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陆统筹的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6-03-14 05:04叶向东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福州服务业海洋

叶向东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福州 350013)



基于海陆统筹的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研究

叶向东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福州 350013)

福州海洋文化历史底蕴悠久,海洋区位优势明显,海洋资源丰富,科教优势突出,人力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好;加快推进海陆统筹,发展壮大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有利于带动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经济腾飞,有利于加快实现“十八大”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海洋服务业;海陆统筹;发展研究

现代海洋服务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一个新的引擎,福州发展海洋经济是一种新的亮点,加快福州的发展,自贸区的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的象征。改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海陆统筹,加快发展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是福州转变发展模式,进一步激发开放开发新活力,加快福州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然而福州要发展壮大基于海陆统筹的海洋服务业也面临诸多难题:主要是海洋现代服务业仍然是福州海洋经济中相对薄弱的产业,存在重陆轻海、重效益轻生态、产业结构趋同、统筹管理服务不到位以及海洋现代服务业人才紧缺,现有海洋人才结构比较单一等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发展壮大基于海陆统筹的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是当前应研究的重大课题。新时期发展壮大基于海陆统筹的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绝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延续,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海洋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海洋经济实验区的前列,以海陆统筹为基点,发展壮大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正是当前福州实现科学发展的一种正确选择。

1 海陆统筹影响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协同一词虽然是从合作一词而来,但是协同不等于合作,二者尚有一定区别。一般而言,合作有两种方式即简单与复杂,协同作用就是指复杂合作的功用,协同作用原理就是主体经由不同的联盟,如紧密与松散等组织类型,通过整合、协作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基于战略研究的角度,协同就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观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物质结构和特征”。其理论意义就是:建立评价协同效应的价值目标体系标准,而这对产业机理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协同作为理论更广泛的作用就是应用协同规律,创造条件,引导协同作用,实现系统目标。基于海陆统筹的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具备了有机整体协同发展的特征。

海洋服务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开放系统,为实现健康运行必须赋予其运动发展的自组织性。海洋服务价值的内容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行业等内容的子系统,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系统,子系统之间和行业有更多的连接与交往。此外,海洋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是非线性的一个历程。各种海洋服务业不同的行业类别并不存在本质的依存关系或普遍的联系,从统筹综合的角度把海洋与陆地当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对待,进行合理安排,陆地、海洋以及海陆服务资源必然形成耦合叠加效率,从而有利于海洋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当然,如果统筹不当,则可能会致使资源浪费、环境恶化,进而产生负熵,引致海洋现代服务业的萎缩。这其中船舶服务行业系统和海洋之间的服务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来往将非常紧密,该机体系统整体变革的现实性将十分可能。再次,海、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为航运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是资源要素,从有机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能够把海陆的服务资源全部纳入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视野,进而凸显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根基;二是海洋现代服务业布局,海洋服务布局中,把海洋和陆地之间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海洋和空中优势,挖掘海陆服务资源,进而产生海陆关联产业的叠加效应,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三是管理服务,海陆管理服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政府更广泛为海洋服务发展提供政策条件,而且有利于规范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

总之,海洋服务行业的海陆统筹,就是要把陆地和海洋两大板块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是海洋服务有机整体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为,这其中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的是关联产业的互动作为,这种互动作为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将是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速率的重要序参量。所以必须深入探讨海洋服务业海陆统筹的情况,使得海洋服务业朝快速稳健的路径发展。

2 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发展成就

2011年以来,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成为福州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十三五”时期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1.1 海洋现代服务业产业产值持续提高

2012年以来,产业增加值年均大约增加7%,2015年福州海洋服务业总量大约达到490亿元,增速大约达到9 %,其增速与总量居全省前茅。

2.1.2 海洋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持续转型升级传统海洋服务业,新兴的涉海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及“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海洋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

2.1.3 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持续加强建设物流设施,据初步预算,估计2016年福州全港口将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t,其中集装箱300万TEU。近年来,福州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2016年,福州港不断推动建设核心与重点港区,计划完成投资37.8亿元,计划新开工3个项目,建成3个项目5个泊位,新增吞吐能力775万t。同时,推进现有核心港区泊位项目和其他重点港区项目工作。兴化湾(江阴港区)等重要港湾建成10万~30万吨级深水航道。一大批海洋服务业大项目的相继建成,推动了滨海旅游、港口物流等消费型、生产型海洋服务业的发展。

2.1.4 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拉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强

“十二五”期间,在年末社会劳动者中,与海洋服务业相关的就业率不断提高,2015年海洋服务业从业率占比大约在9%左右,大约比2012年提升了5.3%。

2.2 发展机遇

推进海峡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对于福州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向海洋拓展发展空间,壮大海洋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海洋生态型幸福宜居城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2.1 国际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国际海洋产业蓬勃发展为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前景。海洋发达国家蓝色经济模式由第二产业主导的蓝色经济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化,蓝色经济中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并将成为海洋产业主体。这种新的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和潮流,客观上要求福州在海洋产业发展趋势上要与国际海洋产业变动轨迹相一致。国际间区域合作加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特别是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服务业的转移,为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随着外商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海洋现代服务业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运用外资的渠道将不断开拓,为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优化外资结构,引进海洋高端服务人才及先进服务技术,借鉴先进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契机。

2.2.2 国家在沿海地带进行总体布局

国家在沿海地带进行的蓝色经济总体布局为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近年来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相继成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市,预示着我国蓝色经济更加合理布局、更加注重海陆统筹、更加注重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优化发展。国务院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蓝色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这意味着福州正式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享受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相关优惠政策,为加快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政策保障。

2.2.3 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

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为两岸蓝色经济互动双赢开创了良性格局。《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相继颁布实施,为福州传统海洋服务业转型升级开拓了有利空间和政策保障。福州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区域,通过两岸海洋现代服务业充分对接,可以延伸服务产业链,通过服务业创业平台,优化引进台资和服务技术,充分对接台湾海洋现代服务业,可以极大拓展海洋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渠道,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站在新时期新阶段新高度,作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自贸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新区等一系列支持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所产生的政策叠加效应,成为新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福州大力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动力之源。不言而喻,发展壮大海洋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福州新区及福州自贸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已成为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福州新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及福州自贸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海洋服务业的海陆统筹就是现代海洋服务业这个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在海陆统筹方面存在重陆轻海、重效益轻生态、产业结构趋同、统筹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对此,要切实加强海陆统筹发展规划、更加注重海洋生态保护、着力优化现代海洋服务业科学布局、着力优化现代海洋服务业海陆统筹发展的软环境。

福州市海洋现代服务业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总体而言,福州市海洋现代服务业仍然是福州市海洋经济中相对薄弱的产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现有海洋服务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高端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小。涉海金融保险业、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海洋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投资不足、规模小,尚未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海洋金融、港口物流、海洋文化创意、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海洋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是海陆服务产业结构趋同。海洋服务业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高端海洋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小;很多海洋现代服务业缺少海洋的特色和底蕴的支撑,只是因为靠近海洋,所以才有了“海洋服务业”的称号,而实际上与陆域产业雷同甚至完全一样。二是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低端同质化特征明显。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由于起步较晚,海洋服务业企业规模一般不大,大批中小企业集中于传统海洋服务业,如海洋饮食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等,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较少,经营业态相似,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三是区域海洋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趋同,海洋服务企业竞争力不强,有些海洋服务行业还属于垄断型或保护型,尚未进入市场,且垄断性海洋服务行业发展活力不旺。

(2)海洋服务企业竞争力不强。有些海洋服务行业还属于垄断型或保护型,尚未进入市场,且垄断性海洋服务行业发展活力不旺;有些海洋生产性服务业还局限于海洋企业自我服务,“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限制了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些海洋消费性服务业技术、文化含量不高,海洋服务质量较差,海洋服务市场不规范;许多海洋服务行业缺少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带动;海洋服务理念落后,创新不足,制约了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3)海洋服务业人才紧缺。现有海洋人才结构比较单一,海洋人文社会尤其是海洋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

(4)体制性障碍。制约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民营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海洋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5)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世界范围的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福州海洋服务贸易的发展。

(6)重陆轻海。一是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福州海洋经济文化虽然也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但由于长期受重陆轻海的思想影响,海洋文化的受众较少,影响力远远弱于陆地文化,因此,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与陆地服务产业在发展历史上存在时间差异,陆地服务业的发展在时间上要早于海洋现代服务业,所以长期以来,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资源挖掘不够。与陆地服务业资源相比,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资源挖掘不够,产业化程度低。三是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统计受忽视。国家统计局最近颁布了新修订的产业分类标准,但并未提及海洋现代服务业字样,这就意味着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虽然是海洋产业的重要内容和分支,但很难有单独的数据统计资料,其产业真实客观数字无法体现,从而极大制约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7)重增长速度轻海洋环境保护。一是不合理利用海陆资源,比如不少海洋服务业项目经过“围海造陆”获取土地资源,虽然带来了经济一时的增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岸线资源,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二是对近海资源的无度索取,导致近海海洋资源的枯竭,近海海洋生物的无度捕捞,海洋荒漠化的危险在逼近;三是环境污染源的不当、不断排海,陆源污染物的倾倒或流入海洋现象,造成海洋污染不断。

(8)海洋现代服务业的统筹管理缺位。一是海陆统筹管理缺失,服务业主管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是陆地,而海洋服务业则处于无人管辖,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二是管理机构协调机制的缺失,海洋管理实行的是分散管理的机制,可能形成海洋现代服务企业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平添了海洋现代服务企业的交易成本;三是海洋现代服务业的适度优惠政策较少,即使有其可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

此外,周边城市纷纷加快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增强海洋服务业竞争力对福州市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对此,要破除贸易保护主义,创新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海陆统筹发展规划、更加注重海洋生态保护、全面调整优化海洋现代服务业科学布局、着力优化海洋现代服务业海陆统筹发展的软环境。

3 海陆统筹,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海洋服务业

实施海陆统筹,引导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正是基于有机整体思维,把海洋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海陆统筹的整体系统,处理好海陆一体化关系,引导系统正向影响因子成为重要的、持续的、本质的因子,尽可能削弱反向影响因子的功用,从而促进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达成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3.1 着力做好福州海陆统筹发展规划

一是做好福州海陆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借鉴发达国家地区海陆统筹的经验,设计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海陆统筹发展规划,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海陆统筹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与措施,科学统筹海陆资源、充分依托海陆区位优势,科学处置产业各个系统的关系;二是要做好规划的实施,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可持续性以及可操作性,要注重符合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际。

3.2 着力创新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是规范和协调行业管理;二是建立完善海洋服务业政策扶持体系。通过财税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扶持政策,加大海洋服务业的财税金融扶持以及海洋服务业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人才选拔、奖励机制。

3.3 着力优化福州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

一是优化海洋服务业结构,提升发展福州高端现代服务业,促进福州海洋服务业转型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发展规模,提升聚集效应,逐步转变海洋服务业落后于陆地服务业的局面;二是实施区域错位发展,充分利用海洋文化资源,更多地融和“海洋”元素,拓展福州海洋服务业新业态、新局面,逐步产生海洋元素浓郁、别具一格的海洋现代服务业错位发展局面;三是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整合区域海洋资源,延伸产业链,促使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四是依托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避免海洋服务业的低值化同质化竞争,促进海洋服务业企业良性发展;五是依托福州新区、福州自贸区,着力打造海峡两岸海洋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基地。

3.4 着力强化福州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在充分调查研究福州海洋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对福州海洋生态补偿的方式、手段、标准、对象以及主体等展开理性与实证分析,科学制定福州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流程。同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与保障措施,确保福州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着力做好福州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及海洋灾害的预防工作,完善福州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福州海洋灾害和污染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强化福州沿海各县市(区)海洋执法部门的综合执法,提升预防整体实力;强化陆海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联动,从根源上减少直至杜绝污染源注入海洋。

3.5 着力创新综合管控及发展机制

3.5.1 创新综合管理体制

理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体制,明确综合协调机构和职能,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规范现代海洋服务业管理,细化和完善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充分发挥海洋行业协会作用,维护现代海洋服务业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努力探索促进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规范管理、探索发展和创新实践,不断完善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3.5.2 创新综合管理方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国内外现代海洋服务业企业在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的聚集,支持探索多种合作形式。

3.5.3 创新服务试点

抓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创新试点,重点抓好海洋制造业与现代海洋服务业联动发展试点等工作。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垄断,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海洋服务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抓好海洋服务业品牌企业培育工作。促进海洋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工业与海洋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1] 刘赐贵.守护蓝色家园共建美丽中国[J].求是,2013(11).

[2] 徐舒静,于慎澄.海陆统筹视角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J].东岳论丛,2012(10).

[3] 于慎澄.推进海洋文化产业陆海统筹发展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3).

[4] 吴洪.壮大海洋第三产业 扬起蓝色经济风帆[N].福建日报,2012-11-02.

[5] 许维安.论海洋文化及其与海洋经济的关系[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2).

[6] 叶冬娜.海洋生态文化研究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

[7]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6-03-11].http://www.fjdpc.gov.cn/show.aspx?Id=66434.

[8] 叶向东.智慧低碳海岛发展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rine Service Industry in Fuzhou Based on the Co-ordination of Land and Sea

YE Xiangdong

(Party School of Fu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Fuzhou 350013,China)

Fuzhou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of marine culture,with good develop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marine location advantages,abundant marine resource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tages,abundant human resources,good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foundation,etc.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of land and sea,developing and strengthening modern marine service industry in Fuzhou,will be conducive to driving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Straits Blue Economic Zone and acceler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ighteen’s grand goal of national marine developing strategy.

Marine service industry,The co-ordination of land and sea,Development research

2016-02-20;

2016-05-25

福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基于海陆统筹的福州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壮大研究”(2015B01).

叶向东,研究方向为海陆统筹战略、海洋经济理论、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海洋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电子信箱:71903308@qq.com

F719;P74

A

1005-9857(2016)10-0049-06

猜你喜欢
福州服务业海洋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