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

2016-03-14 17:04徐明芳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6期

徐明芳

(黔南州交通设计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

徐明芳

(黔南州交通设计院,贵州 都匀558000)

摘要:基于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中存在的缺失问题,文章以实例为基础,分析了现行体系发展的具体方向以及关键问题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大跨径公路桥梁;车辆疲劳荷载;倒塌概率;风险事故

1工程概况

以某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问题为例,该工程的建设地点在我国贵州省,桥梁的建设规模为1~80 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类型为箱型拱桥,且全长120.5 m。其能够承受汽车荷载的等级为II级,且桥上纵坡为4.34%。对于拱上结构为实体横墙,拱顶处的横墙与腹孔板是刚连接,其余则由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支撑在横墙顶上。

2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

2.1风险事故与倒塌概率等相关规定较少

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中,采用了可靠度指标和概率统计来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此外,也通过相关方法来控制可靠度指标的失效概率。而在实际的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可靠度失效问题存在的形式较为隐性,这就意味着其内容并没有引起相关体系建立者的重视。具体来说,缺少相应的综合理论来对公路桥梁工程结构中出现的失效问题进行诠释和解决。这种情况下,公路桥梁工程的风险事故和倒塌概率就很难进行控制。

2.2车辆疲劳荷载

我国的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并没有在车辆疲劳荷载问题上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系。具体来说,采用的规范设计内容都是参照西方国家先进的规范做法。这就意味着其与国际上的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内容存在较大差距,且部分规范也与我国的实际建设情况不符。针对这一问题,现行的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以保证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具体来说,要根据公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疲劳车辆的承载能力和所产生的应力进行研究。这是实现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健全的重要研究课题。

2.3车辆荷载设计纵横向折减方法

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中,采用的车辆荷载设计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即纵横向折减法。这一设计方法主要解决了车辆荷载出现的纵横向满载问题,在文章所述的工程中采用了纵横向折减法,使满载问题出现的概率明显降低。由此可以看出,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应体现出适当的折减内容。对于纵横向折减系数大小的确定,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因为不同的公路桥梁,其主引桥和局部构件需要应用到不同的折减系数。如果在进行规范设计的过程中,仅按照满载问题出现的概率与损失程度来确定折减系数,就很容易导致公路桥梁的使用风险性增大。这是因为不同公路桥梁的实际情况,有可能存在非折减的建设需求。就目前来说,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出现的车辆超载问题严重,甚至还会出现超载车辆排队形式的问题。部分路段车辆拥堵的现象已经成为普遍。这就对公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造成了一定影响。因而,在未来针对大跨径公路桥梁的车辆超载问题,应采用纵横向折减系数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2.4使用耐久性问题

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是其耐久性的主要体现。使用年限的计算方式是指,工程从竣工交付给监理部门确定验收合格的那天,在保证主体结构和地基基础建设合理的条件下,工程安全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确定是在工程结构没有进行过实质性维修的情况下,保持预期可靠度的使用期限。换句话说,就说公路桥梁工程的结构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以及维护正常等。政府相关部分出台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指出,一般情况下,公路桥梁结构的使用基准年限为100年。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公路桥梁实际建设的情况,很多都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建设企业和施工单位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就是盲目追求施工进度,对于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并没有进行合理的重视,这就导致工程的使用年限达不到设计规范中所要求的。

3健全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的具体内容

3.1建立规范编制体制

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的编制规范建立素材,要从国际国内的先进工程项目中吸取成功经验。并将其所优化的内容通过科学研究与结合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可行性的设计规范内容。该研究成果需要经过一定程序的转化才能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融合,进而形成具有实际情况应用针对性,有具备解决车载、风险事故问题的实效性。其中,对于车辆荷载设计规范施工的责任归属问题。

3.2全面推广设计规划体系

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的建立是全国通用的,然而,我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各省市自治区的工程建设条件大不相同。为带动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的全国推广,应先解决地域性的差异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推广的过程中添加附录。我国,同样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体系的全面推广。此外,还可以通过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意见内容,来鼓励各省市地方政府和企业提高自身的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周亮,朱自成.解析我国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J].广东科技,2012,(17):118-124.

[2]贾呈滔,余小琴,胡萍.中国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关键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4,(20):166.

[3]孙瑛凤.论述中国大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关键[J].民营科技,2015,(2):104.

收稿日期:2016-01-21

作者简介:徐明芳(1965-),男,贵州翁安人,高级,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勘察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U4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6-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