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6-03-14 19:42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本科生创新能力

张 珉,张 忠(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张珉,张忠*
(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分析我国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3个方面提出改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教学型医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也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1-2]。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笔者所在的地方教学型医学院整体科研水平与国内诸多高水平研究型医学院校存在明显差距,学生素质及能力也普遍低于重点医学院校,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及方案,对学校整体实力的提高,特别是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从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科研课题的选择与设计、科研基础技能的培训三方面提出改进方法,以便进一步在教学型医学院校开展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的科研培训项目。

1 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建设

学生是科研创新能力培训的对象,也是科研培训项目实施的主体,大学生科研团队成员的构成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科研创新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科研经历、能熟练完成实验操作的学生更容易通过选拔,进而获得参加科研训练的机会。但长此以往,科研创新培训将沦为少数“精英”学生的“俱乐部”,那些零基础而又渴望参加科研创新培训的学生很难进入项目组,他们的积极性会明显受挫,其创新实践能力更是无从提高。为此,学生科研团队的组成应当采取分级制,在教师指导下,部分有经验的学生可作为高级成员来主导科研项目的设计及实施,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作为初级成员参加项目,跟随并协助高级成员完成项目实验,先从文献查询、仪器及试剂准备等相对简单的工作入手,逐步了解并熟悉科研实践的全过程。这样既可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使初级成员逐步成长为高级成员,成为科研培训计划的真正参与者。此外,高年级的本科生已进入临床实习,并面临着就业、考研等实际压力,常无暇参与科研训练项目,或者因时间有限而顾此失彼,而二、三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又有一定基础知识及技能的积累,是开展科研训练的黄金时期,可在此阶段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加入科研培训计划。

2 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

科研课题的选择及设计是科研工作的起始点,也是决定科研项目创新性及项目成败的关键,要做到立题新颖且项目可操作性强并非易事。为了保证科研训练项目的顺利实施,常常是由指导教师将自己课题的一部分交由学生操作完成。由于这些项目都是由指导教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查阅大量文献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设计较为严谨、规范、可操作性强,通过参与,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和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也解决了大学生科研素养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经费不足、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3]。但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前期科研选题及设计工作,极易沦为指导教师课题的“打工者”,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都无法提高。同时,在教学型医学院校,普通教师能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数量并不多,直接导致提供给学生“临摹”的科研培训项目数量明显不足。为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当使学生成为创新实践的主体。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完全依靠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提炼出一个科学问题并进行科学研究是不切实际的。教师自己的课题往往由多个子课题构成,可以将子课题研究方向提供给不同的学生科研小组,由学生自主完成查阅文献、选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4]。由于指导教师对上述子课题的科研背景及科研设计较为熟悉,因此便于指导学生,学校也应适当投入资金、设备等支持,鼓励大的科研团队提供更多子课题给学生参与。教师应对学生选题难度进行控制,难度太大的选题即使创新性强,但依据学生的能力也很难完成,过于复杂的科研难题将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反之,过于简单的立题使得科研实践流于形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素养[5]。真正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课题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参与一些科研项目,还要以科研为载体或手段,通过科研训练使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3 科研基础技能培训

在教学型医学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培训计划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医学专业知识及科研技能的积累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十分有限,必须先期进行必要的科研基础技能培训。我校参考研究生科研培训课程,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了科研基础知识及技能专项培训选修课,内容涵盖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常用实验技术、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及论文撰写等学科门类,较为系统地对学生科研基本技能进行授课培训,参与课程的学生日后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训项目时普遍表现出创新实践意识及能力较强的特点及优势。这些专项培训课程为广大零基础的本科学生投身科研创新培训项目提供了捷径,使他们初步具备了自主选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完成科研论文的能力。但是,现有的选修课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急需改进,上述理论授课后,学生缺乏直接操作的机会,尤其是实验技术培训后,由于人员、设备及经费等因素制约,学生无法进行实习操作,妨碍了学生对实际操作技巧的掌握,也使学生对具体实验技术前期准备的复杂性及实施的难度缺乏直观认识,在进行项目实验设计时无法合理选择并安排各项实验。为此,学校可考虑加大投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操作机会或设立选修实验课。另外,上述课程中涉及的部分实验技术在本科课程中有所体现,只不过课时较少,或者完全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根据实验手册按部就班地对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设备、试剂等进行操作,并得到早已预知的结果,多数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失去学习动力,实验操作技能掌握较差。可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式变为探究式授课,事先不告知实验结果,不给定实验步骤,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为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培训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是一项能够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创新精神的工作,对于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型医学院开展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训,应针对自身特点,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整合优势资源,合理制订方案,加大投入,从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和提升在校学生科研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入手,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遐.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 (7):155-157.

[2]周石.强化学生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开展学术活动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6(2):68-69.

[3]李菁菁,陈娴,王君辉,等.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的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1):80-83.

[4]De Oliveira N A,Luz M R,Saraiva R M,et al.Student views of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mes in medical schools[J].Medical Education,2011,45 (7):748-755.

[5]陈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65-266.

(*通讯作者:张忠)■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立项课题(UPRP20140825);沈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268);2015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甲类116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8-0001-02

猜你喜欢
本科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等院校本科生入学教育的思考以生命科学类专业为例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