甲乙双方都知道并且认可的若干事实:张三实有其人,张三原计划是要来的等。否则,甲不会这样说,即使说了,乙也会感到莫名其妙。可见,预设是“在交际过程中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或命题”。[1]在预设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从哲学家到语用学家,各人对它的界定和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前提指的是话语真值的必要条件;有人把预设看作是施行言语行为的恰当条件;有人把预设解释为交际双方所拥有的共同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也有人把它理解为使话语具有意义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等。

随着对预设研究的深入,逻辑学家、语用学家们发现,预设对语境十分敏感,和说话者以及其他语言外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于是人们认为不应该仅从狭义的真值条件语义上去定义预设,应该把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去研究,这便是对预设的另一种理解——语用预设。Leech曾把语用预设这个概念粗略地解释为“在说X时,说话人自认为Y理所当然是真实的”(1981:287)。[2]预设是说话人的假设,但说话人的假设并不总是正确的,说话人一方自认为唯一存在的预设,事实上并不一定存在或者在听话者看来还可能存在其他情况,于是说话人话语的预设会存在歧义,交际的另一方会对其话语的理解出现偏差。例如:“小梅又买了一件裙子。”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小梅在一个类似行为的基础上重复了“买”的动作,而这个与“买裙子”类似的行为可以是等同性的,也可以是类同性的。那么,听话人对这个句子可能会存在两种理解:a. 小梅之前买过一条裙子,现在又再买了一条裙子。b. 小梅之前买了一件衬衫或是其它的衣物,现在又买了一条裙子。因此,由于交际双方对话语发生的背景了解得不一致而造成了对句子理解的分歧。

二、预设的特点——可撤销性

根据语言学家Gazdar对预设可撤销性的分析理论,话语中由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引发的预设只是一种潜在预设,而这种潜在预设有可能成为句子最终的预设,也有可能不成立。这是因为,一句话中虽然会暗含着一种或多种预设,但由于某种语境因素的影响,原话的预设或当中的某一种或几种预设可能会不复存在。导致预设消失的语境因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语境中的语言因素,另一种是语境中的非语言因素。[3]

导致预设消失的一种常见的语言因素是话语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把一句带有预设的话置于一定的话语环境之中,或者置于一定的上下文中,原话的预设便会消失。例如:

John didn’t manage to pass the exam.>>

John tried to pass the exam.

但如果把这句话置于这样的话语中:

John didn’t manage to pass the exam. In fact he didn’t even try to.

那么原话的预设就消失了,因为它在下文中被否定了。

还例如:Lisa: Mary, you can also bring your boy friend to the party tomorrow evening!

Mary: I don’t have boy friend yet.

在这组对话中,Lisa的话的一种预设为:Mary有男朋友。但是下文中Mary的话表明,她其实是没有男朋友的,那么Lisa的话的预设就与下文相矛盾了,因此就消失了。

其次,导致前提消失的非语言因素是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客观事实和某一种前提矛盾,这种冲突也会导致预设的消失。例如:

She cried before she finished writing the novel.

>>She finished writing the novel.

但如果换成下面这句话:

She died before she finished writing the novel.

便不再有She finished writing the novel. 这样的前提了。因为人们都知道人死了以后是不可能写小说的,这种众所周知的常识导致了原话前提的消失。当句子的潜在预设与客观事实不符合的时候,也会被撤销。例如:

John hasn’t discovered that Angola is in Asia.~>>

Angola is in Asia.

按照句子的字面意思,该句子的预设应为“Angola is in Asia”,但是根据我们的地理知识,我们知道Angola是位于非洲西南部的,所以原句的预设不成立。

三、日常话语中的预设歧义及其消解

歧义是指同一表达形式却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时候,话语的预设也会存在歧义,即某一话语含有多种不同的潜在预设,从而让人们对该句子的推理出现偏差。我们知道,在交际中如果交际双方的语句或命题遵守了交际准则,则是恰当的,反之则是不恰当的。因此,一个语句的语用预设也就是保证该语句具有恰当性的那些背景知识或条件,它也应该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不应有歧义。[4]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交际方缺少共同语境,不同的人会在句子的多个预设中做出不同的理解选择,继而对句子的理解与推理出现偏差。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尤为常见:

(一)预设歧义在语境或上下文中的消解

例1.一个交通警察招手让一辆汽车停下,对司机说:“你的驾照!”

单从字面意思上来推理,该警察的话语隐含了几种预设语境信息,例如:a. 司机违规了,要接受扣分和罚款,并在驾照上登记,所以该司机要出示驾照。另一可能预设是b. 驾驶员须有驾照,警察要查驾照。因此,在未知晓特定的语境的情况下,该话语的预设出现了歧义。但是通常,警察说出此类话语一定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说的,要么是司机违规了,要在驾照上扣分登记,要么是警察要查驾照。听话人也一定同样处于该同一语境中,可以根据预设的语境敏感特性,即不符合语境的预设将自动取消,来排除不符合语境的预设,那么预设的歧义也将得到消解。

例2. 小梅又买了一条裙子。

之前分析过,这句话的预设可能有两种:a. 小梅之前买了一条裙子,现在又买了一条裙子。b. 小梅之前买了一件衬衣(或其它衣物),现在又买了一条裙子。同样地,这句话的预设出现了歧义,但是我们知道,说话者说出这样的语句肯定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说出的,比如,小芳和小梅一起逛街,小梅买了一件衬衣后,小梅又买了一件裙子。那么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不合乎语境的第一种预设就消失了,最后听话人理解的是合乎语境的第二种预设,即小梅之前买了一件衬衣,现在又买了一条裙子。

例3. A: Our English teacher teaches English very well.

B: Yes, I can hardly believe he is a French.

在这组对话中,A的话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英国教师教英语教得很好,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英语教师教英语教得很好。因此,A的话语的预设可能为:a.我们有一个教英语的教师,他是英国人。b. 我们有一个英语教师。(不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人)因此,预设的情况同样出现了歧义,但是从下文中可以看出,该老师实际上是法国人,那么第一种预设就消失了。

(二)预设歧义在客观事实或已知常识中的消解

例4.(飘柔洗发水广告语)

飘柔就是这样自信!

同样,单从字面上推理的话,该句子的潜在预设为:a. “存在一个叫飘柔的人,她很自信。”因为自信通常是用来形容人的。b. 飘柔洗发水的效果很好,用了让人形象魅力大增,更加有自信。所以,该句子实际上也存在着预设歧义。但是根据我们的常识,我们知道飘柔是一种洗发水,所以我们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自动排除第一种预设。因为根据预设的可撤销性,我们也可以根据已有的常识,取消不成立的预设。

例5. A: What do you think of Monica?

B: I think she is a born actor.

在这组对话中,B的话语的潜在预设信息可能有两种:a. Monica是演员,她的演技很好。b. Monica 是一个普通的人,她为人很虚伪,很会做戏。根据A和B都知道的客观事实,Monica要么是一个演员,要么是他们都认识的一个人,只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其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预设将被取消,因此B的话语的意思也不再模糊。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句子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句子的预设存在多种情况而引起句子的某个成分意义上的分歧,我们就把它称为与预设有关的歧义,或称为预设分歧的歧义。在现实生活中,预设歧义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缺少一定的语境信息。而预设具有可撤销性,我们可以根据对实际语境或者客观事实的分析,排除不符合语境或客观事实的预设,合情合理地做出正确的语用推论,从而消除预设分歧。

[1] 王慧. 广告何以打动人心?——论广告语言的语用预设分类与功能[J]. 语言学研究,2014,(5):248- 249.

[2]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Yan Huang. Pragma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 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On the Presupposition Ambiguity in Daily-life Conversations and its Disappearance

ZHOU R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Presupposition is anobjectiveand pervasive phenomenoninnaturallanguage. In our real life, sometimes, due to the lack of certain contextual information, the presupposition of a sentence will be ambiguous, thuscausing areasoning deviation of people. However, presupposition is cancellable, so we can exclude the undesirable potential presupposition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text or objective facts, and thus make an accuratejudgment of the presupposition ambiguity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In this paper, the presupposition ambiguities in daily-life conversations and their disappearance are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 of the cancelability of presupposition.

presupposition; ambiguous; cancelability; context; disappearance

H313

A

2095-414X(2016)02-0069-03

周容(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客观事实小梅歧义
eUCP条款歧义剖析
钱真的少了吗?
丢三落四
通过创作油画《卖红薯的老汉》看现实主义绘画意义
有关初中化学定量计算的两点思考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吗
English Jokes: Homonyms
合肥求职女连喝四场酒身亡老板被批捕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