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兼论儒家思想的践行路径

2016-03-14 10:44吕雯瑜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孟子价值观

吕雯瑜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论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兼论儒家思想的践行路径

吕雯瑜

(吉首大学 哲学研究所,湖南 吉首 416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积极作用,发扬好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深厚文化。其中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如何践行好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弘扬,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价值观;论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中国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文化精华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影响,儒家学者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努力弘扬优秀的儒家思想,他们的作用影响至今。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思维、行为及生活方式。探究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完成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使中国在世界的森林中立于不败之地,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础,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团结人民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传统文化价值观为根基,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植根于我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而不是抛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基因,在历史的真空中构建。[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历史文化的溯源,我们要深入到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精髓中,用辩证的历史观去看待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眼光去看待。最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价值观,[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和发扬优秀的文化,摒弃落后、狭隘、保守的文化。

二、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

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精神的核心,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性格和思考方式。但是,儒家思想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原因有很多,如董仲舒推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典籍的编纂,汉代经学教育为儒学的普及和传承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汉代散文中的经学之文、唐宋的古文运动,都是以儒学为核心或作为旗帜的等等。[4]

(一)国家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谓富强,即国家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拥有巨大财富,人民物质利益极大丰富。《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已,又何加焉?”子曰:“富之!”“既富矣,何加焉?”子曰:“教之”。[5]孔子到了卫国,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于是赞叹了一句:“人真多啊!”弟子冉有问:“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干什么呢?”孔夫子就说:“富之!让大家都富裕起来啊!”冉有又问:“已经富裕了,又当如何呢?”孔夫子就说:“教之”,要让全社会的人都受到教育,成为有文化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先富后教思想。孟子也有提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6]孟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先使老百姓富足,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让老百姓懂得仁,他所谈的“礼义兴邦”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即通过发展生产和减轻赋税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民焉有不仁者乎?”老百姓自然会懂得礼义。

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要广纳民意,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摆在国家和社会的第一位。

孟子曾提到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他认为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6]《荀子·王制》记载: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7]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体现古人民贵君轻,爱民惜民的思想。

文明,对于国家,即秩序井然、民风淳朴、文明开放;对于个人,指人的良好的道德与修养。《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记载,“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8]孟子认为,大王如果能施仁政于民,青壮年人在农闲的日子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便用来事奉父兄,出外便用来待奉尊长,便能实现国富民强,体现了文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和谐,即国家、社会平稳,健康地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体现天与人和谐的思想。《礼记·礼运》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9]在孔子描述的大同社会里,人人都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状况。

(二)社会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即人的意志、生存状态、发展的自由。《中庸》里提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10]从中尽显出人的本性,儒家认为人物之性均包含天理,唯至诚之人,才能发挥人和物的本性,使各得其所。

所谓平等,即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人们在这些标准、机会、规则面前平等,在法律面前一视同仁,在权利面前互相平等。《孟子·告子上》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8]还提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8]由此看出,孟子认为君与民的地位平等,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人格的平等。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也是教育平等观念的来源。

所谓公正,即公平和正义,指人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公平正直,没有偏袒或私心,它是以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5]政者,正也。为政者的公正之心,是老百姓所众目共睹的,老百姓观察他们的君主或上司,所看重的也正是其有无公正之心。孔子还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体现权利要求统治者自己做到公正、公平。

所谓法治,即“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是一种“法律至上,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孟子·离娄上》提到,“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8]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的法治思想,认为无论是君王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理应遵守法律。《荀子·君道》里有提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7]

(三)个人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所谓爱国,即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孟子·告子下》提出孟子的观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意识。《礼记·大学》里有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9]体现古人个人修身齐家,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怀。

所谓敬业,即公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敬业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行为准则。孔子在《论语·述而》里提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5]体现古人勤恳敬业并乐此不疲的态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5]说明孔子认为要以专业的敬业态度去对待事物,敬业即爱业,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荀子·劝学》提到:“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7]讲的就是永不言弃,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

诚信,即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孟子·离娄上》提到:“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8]即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法则,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论语·为政》里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5]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国如此,其他事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什么事都办不成,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友善,即与人为善,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友善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孟子说过:“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6]体现孟子不倚权势,诚信交友的观念。《礼记·礼运》里提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9]描述出大同社会里人与人友善、和睦的状态。《韩诗外传》里有记载:“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11]体现了宽容待人的交友原则和友善的相处方式。《四书章句集注》里提到子张的一段话:“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6]从中可看出古代贤人宽以待人的友善态度和处事方式。

三、 践行儒家思想的路径

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来源,使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民族精神精神更好地融入为一体,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境界,因此,我们要积极弘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践行好儒家文化与思想,使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社会相适应,继承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努力发扬创新,使儒家思想融入自己新的血脉,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我们的民族长久发展,对社会主义开辟新道路和建设繁荣昌盛的祖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如何践行好儒家思想,传承好儒家文化,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首先,加强学校的社会教育。学习可以加大对学生的教育普及,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的灌输,学校可以开设有关儒学的选修课, 编撰儒家经典教材,通过开展儒学的讲座,提高学生对儒学的兴趣,普及儒家教育思想, 使儒家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学生将儒家思想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通过思想引导着学生的行为,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实践当中去。其次,加大媒体的传播力度。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新闻网络的传播,电视广告的宣传教育,影视媒体的传播,公益活动的举办,手机讯息的传播,营造一个全民的学习儒家经典的氛围,使人们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学习化的兴趣,探求经典文化,发扬民族的优秀美德,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最后,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政策保护。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政府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学习经典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免于流失,努力创造优越宽松的文化氛围,保障知识分子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进行思想的自由创造,使他们有一个精神独立的空间,政府相关部门做到带头表率作用,引导民众进行文化传承与学习。

〔1〕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第一版),2014-10-16.

〔2〕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01).

〔3〕 田海舰,田雨晴.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48-50.

〔4〕 雒莉.儒家思想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原因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Z4):7-8.

〔5〕 孔丘.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0:119,14,193,63,53,15.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3,375,189.

〔7〕 旬况.荀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62,5.

〔8〕 孟轲.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1,188,145,116,215,123.

〔9〕 (西汉)戴圣.礼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55,429-430,155.

〔10〕 (战国)子思.中庸[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202.

〔11〕 韩婴.韩诗外传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372.

(责任编辑吴星)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Practicing Path of Confucianism

LV Wen-yu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cor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t is highly condensed and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reflects the richnes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inextricably linke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deological sour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society's core values influence and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good of the nation unique deep culture. Wherein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as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mo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social level, the individual level all have deep historical roots, therefore, how to practice good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so well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we should think abou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ism; values; the analects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2.023

2016-03-24

吕雯瑜(1992—),女,陕西兴平人,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方向。

B222;B262

A

1007-6875(2016)02-0122-04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2.023.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6-04-2015:30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孟子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磨刀不误砍柴工
儒家思想与书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